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 界

乾隆年间,郑板桥到山东做知县。上任不久,便有个年轻寡妇朱月姣来击鼓告状,告同村富户魏善人对自己强奸未遂。面对竟敢在公堂上撒谎讹诈的魏善人,郑板桥先是故意判朱月姣诬告,接着通过审理另一桩债务案和一位老婆婆告儿子不肯抚养老人的案件,最后逼魏善人说出了实情。拿到郑板桥从魏善人身上判罚的20两银子后,朱月姣赶来叩谢郑板桥说:“我错怪老爷是糊涂官!”郑板桥哈哈大笑:“济贫惩伪善,此案需奇判,若说我糊涂……”朱月姣接口道:“难得糊涂官。”郑板桥连称:“续得好,续得好!”就提笔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大字交给朱月姣收存。后来朱月姣改嫁给一个石匠,她叫丈夫将郑板桥的手迹刻在一块青石上,“难得糊涂”这四个字从此就到处传开了。

“难得糊涂”其实不是真正的糊涂,而是智者的清醒。郑板桥当然是智者,他的睿智就在于对魏善人来了个欲擒故纵,最后让魏善人束手就擒。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得糊涂”这句话已被引申丰富为一种大智若愚、抓大放小、少去计较、不纠缠于细枝末节、不因一棵树而失去整片森林的人生境界。

而说到人生的境界,它有有无之别和高低之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投入做事的三重不同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王国维认为的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重境界。所以,大凡智者都希望自己能活出更高的境界。如,孔子得意门生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一种不被物质生活所累的高境界;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表明志向的高境界;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读写的高境界;林则徐的“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是登高望远的高境界,还有“富贵如风中秉烛,名利似水上浮瓢”是对待功名利禄的高境界;“自得山中趣,谁论世上名”是隐居生活的高境界;“腹有诗书气自华,面无惭色去留轻”是面对去留的高境界等等,也正是历练到了这些较高的境界,才使智者的人生过得更加洒脱、从容、轻松、自在、安静。

人生的境界决定人生的格调和品位,一个人的境界高,其人生的格调和品位就高,会令人仰望;一个人的境界低,其人生的格调和品位就低,会被人蔑视。每个人都有人生的追求,但追求精神的富有要比追求物质的富有更为重要;追求智慧的增长要比追求金钱的增长更加重要;追求境界的提升要比追求位子的提升更为重要。境界越高,人生就越无束缚,越无羁绊,越逍遥。

空灵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境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