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社会凡讲故事Ⅲ

      2020年8月16日《听社会凡讲故事》系列终于迎来了第二次更新,作为一个相当低产的写手,4年的空档期差点让人忘了曾经那个虽絮絮叨叨但却有趣深刻的社会凡,于是这个月的月初决定将今年的宝藏男孩保有量再提上那么一提,所以就动笔进行本系列的第三次连载了,期间还在票圈征集了一波文章主题是写学业,事业还是爱情,果然好事儿的兄弟姐妹们还是对最后一个话题兴致勃勃,别问,问就是弟弟行为,这马上都2021年了,我那C罩……不对,我那心心念念的机械键盘到现在都没人安排,还想看我写爱情?QTD的爱情昂,我写不写你往下看就知道了,手动狗头。

                                                                                                                                      ——序


                      学不到什么东西

      第一个故事是想要借着今年被推迟了的高考展开的,7月8日的时候,玉龙兄给清北网校刚高考完的学子们做了一段简短的演讲,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共鸣,于是我很想借着我一个朋友的经历谈一谈我对18岁成人之前的看法。他呢,从小就是一个学习还算不错的学生(注意,是还算不错,而非拔尖),小学时最辉煌的时刻是各种满分外加多次的年级前三,初中时也曾在年级前十徘徊,高中的话偶尔也能杀入年级前五十,碰上老师心情好也能把他划入重点一本的潜力股行列,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成绩还说得过去,但这并不是我想说的重点,和这些并没太有什么卵用的名次来比,个人记忆最深的就是在高中以前他特别喜欢读书,上到国学经典下到网络玄幻,各种类型的书都会翻一翻,虽然过烂的记性让现在的他甚至连书的名字都忘的一干二净了,但如果没有那段几乎每个假期他都蜷缩在新华书店一角蹭书看到腰酸背痛的时光,可能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他能和各行各业的人都聊上一聊的资本了吧。这时候有人问了,你说的不是高中之前吗,意思就是他高中之后不怎么爱读书了呗,装什么大尾巴狼还不是废了这好习惯,是啊,要是没有高中时候热爱DOTA,曾和Ehome职业战队打过训练赛的基础,也不会有今天单排轻松王者,外号带妹上分小达人的他了吧(然而我并不提倡各位多玩游戏,这确实存在一不小心就被电疗的风险)。从他身上,我看到了除读书外延伸的意义,那就是多学习和多经历,学习能力的高低和你所经历的那些事,远比一纸高考成绩能决定的东西多太多。说到高考成绩,那他可是拉了胯,当然,不仅仅是这一次考试,小升初,中考,高考,外加后面的考研,四次大考他无一不折戟沉沙,也充分暴露了他在应试层面弟中弟的身份,前三次拉胯的原因可能并不完全是能力的问题,至于原因,我也不得而知,这也是后面他上了大学,才被教会的东西。高考之前的每一次考试,是的,你没看错,是每一次考试,我记得他都会压力山大,以至于到了高三,他的压力已经超越了自己能承受的负荷,记得在高考前100天誓师大会上,有个神婆(心理导师)来给我们全校高三学生做压力值调研,全校只有他的压力测试成绩爆出天际,看他那弱不禁风的样子,鬼知道他是不是着了魔。


                    经历不了什么事情

      顺着第一个故事的主线,用一纸不怎么样的高考成绩迈入大学,就是第二个故事的开始,简而言之,土豹子进城,是他刚踏入大学时真实的写照,作为一个来自十八线小城市的平头青年,他哪儿见过大城市的喧嚣,皇家理工学院的灯红酒绿让他几乎迷失,不仅身边妖人辈出,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自卑的感觉充斥着他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不知是土豹子也想咸鱼翻身,还是本就该混混沌沌的成长,那个时候的他总会捏紧拳头想证明些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脸皮的越来越厚(划重点),到了大学生活的后半阶段,一个从来没对美术和美学感过兴趣的人,竟然也能做出几个有丶意思的设计方案,还运气好拿到过一两个奖项;一个骨子里其实是有深度社交恐惧症的人,也能在硕大的阶梯教室里给下面的师生吹牛引得满堂喝彩;一个刚入学就只会开大脚的足球废柴,也能在学校的烂操场上有那么几个潇洒的马赛回旋;一个从小在军事化管理下从没谈过恋爱的憨憨少年,也能在各大节日收到女孩子们的信封和礼物。尽管这些在某些人看来都是再普通不过的经历,但对他来说却弥足珍贵,退一步来说,他也只是按部就班的做了在大学里自己想做的事情,学习,学生会(社会实践),足球,仅此而已。可是不知在哪一天里,我突然发现那个时候的他,在各种重要的节点,脸上那少年时期常见的紧绷的神情消失不见了,才意识到,大学带给他的改变,竟然是那么的潜移默化。总结下来,这波啊,这波就是一个左正蹬,一个右边腿,一个左刺拳,他全部防出去了啊!也许那个年轻时候的他,一二三四六七八,大家都懂的昂。我很讨厌社会上流行的忠告式的语录,什么学习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很想问虚头巴脑的学习能力到底是什么,有几个人能细说上来?不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世事洞明皆学问罢了,何必为赋新词强说愁呢?所以哪怕你只是一个学习成绩吊车尾的大学渣,我也还是建议你努努力去触碰一下大学的门槛,本科也好专科也罢,再差点哪怕是一个技校,也是有去读完的必要的。我听他跟我说过,他认识的所有半路辍学的普通人,现在的日子都过得很艰难,有些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那个环境和圈层,人一辈子都是触及不到的。先把平凡而普通的路走过来,再去像他一样谈过往也许会更好一些吧。


                      并没有什么品质

      当青春的潮水退去,打工的号角吹响,毕业后的他变成了小白鼠,也被迫搬砖起早,开始了他社畜的生活,社畜生活的前几年是很迷茫的,毕竟学校里的影子基本无法在工作中得到展现,他只能一边打着杂偷着师,一边也在观察着周围的机会,终于在2018年的时候他选择了跳槽离开,期间我还问过他为什么就那么沉不住气,他却还神棍地说,好的环境可以慢慢沉淀,但差的氛围只会让人沉沦。我还听说当时他还以什么精挑细选的青训生的身份加入了新的公司,也不知真假,后来他跟我承认说其实因为前公司企业性质的原因,那时候他内心实际很虚,并不确定能否胜任新的工作,况且每一个公司对黄袍加身的青训生,都会有更高的要求。直到他飞去广州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训生一起培训的那段时间,才让他重新有了对自己的认知。起初的几天里,他也只是在队伍中默默无闻的一员,无非和大家一起完成着导师要求的任务,顺便和朋友们侃侃大山,但是在培训中期的一次现场分组中,他们突然被随机打乱坐在不同的桌子上,导师要求马上选出每桌的队长来进行分组PK,在倒数10秒后需要把自己的大拇指指给自己桌子上最信任的那个人,更迷的是,当时的他正巧在神游,反应过来的时候10秒钟的倒计时已经所剩无几,连打眼看一圈哪个队友OK的时间都不到,全桌人的大拇指瞬间都齐刷刷的伸到了他的面前。据他的描述当时他整个人都是懵的,他从没想过自己能被这群人所信任,因为除他之外几乎全场在座的所有人,都是天之骄子的身份,清一色的清北哈耶等超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且上段工作经历也不乏全国TOP10的公司,而他,咳咳,普通本科+TOP10000的出身,平庸到了极点,本就是想来混混人脉然后打道回府的他,这下只能硬着头皮被迫营业了,所幸后面的故事没令人失望,他和他的团队,当然顺便也沾了运气的光拿到了所有比赛的第一名,再往后的后来,他跟我说事后他也曾偷偷问过那时同桌就坐的朋友们,为什么他们能不假思索地就把大拇指伸给自己,得到的回答竟是感觉很靠谱,很好玩,挺有气场的,一看就值得相信等神奇的理由,WTF,这些理由,很多都是他完全不认为能在自己身上出现的词汇。我记得这小子在那段培训的时间里发过一条朋友圈,还挺应故事的主题,今天就复制过来当这个故事的结尾吧:也许时间和经历总会给一个人带来成熟,但这种成熟不代表因而就变得圆滑世故,成熟和圆滑世故是两回事,感谢那些远在广州的朋友们,让自诩幼稚的我重新发现了自己原来还有那么一点天真纯朴的特质,可幼稚和天真纯朴也是两回事。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今夜如此,夜夜皆然。


                        赚不到什么钱

      过去的一年里,受制于年初疫情的影响,短短下半年6个月,随意的数了数,认识的朋友里结婚的人就已经超过了20对,在笑称这帮家伙报复性结婚的同时,也会偶然间意识到,90后,已经不再是新生代了。一次饭局,在和朋友闲聊中得知他刚结束了一段长达7年的恋情,分手后家里立刻给他安排相亲,谈了几个月没什么问题就领证了,在场的人都觉得太快,只有他淡淡的说,我也不可能再跟另一个人谈7年了,这句话让我唏嘘了好一会儿,想起读书的时候,随随便便就能暗恋一个人好几年,总觉得爱情很甜,未来很远,就算没在一起,错过的也会不紧不慢,可20岁之后的人生,就像按了加速键,一旦擦肩而过,对方可能就跟别人步入下一个阶段了,总以为跟另一半还可以慢慢了解,慢慢磨合,可对方抛出的那句,要么买房,要么分手,让现实两个字的意义被无限放大,于是终于明白,有些共识是无论再怎么努力也是达不到的。有几个要好的朋友在一线城市打拼,从当时刚毕业,每次聚餐都还在回忆上学时谁喜欢谁,谁又翘课跑去很远的地方看风景,到近几年看着这飞涨的房价自嘲为了结婚只能买个厕所,邻桌的同事他爸送了辆5系给未来的儿媳,餐桌上的话题也会不经意间沉重了起来,说到底,我也知道,本质上的他们都没有变,他们也只是为了和心爱的人一起步入所谓的余生,去追求那世俗的幸福罢了,连那惯用的几句,她懂个屁,钱哪儿那么好挣,不行咱就换,都让我生生憋回去了好几次,于是只能半开玩笑的说到,结婚的时候记得是人是鬼都喊上,狠捞一笔,捞完拉黑就完事儿了呗。


                        找不到什么真爱

      当我意识到2020年已经入秋的时候,是从朋友圈刷屏的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开始的,一方面在吐槽连秋天都成为节日的同时,另一方面又想,每到一个节日,在朋友圈刷屏最多的除了礼物,还是各自的转账截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情侣间的幸福指数似乎总和那几个约定俗成的数字挂钩,除此之外,小到今年流行的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大到被全网络声讨的砸锅卖铁才能凑齐的彩礼,都成为了别人眼中衡量一段感情是否合格的标准。即便大家的收入水平参差不齐,彼此间的相处方式也不一样,但渐渐呢,还是会陷入一场隐形的无限竞争之中,有人在尝过别人女朋友的厨艺以后,开始嫌弃自己不会做饭的另一半,也有人坚持要买和闺蜜同款的宝马mini,在订婚的前夕和男朋友大吵一架:那就是个30万的玩具,咱买SUV不好吗?可是我闺蜜她们都开那个!不买就分手吧!想起那个女孩子和他在恋爱前明明都已经拉钩约定好,一定不会去和任何人比较对方的男女朋友,却还是在明知他赚钱不多的情况下想要更多别人才能给的昂贵的东西,在他升职加薪忙着研究何日攻克deadline的时候埋怨为什么不能像某某某一样早点回来陪她。也许很荒唐,但事实就是这样,没有人会把另一半的缺点写在朋友圈里,也没有人能在刷朋友圈的时候忍住对标的冲动,于是放眼望去,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完美的,但是想达到这种完美,需要付出多少额外的精力无从得知,只能一边羡慕着别人,一边逼迫着身边最亲近的人,但逼迫之后恋爱的幸福感真的会因此增加吗?不见得,因为短暂的虚荣感总会被长久的焦虑所代替,久而久之就连身边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也被渐渐抽象成几个简单的形容词。另一半财务自由当然是很好,但愿意陪你说走就走,听起来也不错,但如果做不到或者不能两全的话,又怎样呢?别忘了人和人走到一起的理由有很多,也许他不会做饭,但和你在一起吃的每一顿饭,哪怕是一顿外卖,都是他完全不看价格用心去挑选的;也许他赚的不多,但在你最难过的时候,他总是那个最早来到你身边的人;也许他加班到很晚,忽略了对你的陪伴,但他手里设计的图纸却是你们未来的家。不要让对方的经力和耐心消耗在无休止的比较之中,毕竟恋爱里最惬意的部分不是苛求那些还没到来的日出,而是善待那些共同度过的日落。


                    不知是什么老斑鸠

      前几天外甥吐槽我说老舅你可长点心吧,再不匹配匹配队友,王者峡谷里你可真就得一挑五了,问我是不是像谢尔顿一样自己足够有趣不需要另一个人,我还是用自己惯有的方式回他说,瘦人永不为奴,他秒回了我三个裂开的表情就没再理过我。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我没法正经地跟他说:哪怕时间的指针被上了五倍速的弦,你老舅我,选择和一个人在一起,永远也会是因为,我,想清楚了,而不是,没时间了。


                下次一定阵型完美的结尾

      OK,这次的文章差不多就写到这里了,这里是社会凡本期故事最后的文字,前文中所有出现的他,除了是他,也可能是你我,如有雷同,建议直接律师函警告。其实每一年我都改变了许多,但不变的依旧是有摘抄,有改写,有伪造却始终坚持自己行文风格的《听社会凡讲故事》系列。如果凑巧这篇文字也能引起你的共鸣,那不妨去我的票圈封面看一眼再回来吧,一个风趣幽默且深情款款的流氓,他的山川湖海,昼夜厨房等待着和你的下次再见~

(所以,emmmm,你们想看的爱情,这次我有没有写呢?)

                                                                                                                                ——全文完

                                                                                                                                阿拉社会凡

                                                                                                                          2020.12.29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社会凡讲故事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