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说服不了读者?---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阅读分享19。

你为何说服不了读者?---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阅读分享19。_第1张图片

历史上的今天:由华莱士和利拉·艾奇逊夫妇共同创办的《读者文摘》,于1922年2月5日正式创刊。

这本后来风靡世界的期刊,第一册共卖出1500本,第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如何在精神上保持年轻”,篇幅为一页半。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本书的第六章:如何训练你的逻辑思维。

写作是一种“有形无声”的表达,我们无法通过语气、表情、手势等辅助方式增加表达的力度。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文字条理清晰的表达观点,读者就只能如同“盲人摸象”般的片面理解,甚至误解。

文章的条理性,来源于作者思维的逻辑性。一篇读来很别扭的文章,往往是作者的逻辑思维出了问题。

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和笔记使人精确。写作的本质就是通过清晰地逻辑,精确的将自己的态度、观点传播给读者。尽可能的降低读者的理解成本,达到顺畅沟通的目的。

所以,我们在斟词酌句的时候,就尽量不去使用那些含义模糊,或者容易造成歧义的词句。比如双重否定这样会造成混淆,增加阅读成本的表达形式。同时,尽量做到复杂的内容简洁化、简单的内容完整化。

而我们在谋篇布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们要表达的观点,是否有充足、合理的客观论据做支撑。没有论据支撑的论点,或是不能合理推演、证明的论点,无异于空中楼阁。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说:这是一个暂时没有“正确”答案的时代。所以,在寻找素材的时候,不要去盲目相信专家的观点,我们需要认真、理性的去理解、甄别。

写作需要的刻意训练,不止是大量的写作练习,持之以恒的输出,还需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

不要轻易的相信我们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观点、结论,因为它可能更多的停留在主观意识表面,而不是深度理性思考的产物。

法国作家布封曾经说过:为了写得好,必须充分的掌握题材,必须对题材有足够的思索,以便清楚地看出思想的层次,把思想构成一个连贯体,一个连续不断的链条。

对写作题材的认知,我们应该像“洋葱”的歌词里所写的那样:一层一层的剥开它的外衣,抵达本质。这样,我们才能有崭新的发现,才会有真正的感动,你的文字,才能有打动他人的力量。

扯个题外话:《非诚勿扰》开播前期,有个“朋友评价”的环节。可能出于栏目的需求,评价的内容往往与男嘉宾的自我认知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

而在一个需要控制情绪、展现美好的舞台上,很多男嘉宾的反应恰恰说明了人对于不同意见的接受度还是偏低的。

新媒体写作者,在互联网这个开放式的平台上,不免要遇到各种不同的反馈声音:赞同的、反对的、温和的、恶劣的。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接受不同的意见,并理性的思考问题所在。

和写作的天赋、积累不同,逻辑性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是可以刻意训练的。我们可以借助类似思维导图这样的工具来列出写作提纲,将素材分门别类,这样有助于我们厘清思路,也能让文章更有条理性。

我们写文章,就好比建造房屋。不但外部需要钢筋水泥组成的坚实结构,也需要内部布局的合理、整洁。内外结合,依序构建,才能输出一篇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文章。

最后,我们在一篇文章中,为了阐述观点,经常要用到不同的题材、论据。这些素材如何能齐心协力,共同为论证观点服务,就需要我们依据文章的结构走向,在其间合理的安排,善用连接词句,使文章更紧凑、更通顺,更有说服力。

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写作是一件长期的事情,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持续的输出和刻意的逻辑训练,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对事物的深入思考,才能帮助我们输出更优质、更有价值的态度、观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为何说服不了读者?---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阅读分享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