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搞定公共场所哭闹的熊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孩子会逐渐发展出两种社会规则意识:一种是“社会礼节”,比如礼貌、合作、团队精神,这些社会化技能。但还有一种,是同情心、爱、理解、感恩等等,是基于对他人的、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关心。

要知道,人类是群体动物,我们天生自带亲社会属性。有很多研究表明,儿童天生就有同情心和团体意识,这些并不完全是父母指导或者后天教育的产物。

所以你知道了,孩子不是天生的“熊”孩子,孩子的大脑早被安装了“好”孩子的预设装置,只是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他各项能力的成熟是有时间限定的。你孩子的理智脑和情绪脑没有成熟,一定会有控制不住自己,发脾气的时候。不要期待他永远是小天使。

孩子发脾气的频率,到2岁半才开始减弱,一直到孩子8岁,他才能真正内化礼貌和规则的重要性。所以,必然会有些时候,孩子在公共场合表现得有点“熊”。但是这时候你也不要有太多压力,只要他的表现不是太过分太离谱,那就不能说明你是一个糟糕的家长,只不过是你家的孩子还小罢了。



宝典查询结果

在摆好心态的前提下,我们还是要尽量教会孩子基础的社会规则意识,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讲一讲。

1.设定期望,提醒行为

你可以给孩子设定好期望值,提醒他的行为。因为我看到一些所谓“专治熊孩子”的家长,教育孩子的做法要么是长篇大论说教,要么是暴力镇压孩子的行为:“你再不听话我抽你了!”

但这样做一般都没什么效果。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其实还是我一直在主张的,要帮孩子把抽象的教条转化成具象的行动。指责或者打骂孩子,并不能帮助孩子认识到规则的意义,你真正需要做的是指导他的具体行为,才能培养出孩子在未来几年中的规则意识。

所以,你可以在去公共场合之前,就打好预防针,给孩子设定明确的期望,不断地提醒他“规则是什么样子的”,还要用温和的提醒强化行为,告诉他“该怎么做”。

比如去餐厅的时候,去之前就清楚地跟孩子解释一下,给一些大概的框架性的指导:“我们今天晚上要跟奶奶一起吃饭,你可以好好享受吃饭,但今天晚上不是去玩的,所以你不能乱跑或说话太大声,因为这样会干扰周围的其他人。他们也跟你一样,是来享受吃饭的,可不希望被别人打扰哦。”

还有像其他具体的礼貌,比如,“你可以选择菜单上各种好吃的,但要记住,点完菜跟服务员说‘谢谢’。”或者“饭店里人多,如果你需要跟陌生人说话,要先说‘你好’,要人帮忙要说‘请’,不小心碰到别人了,不能不理不睬,要说‘对不起’。”

当孩子表现得好,也要记得表扬孩子,正面强化他们的行为。但是就像我在前面的节目里说过的,表扬不能简单地说“你好棒”,而要细致地称赞他的特定行为。所以,你不能简单地说“你在餐厅表现得真好!”而要说,“今晚在餐厅吃晚餐时,你好好留在座位上,没吵闹,筷子也用得很好,做得真好!”

2.在公共场合不要修正行为,直接离开

当然,很可能你做到第一条还不够,如果孩子已经在公共场合开始“熊”起来了,你该怎么办呢?不要急着矫正孩子的行为,离开就好。

也就是说,孩子表现不好了,你不要立刻大呼小叫,或者当众打骂你的孩子。如果你立刻吼他,或者长篇大论教训他,他其实是听不进去的,因为这时候他只会觉得尴尬甚至愤怒,接下来的场面很可能会更加难以收拾。

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的公众行为不好,场面已经很尴尬了,你最好的举动就是带着他离开,而不是跟他在饭店、街道、商店甚至电影院继续冲突。在原地发脾气或当场惩罚孩子,都对他不好,也只会让你更加心烦和生气。

这个时候,离开才是真的尊重到这个公共环境下的其他人。不然的话,在众目睽睽之下,你跟孩子本身就很难心平气和地沟通,带孩子离开,既是给了孩子一个教训,“你如果胡闹,就不能再继续吃饭或者逛街了”,也给了你们俩平静下来的时间,然后再慢慢地教育孩子才会有效。

3.早培养,从点滴基础做起

对于孩子的社会规则意识,要早培养,从点滴基础做起。这个才是真正治本的方法。因为第一条和第二条只是一些应急的方案,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就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的社会规则意识了。

比如想要孩子在公共场所表现好,往往意味着要孩子坐着不动,这其实是违反孩子天性的。大多数孩子天生爱动,想让他们保持安静本来就不容易。你能怎么做来帮助他们培养静坐的能力呢?

平时吃晚饭的时候,就让孩子练习静坐,其实2岁的孩子能坐五分钟,就已经是一项重大成就了。所以你也要确保你的目标合理: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屁股不离板凳,坐十五分钟,这是非常困难的。你可能需要设置递增的目标,你可以在餐桌上给孩子放一个专门的定时器,一开始是五分钟,孩子习惯之后,又加两分钟,一步步训练上来。

对于小宝宝,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可以从礼貌用语开始,语言是行为的窗口。你孩子会开口说几个字的时候,你就可以教他“谢谢”了,这是父母教会孩子懂礼貌的第一站。孩子2岁的时候,他跟亲人挥手的时候,应该也会说“你好”和“再见”这些词了。你可别小看这些词,这已经在为孩子以后学会更多的礼节铺路了。

孩子对于规则的认知是有个过程的,认识规则后,他们需要使用规则、反复练习、最终内化规则,形成规则意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生活中的行为规矩,是需要你在这几年内,不断地重复并提醒孩子的。如果孩子听你的“命令”听烦了,你也可以换个轻松的口气,比如“是哪个小家伙刚才说话声音这么大啊?”



Dr. 魏的小“叨叨”

今日得到

孩子不会永远都保持可爱,也不会一直是熊孩子,我们要给孩子土壤发展。怎么教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规则意识呢?

1.带孩子出去之前,就要设定期望,并且不断强化孩子好的行为。

2.万一孩子已经在公共场所闹了,你应该带孩子暂时离开。

3.这种规则意识是需要从点滴日常中培养的,最重要的是你自己也要规范行为,给孩子做出榜样。


088.搞定公共场所哭闹的熊孩子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088.搞定公共场所哭闹的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