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462,11-6-1,告子章句上6-1》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462,11-6-1,告子章句上6-1》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今天是丁酉年庚戌月庚辰日,九月初一,2017年10月20日星期五。

这一章,首先提出三种人性论,人性空白论、人性习俗论和人性天赋论。第一节提出的是前两种,明天的第二节提出第三种,往后则是孟子老师的讲解。这是本章的概括。

公都子遇到不同的人性论观点,他向孟子老师请教了。他说,本性必有一定之理,既然如此,按说人人都该有共识的,可人们谈到人性时,却有完全不同的观点。

告子的人性论是,人性浑然中藏,只是知觉运动,本性中没有善,不能说人性本善,本性中也没有不善,不能说人性本不善。这个说法,就是告子的"生之为性,食、色性也"的另一种翻译。我将它总结为人性空白论。

又有人提出一种人性论,人性本无定体,学好就能成为善类,学坏就会成为败类,所以,文王、武王领导天下,率先垂范,致力于善,天下的人都跟着为善,不是人性本善,而是习俗熏陶造成的;幽王、厉王领导天下,荒淫暴戾,恣意于私欲,天下的人都跟着为恶,不是人性本恶,而是习俗熏陶造成的。这也是告子的另一种翻版,即其湍水之论:东边开个口子,水就往东流,西边开个口子,水就往西边流。按照这个理论,人性是被动的环境作用所决定的。讲真,这个论调真TM没志气!我将它总结为人性习俗论。

明天是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人性天赋论。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南怀瑾讲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462,11-6-1,告子章句上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