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医,走进张仲景, 良医教育中医专长带你看历史

相传汉桓帝时代,皇帝荒淫无度,朝政日废。在五千多人的皇后、国妻、宫娥的庞大内眷中,唯有两人生子,且两子皆不及周岁病亡。皇帝盛怒之下,斩杀乳母十余人,后又迁怒于御医,连杀8人。宫内宫外惊骇万状。

恰在此时,皇室内传出胡娘娘怀孕之事,龙颜大喜,由此停止了杀戮。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千娇百宠之中,胡娘娘为桓帝生下了第三位皇子。为防止再有不测,桓帝颁旨让胡娘娘亲自乳养。胡娘娘当年已近四十,乳汁不足,龙子因此日渐消瘦,并啼哭不止。桓帝为此找来御医会诊下奶,无奈众医家百方使尽仍不能使胡娘娘的奶汁喂饱皇子。桓帝见状怒斥御医“饭桶”、“笨蛋”,并声言要再杀御医。

风声鹤唳之时,尚书朱穆面见桓帝说:“杀人不是办法,不如在各地张贴皇榜,悬赏下奶之人,或许还可一试。”桓帝想想也没有别的好办法,于是恩准了朱穆。

皇榜贴到南阳新野县,引起了一个卖面人的注意。那卖面人叫李玉,家住新野城北三里岗。一日李玉到城里卖面,见到众多人围着皇榜议论纷纷。他不由想起了当年,他的儿子出生后无奶,是神医张仲景路过此地投方之后,使妻子下了奶,于是他上前揭下了皇榜

李玉一到京城,马上受到了桓帝的接见,他向桓帝介绍了神医张仲景的高明医术。桓帝立即派人到南阳把张仲景接到了京城。召见之后,即让张仲景马上给胡娘娘下药表奶。不料想张仲景板起面孔说:“医术不慕权贵,更况当今之时天下痛恨媒介、荐医、阴阳三行!”言下之意是说桓帝为生皇子而通过媒人纳妃数千,为了长生而通过推荐渠道聚医数百,为了成仙而废科举倡导阴阳之学。桓帝听后面带怒色,朱穆发觉后立即将张仲景、李玉带到了胡娘娘宫里规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刚才的龙颜你们都见到了;现在的情况是,你们使胡娘娘下了奶,一了百了;若不能使胡娘娘下奶,不但你们活不成,而且连宫中的御医也很难活下去了!”

张仲景无奈只得对胡娘娘进行了多方面诊断,然后开下了处方交给了御医。御医看了看处方说:“主药大麦牛是什么药物?”张仲景说:“夏天有,冬天没有,现在是冬天,我有什么办法!”谁知桓帝从侧面走出来厉声说:“张仲景,你诚心愚弄寡人,现在把你押进南牢,若你想不出下奶的办法,你和李玉就别想活着回去了!”朱穆连连向桓帝求情,桓帝仍气愤地说:“王不留情!王不留情!”

且说那李玉自赴洛阳荐医走后,十五岁的儿子李奇和妻子日日打听他的消息。

一日听京城来人说:“李玉和张仲景因冬天采不到大麦牛而不能使娘娘下奶,再有几天就要处斩了!”李奇听后问母亲“大麦牛”为何物,她母亲随即把夏天采集到的约两斤重的麦牛从屋中拿出来交给儿子说:“快拿到京城去救张大夫和你父亲!”李奇听后,背上药物,冒着大雪,一路要饭奔到了京城,把药交给御医后,又一路要饭奔回了家中,一刻都没有停歇;当他见到母亲后,因劳累饥寒而死在了母亲怀中。

再说娘娘自服药后,乳汁乃下;桓帝龙颜大悦,欲赐张仲景为御医,李玉为知县,但二人坚辞不受,并寻机返回了故里。当张仲景得知李玉的儿子为挽救二人的性命而悲惨死去的消息后,十分伤心难过,遂亲自为李奇祭祀立碑,碑文曰“日壮仙童”。

第二年,汉桓帝也得知了此事,在叹息之后,颁旨让朱穆代其到新野为李奇立碑纪念,碑文曰“忠孝仙童”。

张仲景自祭祀李玉的儿子后,追忆当初汉桓帝“王不留情”的可怕情景,联想到“麦牛”的作用,随将“大麦牛”更名为“王不留行”以示救命的悲情,并寓意是“大麦牛”和李玉之子打消了皇帝杀人的冲动,挽救了人命。从此以后,在南阳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医病民谣:“穿山甲,王不留,妇女下奶奶汁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进中医,走进张仲景, 良医教育中医专长带你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