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中庸”说不清

一、“中庸”为什么成了贬义词

1、从望文生义到约定俗成,这是语言发展演变的一种很显著的规律。
以下几个都是实例:

  •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
  • 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 出尔反尔: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
  •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语出《西厢记》,原意是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手段毒辣,技高一筹。“量小”原为“恨消”或“恨小”。
  • 言必信,行必果:语出《论语.子路》,后文是“硁硁人小人哉”,是指境界不高、认死理的人。

2、我们今天对“中庸”一词的误解,也是遵循上述规律而来的。
望文生义:既折中又平庸,和稀泥
贾谊《过秦论》:陈胜材能不及中庸


二、《中庸》的来历

1、《中庸》原是《礼记》当中的一篇

很长时间以来,不显山露水

2、南宋时,朱熹合刊“四书”,为《中庸》确立了经典地位。

《中庸》在《礼记》中很特别,高屋建瓴,尽是“大词”。

3、《中庸》的语言像钢琴的风格

钢琴的前身——大键琴靠拨弦,声音四平八稳、没有起伏;钢琴靠击键,抑扬顿挫,变化丰富。


三、《中庸》开篇三句话是全书纲领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三句话是《中庸》开篇前三句,是全书的纲领。
1、界定概念:

  • 天命:给“性”下定义,上天赋予人的特质
  • 率性:率是“依循”,即依循着天命赋予的“性”
  • 修道:就是依循天性而行
  • 教:把“道”做到位

2、隐含的前提假设
开篇这三句话有“性善论”做为银行不证自明的前提


四、对《中庸》题目的解读也存在分歧

“中庸”作为题目,是全书的核心概念。但它们究竟该怎么理解,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学派各执一词。
原典文本太简略、太模糊,只能粗略了解。更重要的是了解古人是如何解读这些经典的。

经典的重要性不仅取决于自身,更取决于解释者是谁,谁取得了解释的话语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11.1 “中庸”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