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子老师教学札记(115)

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晴

      早上在复习完《日有所诵》、《国学经典诵读》之后进入《小古文100课》的学习。先将昨天学的《舜耕历山》带读三、齐读一遍,接着进入第九组内容的学习。这一组小古文的主题是“那些勤奋的人儿”。我问什么是勤奋,原以为这个词孩子们应该都理解吧,谁知有个孩子竟说“勤奋”就是很快活的意思!他是不是在生活中看到的勤奋的人儿都是很快乐、很开心地做事的呢?呵呵,我们大人永远无法揣度孩子的小脑瓜里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只有直接也很勉强地告诉他们:“勤奋就是很努力很刻苦地做一件事。”说完后自己也觉得等于没说。以词解词,以一个意义阐释另一个意义,没有意义。等这一组小古文学完后,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会知道什么是“勤奋”了。

      板书“欧阳苦读”。课本第一单元的《姓氏歌》里学过复姓“欧阳”, 孩子们有种见到老朋友的感觉,都很高兴也很自豪地读着“欧阳”,并且说“这是一个复姓”。(上午在学习《语文园地2》时,古诗《春晓》在《国学经典导读》里已学过,所以只考考他们几个字的意思就一带而过了。课本的学习与诵读读物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这就是扩大阅读面、诵读面的好处。)“读”字已学过,“苦”字好多孩子都说认识。重点介绍了欧阳修,然后带读几遍之后,题目就很容易地过去了。我还是先讲读译文,孩子们边听边惊叹:“四岁父亲就死了啊!”后面说欧阳修怎样家贫、怎样用功,孩子们非常安静地听着,看得出他们被欧阳修的故事打动了。再读古文,让他们听。听完后,他们还是摇头说听不懂。只有一个孩子说他听懂了一个“借”字。能听懂一个字也是好的啦。刚讲解完第一句“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下课铃就响了。布置孩子们周末回家请教家长,把剩下的部分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这样下周学习时会轻松些。

      下午用了两节课测试第一单元。孩子们吃力,我更是累得慌。通过这次小测验可以清晰地看出孩子们正逐渐地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了。程度好的孩子,不用我读题,可以自己一个人一直往后写,答题速度比别的孩子快很多。而程度低的孩子不仅要我读题,而且读一遍还不行,必须“开小灶”——单独指着他的试卷读给他听。从小测中也发现很多孩子有些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有的孩子要求会认的字还不会认,有的孩子对句子的概念、自然段的概念还模糊不清,有的孩子把有些字的笔画顺序弄错了……这次试卷中出现了很多写话的内容——有四大题要求写句子。平时每天写绘日记写得非常认真、非常出色的孩子,测试中明显占优势。好的孩子写出的句子没有一个写错的拼音和汉字,标点符号也完全正确。而有不少孩子连抄写题目中出现的字都有困难。这真的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每天的日记必须严格要求,必须写好、写对每一个汉字、每一个拼音、每一个标点符号。孩子不会写的字不防教他写,多次写、多次用之后也就会写会用了。

      测试的目的不是为了成绩,而在于诊断,看看孩子在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有哪些方面的不足,今后要在哪些方面弥补、跟进。好在开学才一个月,所上新课不是很多。


琴子老师教学札记(115)_第1张图片

琴子老师教学札记(115)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琴子老师教学札记(115)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琴子老师教学札记(115)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琴子老师教学札记(115)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琴子老师教学札记(115)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琴子老师教学札记(115)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琴子老师教学札记(115)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琴子老师教学札记(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