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下)

第二种版本讲“老读《三国》是为贼”,“贼”,奸诈之义。深谙世故的人读《三国》,洞悉其中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难免会愈加老谋深算、沟壑满胸,所以老不读三国也没错。

第三种版本讲“老读《三国》泪空垂”,上了年纪的人读《三国》,常常会唤起曾几何时纵横四海、气吞八荒的豪情壮志,产生老骥伏枥、英雄迟暮的感慨,无奈一把辛酸老泪,所以老不读三国也有道理。

还有第四种版本讲“犹言年纪到了这地步,经历颇多,不宜再看三国——看到各种图人的计谋,不免缅怀自己的遭遇,吃了别人不少亏,猛然觉醒,突然愤恨而已;或因学习了那一套,用以对人,甚至进行报复,都非美事,所以认为不如废卷。”这是杂文家高旅的说法。也没什么问题。

至于第五种版本,石昌渝老先生讲得更有意思:“老不读三国”,是因为古时候老的概念跟现在不一样,现在老一般认为60岁以上,西方发达国家65岁以上才算初老,中国古代什么时候算老呢?因为古人的寿命比较短,所谓“老不读三国”,是指30岁以上成年人、有政治头脑的人,不让读三国。为什么?怕你推翻他统治。还真是也有道理。

如此这般还没有把“老不读三国”的所有说法都罗列出来,只是摘选了几点更有代表性的说法,仅这几项都是各自有理也难说服,而我个人更倾向于第四种说法,一方面,根据石昌渝老先生的说法:古时候老的概念跟现在不一样,现在老一般认为60岁以上,西方发达国家65岁以上才算初老,中国古代什么时候算老呢?因为古人的寿命比较短,所以三十多岁就用“老”来形容也没错,三十多岁这个年龄还没有豁达到什么都看开的时候,所以前几种更符合六十多岁老人的心态的说法就不那么贴切了,这么看来,似乎高旅的说法更合适一些。

再一方面,有了这句“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少年人就真的不读水浒了么?老年人就真的弃卷三国了么?不见的,好奇心是世人皆有的,好奇心重的少年大概还会因此专门拜读水浒,老人可能早已读了三国,单说提出这句话的人,一定是水浒三国都读过才下此结论的,因此这整句话更像是读后感以及根据出现的问题总结出的结论,再根据更多人认可的上半句“少不读水浒”的解读。那下半句的“老不读三国”引用第四种也就是高旅的说法就更贴切一般了。

当然,以上都只是我个人关于“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话的一点想法,虽然我个人认为“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俗语算是对世人的劝导,不过我自己也没有听了这份劝导,反而因此对水浒和三国起了更大的兴趣和重读一遍的想法,可见这句话若是出处时间不那么早,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话,那真是实实在在起到了广告的效果了。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第050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为“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