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世界观》

       读完《世界观》这本书已经有大半个月了,仔细的想了想,这本书算是我认真阅读的第一本大部头的书籍。本书简单的描述了从亚里士多德所认知的世界的观点作为开端,再到托勒密的地心说以及关于地心说的验证方式,再到哥白尼时期的日心说,在同一时期两种学说同时出现,了解了当时主流社会对两种学说的态度,直至后来伽利略通过使用望远镜,在天文领域的进一步发现,使得人们的世界观再一次发生变化。到最后的牛顿力学、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有最新的量子力学理论,无疑都对我们的世界观产生影响和改变,接下来,本人将谈谈读完《世界观》对我的一些感想和启发: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命题。第二部分: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转变。第三部分:科学及世界观的最新发展。以下是第一部分:基础命题阅读后的一些感想,我用几个关键词来具体展开陈述:

1,拼图:所有的大师级人物的观点都会像拼图一样,他们的观点像网状结构一样环环相扣,看似毫无关系的观点其实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举个书中的例子: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中,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位于月球以下的是月下区,由水、火、土、气四种元素构成,属于不完美区域,月球以上的区域属于月上区,属于完美区域,由以太构成。如果对拼图思维不理解的话,很难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整理起来,形成同一的观点。那如果用网状的结构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拼合起来是什么样的呢?拼合后的观点:地球属于宇宙的中心,土元素会向中心移动,火元素会向边缘移动。之所以会有月上区的以太,那是因为如果月球和行星都是由土元素构成,则一定会向宇宙中心移动,那必定和事实(经验事实,指现象世界呈现出的客观现象)相悖,因此,月上区属于完美的区域,由虚构出来的物质以太构成。初次听到这个观点,不由的觉得可笑,不解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滑稽和可笑的理论,最扯的是他还是一位哲学大师。但是如果你用拼图的观点来看待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话,所有的一切都非常完美,它就是一块完美无缺的拼图。借用一句庄子的名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有时候,在遇到不能理解的事或者观点时,可能是我们缺少了理解它的思维或者工具。

2,真理:先说结论:真理无法获得。原因:人利用五感(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抵达外部,称为知觉表征,当某一个表征感知某一种事物后,如果需要验证事物的准确性,需要和所代表的事物进行对比来验证表征的准确与否,但人的五感是有先天的规定性的(和电子仪器的出厂参数类似),无法通过第六感抵达外部,这样就不能判断事物的真实样子。举例:如果需要判断一个苹果,你会怎么做?首先,先看看颜色、大小、形状是否符合苹果的样子,再用手摸一摸,尝一尝它,最后确定这个东西是不是苹果,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你只是用触觉和味觉表征来确定你的视觉表征,而这些表征在先天都有其规定性,属于同一表征,所以,验证无效,真理无法获得。

3,工具与现实:任何工具(定理、公理等)都只能在一定范围类做解释和预测,而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参考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但一个工具符合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的观点时,他就可以用这个工具解释和预测他所认为的现实世界,这叫现实主义。但一旦与他们的观点不同时,由于工具本身的实用性,同样可以利用此工具来做解释和预测,这叫工具主义。举例:牛顿的大部分学说在今天来看是错误的,但许多工业制造和生产上还是以牛顿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这是因为牛顿学说本身的实用性,而不是因为它符合现实。

4,态度:每个人或者每一个群体因为背景不一样,他们的世界观都会完全不一样。举例:当亚里士多德的世界和哥白尼的世界观同时面对金星相位时(对金星的观测出现弦月、半月和满月),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调整为弟谷的世界观(地球为宇宙中心,太阳围绕地球转,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转),而不是承认哥白尼(日心说)的世界观。这是因为观点拼图的核心观点一旦改变,会彻底颠覆原有的一切认知。因此,可证伪性的观点更多的是某一个人或群体对某一观点的态度。当新出现的观点被大多数人认可时,原有的观点就被证伪了,至于大多数人是多少时,那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以上就是对本书第一部分阅读后的一些收获。在阅读这部分章节时,我体会到当人们遇到一个问题或者观点时,所面临的情况远比我所能想象的要复杂许多,每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和概念背后所体现的信息和因素都无比的复杂,复杂到难以想象,这也给我在今后所遇到问题的时候,让我更谨慎的去思考和处理每一个问题,因为我知道,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比我能够想象的复杂万倍。

       第二部分,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转变。在这一部分中,可以了解到我们的世界观是从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向牛顿世界观转变的一个过程。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更多的是从现象世界和经验事实(指眼睛所看到的事实)为依据构建的世界观,而牛顿的世界观是由理性(依靠逻辑、纯粹推理)构建的世界观。举例:1,从运动定律的观点阐述:17世纪前的运动定律:正在运动的物体都会停下来,除非有外界因素使其保持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外作用的情况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17世纪前的运动定律非常符合经验事实,在现象世界中,没有物体不会停下来。但是,亚里士多德无法解释行星和太阳为什么一直保持运动(事实上,恒星也会保持运动,只是离我们太远,现有的设备观测不到而已,就像你无法站在东方明珠塔上看到一楼地上有一只小蚂蚁在运动一样。),所以他把天空称为完美的区域,完成区域内的物体都会围绕地球按照正圆轨迹做匀速直线运动。而随着信息的不断增多,尤其是几代人付出的巨大努力,惯性定律才得以被牛顿纳入他的科学体系,这足以可以看出我们的世界是由经验事实为构建基础向哲学性事实构建(又称概念性事实,由纯逻辑推导而来)的转化过程。2,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中,中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这也是经验事实。但是伽利略仅用纯逻辑的方法就将此观点否定(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据说的他的学生杜撰出来的),论证过程如下:有两个铁球,一个1磅,一个10磅。两个铁球绑在一起成为一个11磅重的铁球,会比原有的两个铁球下落速度都快,但是10磅的铁球比1磅的铁球下落快,因此1磅的铁球会因为下落速度慢而使得10磅重的铁球变慢,两个观点形成悖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错误。这也是由经验事实转化为哲学事实的典型例子。过多的例子在这里就不在赘述,有关第三部分,是科学及世界观的最新发展,在信息量进一步增加后又出现了新的理论推翻了牛顿的世界观,由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学说过为高深,本人难以理解,在此不再叙述。

       最后,聊聊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哲学家:柏拉图。作为古希腊哲学的开山鼻祖,提出著名的学说理念论:实体毁灭,理念永恒。举例:你不曾看到过一支不会毁灭的铅笔,但在你的脑海中有铅笔这个理念,因此,铅笔对你来说是一个理念,而不是具体的某一支实体铅笔。我们的世界观也是一样,它会因为信息的增量去不断构建,也就是从当年的信息量构建的世界,称为理念世界,之所以称为理念世界而不是客观真实的世界,是因为它必定不为真。

《世界观》是以古希腊为开端,以哲科思维(假设+纯逻辑证明)为基础所描写的世界观,但是在东方有天人合一这样看似玄幻,但又确定存在的的思想理念,这与哲科思维完全不同,希望有机会和和大家分享,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