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律就像“交通规则”

教育规律就像交通规则,制定交通规则是为了避免车祸,但不是为了限制行人与汽车的自由。但是我们很多家长在制定对孩子的规则时,最大特点是限制。

譬如,有些道路在施工,我们从远处就可以看到道路施工的指示牌,这边走不了。也有遇到那种封路的情况。这种我称为“完全拒绝式规则”比如教育孩子道德上的问题,偷盗、斗殴等伤害他人的行为,我们是必须采取这种“完全拒绝式规则”的,直言不讳告知孩子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譬如,有些也遇到过右转道指示灯一直闪烁黄灯,是暗指我们可以往这边右转,但要慢行。“自由而有所提示”,这类行为有哪些呢?

关于安全性的:骑自行车、独自外出等。

关于社交上的:与朋友同学相处,你是自由的,但是要关心他所接触的人是什么样的,也要提示他哪一类人我们是坚决不能打交道的。这里就涉及到家长们非常个人化的一个思想理念。因为我也有听说过一些家长告知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不能和他们玩。

关于生活习惯:睡觉时间、学习时间、作业时间、娱乐时间。关于孩子的时间问题,普遍家长认为孩子有拖拉行为。

我们看一个案例:孩子是下午5:20放学到家,6点就可以吃完饭。家长给孩子定的作业时间是6:00——8:00,这个期间只要提前做完了就可以玩,但这个孩子从未提前做完过。而且有时候要拖到晚上9点,甚至更晚。这个父母一直十分责备孩子,多次说到他拖拉,比如常见的有写着写着就走神了,或者要喝水,上厕所,找书,各种动作。于是问我应该怎么办?为了让家长理解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我提出的方法十分简单:把作业时间改到晚上8:00——11:00,并告知孩子你可以8点之前开始写,也可以8点开始写,但是最晚要在11点之前写好。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孩子在规则出来的当天晚上,6点饭后玩到7点半,开心得不得了。当时家长告诉我她快气死了,但是又不能发火,毕竟是自己说好的规则。她只好忍着,大概在7点35分的时候,孩子开始拿作业出来写,写到8点左右的时候孩子对她说:“妈妈我要在10点之前写完,我想早点睡觉,我怕写到11点明天起不来了。”孩子说这样的话家长当然感到开心。孩子当晚上厕所、喝水、离开房间的次数都有所减少,专注度有所提升,尽管写作业的时间上并没有很大突破,但确实做到了在10点之前完成。按照平时,如果写作业到10点,这个家长早就发火了。根据作业量以及孩子的学习基础我们推算,这个孩子每天的作业预估要花90分钟。

第二天,还是按照这个时间表进行的,根据昨晚的经验,孩子有所改变,6点饭后玩到7点立即去了房间写作业,这天所花时间大概是95分钟左右。上厕所、喝水、走神、离开座位虽然并没有改变,但次数有所减少,孩子有意提高了自己的专注度,相对认真。平时要花12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这次在时间上也有了突破。

重点是,这个家长理解了我要传达的一件事:“促动我们发火的一部分原因是家长设置的时间规则。超出这个时间越长,对孩子的不满意则更强烈。这样的一个时间规则暗示性极强。”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当晚家长告诉我,看到孩子9点多了还在写作业却没有了之前的那种郁闷,反而高兴孩子提早了一个小时开始写作业。在11点之前就完成了作业。突然发现孩子写作业变快了,变主动了。

其实,孩子的整个行为和过程,并没有太大变化。是家长的心态和规则变了。当然,我们把时间定在8:00——11:00这不是一个常规正确的时间。但我的意图是要让这个孩子自己看到并意识到这个规则上的错误,而进行内在自省与自处理。

以上仅仅只是关于交通指示灯的基础规则。在道路行驶上也有着很多原则与规则,比如礼让行人,这个就像我们对孩子进行的礼貌教育。比如变道打转向灯,这不仅是对孩子也是对家长的规则。当你心里有什么想法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沟通,避免“追尾”或“撞车”等意外事故。也许我的想法是你可能还是会“直行”,但其实你打算变道左转了,如果你提前打了“转向灯”,我就知道减速,就不会“撞”到你。生活中的很多摩擦,都来自于我们互有想法却极少沟通。即“转向灯规则”就是教育中的“沟通规则”。

 还有一个“会车规则”,夜晚行驶时,若遇对面来车,两车相会,我们都应该关闭“远光灯”,但很多司机是不会关的,即使你关了,或者闪烁暗示,也有很多人是不关的。开着远光灯相会的时候,眼前被强光替代,一片黑暗,也是容易发生事故的。我们的交通规则之所以制定规则,基本原则围绕着“人车安全”。这里讲的就是尊重教育。并不是说,别人不关,别人做错误的事情,你也可以不关。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你是要赌气还是以牙还牙?还是做对的事情,即使没什么好报?”这是其一。

尊重教育是一个涉及人际交往的问题,大多数时候我们在家里便可对孩子完成。比如:拿孩子的东西先问他能否使用?也不允许孩子没有经过你的同意随意拿家长的东西。比如:拜托孩子跑腿做点小事后要道谢,自己情绪失控发火后要道歉。如果孩子脾气暴躁,一定是背后有这样暴躁的家庭。家长也不需要背负着“以身作则,耳濡目染”这种心理包袱。你必须做一个真诚的人,敢于在孩子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和弱项,和孩子产生真实的相处关系。只要你懂得一点——懂得道歉,乐于改正。最可怕的是,家长为了教育而教育,为了教育而演戏。如果家长自己是个随手乱扔垃圾的人却要求孩子环保,但有一天孩子无意看到家长乱扔垃圾,这一定会让孩子感到你虚伪。从而降低了孩子对你认可、尊重、崇拜。

教育规律就像交通规则,我们制定的计划、时间表、规则,不能是“限定你的自由,只能按照我的路线图而走”。假想一下,如果现在有一款手机地图,你要以最短的路程到达A点,但是它只能让你先去B点,再去A点,你必须绕路,必须按照他的路线走,我想,你用过一次,就会感受到这款软件的设计非常没有人性化,并且不会再使用。那么孩子呢?他们也是一样的,你所设计、制定的规则、计划、时间表,如果没有“人性化”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也不想使用,但是他又想做好这件事让你满意。

所以,其实是家长在制造和孩子之间的冲突,也是家长在制造孩子与自己内心的冲突。

我们制定规则,是为了避免孩子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也是避免他做一些危害安全的事情。孩子在学习规则的时候,也是在与父母培养亲子关系。

同时发现,很多家长在关于严格、拒绝、尊重、放手,这些尺度上始终把握不准,就出现心情好对孩子有些溺爱,心情不好对孩子发火等行为。尺度把握不准,也容易随意妥协或过于严苛。

要知道规则是死的,而孩子是活的。你六岁给他制定的规则就不适用于10岁,要根据孩子的成长的变化做出反应,而不是说:“他小时候好听话的, 不知道怎么越长大越不听话了。”如果家长有过这种心理,那问题则出现在家长的心态、期待值上,违反了我们的“会车规则”。

 我们留心生活,生活才会给你想要的答案。教育方式很容易掌握,关键在于家长的教育心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规律就像“交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