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18年9月7日,是我们007写作社群38班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在这样重要的日子里,我有幸被班长邀请,在班里做了第一次分享。我分享的主题是“阅读”,主要谈了我个人对阅读的思考。由于是第一次分享,有些内容在分享过程中讲的不是很好。现在整理成文章,弥补遗憾,同时做个纪念。
前言
我知道肯定不是我们38班中阅读数量最多的人,对阅读的见解也不见得有多深,因此一开始觉得自己不太够格来给大家做“阅读”主题的分享。但是我后来转念一想,既然是分享(不是讲课),那么只要是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感悟,都可以讲出来,供大家参考。没有必要要求自己讲的全是对的,或者是一定要读了很多书才能够进行分享。再者,我想班长既然邀请我,想必我身上有她到的,而我自己不知道的优点,因此也不必过于妄自菲薄。所以我就接受了这次分享的邀请。
正文
此次分享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阅读三问”,提出并回答一些与阅读相关的问题。第二部分“阅读误区”,谈谈我自己在阅读方面走过的误区。第三部分“阅读与写作”,谈谈我为什么加入007以及写作对我的阅读带来的改变。
一、阅读三问
既然谈阅读,那么首先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阅读?或者说阅读有什么用?
我觉得阅读起码有以下几个作用:
1.获取信息。很多人每天看新闻、朋友圈就属于此类。
2.交友。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说,男女交往最好的接触手段是借书,因为借书接触一次,还书又要接触一次。其实,考虑到他们还可能就书中的内容进行交谈,接触的次数远不止两次至多。当然今天这种方法不怎么管用了,但是通过阅读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还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3.获取知识和见识。通过阅读学习各种方法和技能,以及升级自己的认知,这一点估计是当下大部分人阅读的目的。
4.怡情养性。很多人阅读经典名著,目的就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修养。
4.娱乐。有的人喜欢读各种小说,目的就是为了娱乐。比如各种玄幻小说。
但是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以上的作用并不是阅读特有的,通过其他方式也能获得。比如看公开课可以学习知识,看纪录片、人物访谈可以提升见识,看电视能娱乐等等。因此阅读好像并非不可替代。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有阅读呢?
我在吴军老师的《见识》一书中找到了比较满意的答案。在书中吴军老师写了“阅读的意义”一文,回答了为什么要阅读这个问题。吴军老师认为:今天的阅读,很重要的是为了改变当下的生活方式。
如今大部分人过得是快节奏的生活,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处理,忙得团团转。但其实回眸一看,其实过得是没有节奏的生活。而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而审视人生需要有闲暇。当我们阅读的时候,尤其是阅读纸质书或电纸书时,我们需要较长时间的投入,因此就能从具体的生活中暂时抽离出来。这样我们就获得了短暂的闲暇,能够去思考一些平时不会去思考的问题。因此阅读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当下为数不多能让我们审视人生的方式。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我觉得:阅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如果决定要阅读,那么紧接着的一个问题是:读什么?
其实读什么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选择阅读的内容差异很大。有些人喜欢读虚构类书籍,而有些人喜欢读实用性更强的非虚构类书籍,这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要搞清楚自己阅读的目的,然后选择合适的书籍。
而在这里我主要想谈的是如何选书的问题。
一开始我们阅读的时候,可能是身边有什么我们读什么,或者周围的人推荐什么我们读什么。我觉得这没有什么问题,我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我自己真正开始阅读是在高一的暑假。在学期结束前的最后一次地理课,我的地理老师向我们班的同学推荐了《平凡的世界》。刚好我大姐读高中时买了这本书,看完之后放在家里。我问我姐这本书怎么样,我姐也向我推荐它,我就看了。看完之后不过瘾,又看了家里放着的《东方》、《三个火枪手》、《射雕英雄传》等书。我就是这样踏上了阅读的旅程。
之后开始自己主动找书看,经常看一些书单,然后据此找书来看。这个方法的缺陷是书单上的书并不一定适合你。
就这样慢慢摸索,看得多了之后就会积累起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作者。他们写的书你感觉质量有保证,你也比较喜欢看。那之后他们的书你都可以找来看。比如我个人比较喜欢古典、李笑来、吴军。他们写的书我基本都会找来看。后来我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选书方法。比如比尔盖茨,他非常喜欢Steven Pinker写的书,前后推荐最值得读的书都是Pinker写的。
当你找到靠谱的作者后,你可能会好奇,那些作者们都读些什么书,他们的思想来源在哪里?值得庆幸的是,那些读者通常也是好的推荐者。他们乐于向读者们推荐他们读过的好书,因此你大可以去读他们推荐的书。以我的经验来看,他们推荐的这些书都是不错的书,而且基本都对我的胃口。
如果你自己主动找到一本书,之前没有人像你介绍过这本书,此时你该如何判断一本书的质量?
我从李笑来的文章中学到了方法:看版本、印次、印数。先看一本书再版了多少次,一般再版次数越多越好。如果版次比较低,那么可以看印次,同一版中重印次数越多越好。如果印次也比较低,可以看印数,印数较多,说明出版商比较有信心,质量相对有保障。当然,这些都是技术性的方法,当你读的书较多时,应该掌握在较短时间内判断一本书质量的方法。
最后,我想说的是选书时保持一点随机性。有些时候,当我们带着很强烈的目的性去找一本书阅读,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偶尔可以去书店或者图书馆逛逛,尝试邂逅一本书,这也是很美妙的体验。
选了书之后,要问的第三个问题是:怎么读?
经过前面比较辛苦的找书历程后,你找到的书应该是你觉得比较值得读的书。既然如此,就只有一种读法:精读。或者说一字不差地阅读,甚至反复阅读。
你可能会有疑虑,精读不是很花时间吗?精读不是读的很慢吗,那这样就读的少了啊!
是的,精读是读得慢,读得相对较少,而且花的时间可能更多。但是精读能让你读得更深入,收获也越多。
这一点我受李笑来影响比较大。我一开始只会一字不差地阅读,但是总觉得自己读的慢,所以总想寻找快速阅读的方法。试了一些方法后觉得不管用。因为读的快,理解不了还是没用,甚至要反复回去看,结果读得更慢。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慢慢看。后来看了李笑来老师的文章,分析了为什么要精读。我接受了这个观点,之后就不再为自己读得慢而烦扰了。
如果你还是担心,不妨问问自己,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追求数量吗?是为了追求速度吗?如果不是,那为什么要为了这些外在的指标而担忧呢?
另外,有些人可能会问,如果是读小说,也要精读吗?答案是:Yes。
为什么呢?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就是:随便翻翻就行的书不值得读。即使是小说,也是你通过前面的选书过程选出来的。既然如此,它就值得你认真阅读。否则你为什么要阅读呢?如果只是为了娱乐,何不去看综艺节目?
以上我分享内容的第一部分,由于内容比较多,分成上下部分。下周继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