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前夜的原始农业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中华民族的原始先民们通过粟的驯化种植停下了他们奔波的脚步。在黄河流域的山川河谷,从黄土高原的梁峁坡地,到平畴千里的下游平原,在数千年的时光里,不同的部落相继建起了自己的定居村落。田地被开垦出来,人们辛勤耕作,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收获的季节。炊烟在村庄上空飘荡,粟米成为维持人们生计的重要食物来源,农耕生产逐步超越了采集和狩猎,成为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

在今天河北省徐水县的南庄头,考古学家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先民,已经能够用石制工具将植物籽粒磨制成粉作为食材。

在厚重的黄土地上,黄河流域的原始先民在对自然的长期探索中,逐渐认识到土地的价值。

位于今天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期的早期文化。七八千年前,生活在裴李岗的原始先民在丘陵和台地上,用耒耜、石斧、石铲进行耕作,种植粟类作物,用石镰进行收割,用石磨盘、石磨棒加工粟粮。

太行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山以西是黄土高原,山以东则是华北平原。河北武安地处太行山东麓临接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磁山文化遗址就坐落在南洺河北岸的台地上。七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先民,不仅建立起自己的村落,而且,他们种植谷物,饲养家禽,烧制陶器,制作生产和生活用具。

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年代大体相当,它们都是中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发现的早期农耕文化遗存。

大地湾一期文化也是新石器时期的早期文化。大地湾文化遗址位于今天的甘肃省秦安县,七八千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先民掌握了农耕生产技术,他们种植稷,这也是中国北方目前发现最早的种植稷的原始先民。在大地湾一期文化地层中,还发现了陶器碎片,表面为绳纹纹饰,经测定,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陶器的原始文化之一。

对于文明前夜原始先民的生存方式,现代考古研究给予了生动揭示。

位于今天陕西省西安市东效的半坡新石器文化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聚落遗址。

半坡遗址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半坡遗址南北稍长,东西略短,平面形状为不规则圆形。遗址的中央是居住区。居住区分为南北两片,每片都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周围还散布着一些小房子,其他空地上则分布有窖穴和牲畜圈栏。整个居住区以壕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考证,这个遗址是两个氏族部落集聚的住地。

五六千年前,生活在半坡的原始先民,已经能够制造石斧、石锄、石铲、石刀、磨盘、磨棒等农具。在农业生产的同时,他们依然保留了以捕鱼和狩猎获取食物的方式。

在半坡原始先民的生活用具中,陶器已十分常见。常见的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半坡先民们的彩陶十分出色,陶体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上面绘有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纹饰。在一些陶器上还有简单的刻画符号,这也许就是他们曾经使用过的原始文字。

秦岭、淮河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气候温暖,雨量丰沛,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中国稻作农业历史悠久,早在一万多年前,生活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原始先民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原始稻作农业分布较广,而各地使用的原始农具也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长江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先民的不朽创造。

河姆渡文化遗址面积40000余平方米。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适宜种植水稻。生活在河姆渡的原始先民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稻种植方法,他们使用的农具有骨制或木制的耜、木杵和石磨盘、石球等。河姆渡人饲养猪、狗等家禽,还能驾船和使用多种工具捕鱼。

河姆渡地处潮湿多雨的江南水乡,这里的原始先民发明了干栏式房屋建筑,使用卯榫固定横梁、企口拼接木板的工艺,这种底下架空、带长廊的长屋建筑表现出极高的建造水平。

河姆渡原始先民的生活多姿多彩。陶器已经是他们生活中十分寻常的日用品,特别是河姆渡晚期时的陶器器形更为丰富。他们不仅发明了踞织机,而且还以漆料装饰木制品,甚至在他们的生活中还出现了雕刻精美的艺术品,反映出河姆渡原始先民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精神追求。

河姆渡文化遗址与半坡遗址年代大体相同,它们是中华原始先民在文明创造历程中不懈努力的明证,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化和多源性的特点。

随着农业种植方式的普及,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原始先民逐渐进入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状态——仰韶文化阶段。

仰韶文化是距今5000~7000年黄河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以陕西、河南、山西为核心的中原地区,以陕西大部、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部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中部及青海东部,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

仰韶文化的两千年发展,既是原始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阶段。

仰韶文化是继承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展而来的,仰韶文化阶段,农业生产水平比原始农业初期阶段有了较大的提高。中华原始先民们已经将自己的命运与脚下的土地紧密联系起来,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农耕生产的过程中,也积累起种植技术方面的知识,粮食作物品种逐渐多样化起来,而且还掌握了许多蔬菜种植技术。

仰韶文化依然处于原始的锄耕农业阶段,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和土地轮休的耕作方式,生产水平仍比较低下,但农业生产使得人们有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人类的生活状况也相应地有了重大而深远的变化。

伴随着农耕生产技术的发展,原始手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制陶、石器制造、编织和其他手工制作技术在各种类型的氏族经济生产中普遍得到推广和传播,一些先进技术已影响到长江流域和东北及西南地区。

位于陕西西安东北的姜寨文化遗址,跨越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半坡后期等多个发展阶段,较为完整地记录了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先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姜寨遗址,西以临河为屏障,东、南、北三面为人工挖修的防护沟,东边围沟与公墓地分开。居住区的中心是广场。广场四边各有一座中型房子,房门都开向广场中心方向。每座中型房子附近还有一群小型房子,房门也开向广场中心。显然,村落布局如此规整,说明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先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规范。

姜寨原始先民使用石制、骨制及陶制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的同时,还以捕鱼和狩猎获取食物。特别是他们发明了陶制的吹奏乐器——埙,表明音乐已经成为他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项内容。

中国北方的氏族部落,在河谷阶地上营建了大大小小的村落,过着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部落中以血缘为纽带维系氏族成员的团结。氏族成员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同时饲养猪、羊等家畜,兼营采集和渔猎。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在定居的村落中,部落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更为紧密,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起来,氏族内部结构也从母系氏族主体逐渐转变为父系氏族主体。

龙山文化是继仰韶文化之后的又一个新石器时期原始文化发展阶段。龙山文化是一个非常庞杂的复合体,各地原始氏族部落虽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但铜器制造技术已开始得到采用,同时,原始城邦初露端倪。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明前夜的原始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