知行合一-王阳明

与一本书相遇也是需要缘分的,特定环境特定心态下,这一阵一直很迷茫,疑惑一些事,一直找寻不到答案,无意中看到这本书,名字吸引了我,知行合一,这也是我最近疑惑的一个点,于是毫不犹豫决定拜读一下,这一读一发不可收拾,渐渐地找到了一些答案,解决了我心中疑惑,从5.21到今天,花了十几天,终于看完了,不算一气呵成,不得不说,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拖了这么久才看完....

本书作者度阴山,中国人大史学硕士,著作《传习录》、《刘伯温》等;本书主人公王阳明(1472-1529),又名王守仁,子伯安,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较为显赫的家庭,从六世祖王纲开始,王氏就以文学知名,五世祖王彦达留下遗言:子孙世代以耕读为业,不去做官,王彦达的决定使王氏几代都不闻求达而致力读书,由此也奠定了王氏家族浓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从六世祖到祖父,王家似乎正在没落,但家学的渊源和积累,最终在其父王华得到体现,在王阳明十岁时,父亲王华高中状元。

主人公一生几乎体验了明代政治生活中的一切:科举、任官、谏诤、廷杖、贬职、平叛、晋爵、受污、辞官以及病老。人生百年,于天地之间,王阳明五十七年生命固然短暂,但却是永恒的,王阳明十二岁便立下必为圣人之志,中间虽经历坎坷,然此志却坚不可摧……这点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理想或志向,可现今社会真正坚持下来的却少之又少,我想应该在于受到现实因素的干扰导致吧……圣人的信念支撑了王阳明全部的生命大厦,终究以光明伟岸的人格、表里澄清的心灵得其思想生命的永恒。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王阳明的思想却历久弥新!

王阳明三次论证分别是贵州龙场论证-心即理、江西南昌论证-致良知、浙江余姚论证-四句教,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创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以心即是理为理论基础,以知行合一为现实的实践方式,以致良知为事事物物,使得事事物物皆得其正而实现天下万物一体之仁为极致,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从书中得到的答案之一:什么是洒脱?该放手就放手,不必计较多少,只有放弃才有日后的得到,如果在付出的人事上得不到快乐和人的价值的答案,那就是一个包袱,甚至是五行山,只有放弃才能轻松上路,继续你的前程。

答案二:如果一个圣人处在我这样的环境下会怎么办呢?圣人无论多么非凡,也不过肉体凡胎,生活在社会中,所以必须要面对外部环境,圣人没有改变外部环境,而是选择去适应。

答案三:怎么做才是孝顺父母?如果真的孝顺父母,就应该去做孝顺父母的事,宇宙中真的孝就是不让父母担心,孝顺父母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他们心神安宁,物质条件在其次,父母的希望很简单,就是儿女平安,锦衣玉食并不重要,将心比心,希望的也就是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宇宙无时不刻在变化,世事也在变换,但良知未被遮蔽的心对于孝顺的要求却是亘古不变的,综其所说,真正的孝顺就是让父母心安……

答案四: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没有良知的人?这得从致良知开始说起,致良知,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每个人都有良知,良知是一个人本心的表现,是一个人内心的光明和善良,通过良知一个人而本能知道什么为是非善恶,就本性而言,人人都是圣人,但在实际的人生中,许多人不但成不了圣人,反而没有良知,伤害自己的同时,伤害别人,危害社会,原因在于他们收到了私欲的蒙蔽,没有遵从内心良知的指引勇敢地去实践。道德虽然是个人问题,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当今的社会如此的不堪也是有根本原因的,人的道德多年来受到俗气所污染,道德逐渐沦丧了....

答案四:面对各种事情应采取怎么的态度?一个人是否成熟,要在于看他面对事情的态度,“触之不动”是王阳明心学的目标,希望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处境时都应该宠辱不惊,不因得失失人心,一个人内心已动,就必然心不在焉,心不在焉的人必然会失败...

不得不说,我需要感谢王阳明,感谢作者度阴山,除让我了解明朝那个特定时期的历史外,也让我第一次真正去试着接触了解王阳明,并由此解答了我心中好多疑惑,刘先生曾说,可能你找了答案,但在多看多了解其他著作之后你会发现这到头来并非是真的答案,我同意他的看法,不过在特定时期找个一个特定答案,这无疑是幸运的,至少帮助我在这个特定时期能较为从容的去面对,我想这就足够了。

当然,还有好多答案,比如晚上怕鬼如何是好?如何与不致良知的恶人打交道?然而当今社会,能致良知的人太少,有时会寡不敌众,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无声呐喊,然而悲伤何用,当世之人,此心光明,能致良知,便是最大慰藉!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行合一-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