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这句话,出于《论语》之十一《先进篇》。

意思不太好理解,其中的“善人”就解释不清楚,什么叫“善人”,好人?有德行的人?不太对,因为在《论语》其他地方,也没有再看到“善人”这个词。

姑且,把“善人之道”,理解为,学习别人的方法,“善”字解为学习,这样和后面连接起来,倒也是通畅的。

孔子说,不踩着别人的足迹模仿,那么(学问)也就很难登堂入室了。


011 -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_第1张图片
登堂入室

这样子连起来,意思就通畅了,学习一个人,一开始要亦步亦趋、一丝不苟地模仿他,然后慢慢才能深入理解他的学问,境界上也会提升,先登堂后入室了。这是儒家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论。

据说,日本的剑道精神,“守破离”,就是对上面儒家方法的引申。不过,很明显,孔子说的践迹和登堂入室,其实只谈到了“守”这个境界,日本剑道后面还有两层,破和离。

破就是,破除老师的规矩,开始寻求突破,寻求适合自己的招式,开始局部的创新。到了完全破开,已经分离的境界,那么,学习者已经完全和老师脱离开了,开始自创一派,随心所欲了。

所以守破离,是三个很扎实的境界提升,绝对不能跨越。如果一开始,守都没有守住,也就谈不上后面的破和离了。可是,我们现在,往往犯的错误就是,听到别人一个好的方法,根本没有践迹,更没有登堂入室地深入理解,就开始不屑、挑毛病,然后宣扬自己的所谓新意、创新,推出自己的理论了。

先践迹,再登堂入室,或者守破离,是很严肃的学习方法。如何实践呢?我们先找到守的对象、老师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011 -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