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X

假如把一个人粉碎成原子再组合,这个人还是原来的人吗?

假设用机器与程序来实现这个「粉碎-组合」

机器能够100%精确收集一个人的信息吗?

哪些信息属于这个人的信息?

黏在衣服上的饭粒要不要当作信息噪声过滤掉?

寄生在此人毛发上的虱子属不属于他的信息?

程序有权对机器收集的信息进行过滤与修改吗?

是否会有物理层面的技术困难,如熵、量子效应等,使得不可能完全扫描与重组?

当100%精确的粉碎与重组被证明不可能,多大误差会被允许?

误差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无处不在,层次繁多。

上海粉碎,北京组合,生理层面误差在可允许的范围内,问是否为原来的人?

还得看,所谓原来的人,其误差指标是否包含空间坐标,上海与北京的空间跨度是否作为误差统计?其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当「原来的人」被量化为一系列具体指标后,是否为原来的人,就客观可测。

当然可以设置强指标,使得下一瞬间的我已然不是原来的我。

也可以设置重要指标,使得90岁的我跟6岁的我,是同一个我。因为重要指标是生理与记忆的连续性,而非年龄与时空。

当「原来的X」不是客观确定,而是主观而动态的,甚至因人而异,问题是否会无趣化?

若你觉得是,来看看它客观确定时的What if

当「原来的X」是客观确定的

它失去了根据场合、语境与说话者的不同而确定不同意义的价值,那些原本能用它来表达的意思

被迫换成别的表达,比如「本来的X」、「原始的X」

因为它的意义的唯一性,「是否为原来的X」根本不会被问出,大家都知道是或者不是

然而,世界上,却又出现「是否为本来的X」或「是否为原初的X」之类的问题

它们对应之前「原来的X」所能表达,而如今不能表达出来的意思

人类继续通过「将字词组合意义唯一化」的策略,不断穷举

最终将「原来的X」所涉及的一切可能指标,根据其排列组合,展开成N个「n的X」

每一个都客观精确的对应唯一的场景,因而也一一对应「是或者不是」的回答

终于,人类用N个不尽一致的「是或者不是」,回答了这个问题。

而懒惰如我,写了一个动态函数,根据输入的具体情况,确认「原来的X」的具体意思,输出具体回答

主观、动态、因人而异,不意味着失去客观量化的可能性,而是保留与待定。

一些编程语言之所以能处理无限长的数组,是因为有着「惰性计算」的特性,需要是才计算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的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