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
Charles Babbage
When Babbage was working at Cambridge, a new idea occurred to him.
He wanted to construct a calculating machine to work out the solutions to maths problems not only with correctness but also with a speed beyond the power of any human mind.
His machine could solve problems involving long rows of figures in one continuous operation.
In 1822 Babbage exhibited his invention and won a prize from the government.
After that, he immediately started to work on a larger machine designed to solve more difficult problems.
Although he received some money left by his father, the money was not enough to support his design.
He wrote to the government about his plan and was given £2500 to start with, a sum worth much more in those days than it is now.
Babbage continued his work in London for four years. Then his health broke down, and he had to take a long holiday abroad.
When he returned to London in 1828, he was at the end of his resources.
Many bills remained unpaid. His chief assistant and co-workers quarreled with him and left with many expensive tools.
For one year no work was done. During this period, Babbage, whose mind was always active, suddenly thought of a completely new idea for the machine.
He rushed to meet the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explain his new idea.
But this time, they were unwilling to help him.
For eight years, they refused to say whether they wanted the machine or not, and their final answer was "No."
From 1828 to 1839, Babbage held the position of professor at Cambridge very successfully.
But his greatest work was the unfinished calculating machine which stood covered in dust in his house.
It was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 computer.
当巴贝奇在剑桥工作时,他想到了一个新主意。
他想建造一台计算机,不仅能正确地解出数学问题,而且能以超出任何人类思维能力的速度解出数学问题。
他的机器能在一次连续操作中解决涉及长排图形的问题。
1822年,巴贝奇展示了他的发明,并获得了政府颁发的奖项。
之后,他立即开始在一台更大的机器上工作,以解决更困难的问题。
虽然他收到了父亲留下的一些钱,但这些钱不足以支持他的设计。
他就他的计划写信给政府,得到了批准£一开始是2500英镑,那时候比现在值钱得多。
巴贝奇在伦敦继续工作了四年。后来他的身体垮了,只好到国外去度长假。
1828年他回到伦敦时,已穷困潦倒。
许多账单仍未支付。他的首席助理和同事和他吵了起来,带着许多昂贵的工具离开了。
有一年没有完成任何工作。在这期间,头脑一直活跃的巴贝奇突然想到了一个全新的想法。
他急忙去见政府官员解释他的新想法。
但这一次,他们不愿意帮助他。
八年来,他们拒绝说他们是否想要这台机器,他们最后的回答是“不”
从1828年到1839年,巴贝奇在剑桥大学担任教授一职非常成功。
但他最伟大的工作是未完成的计算机器,站在他的房子灰尘覆盖。
它是现代计算机的开端。
美文阅读笔记
㈠在谈业务的时候,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一场业务谈下来,明明感觉不错,以为是稳操胜券,可为什么事实正好相反?对方明明对我很和善、有礼貌,我提出的每项建议,他们都答应得干脆利落,可为何真到了签约时就全盘推倒呢?”
说白了,这并不是因为对方出尔反尔,或者故意耍你,而是因为你没有读懂对方的“拒绝”。
拒绝一个人有很多种方式,不是只有冷冰冰地说“不”才代表他不赞同你。当端坐在你对面的人,不假思索地频频说“是”时,这也可能是一种拒绝。
这就是人的心理。让一个受过高等教育且深谙社交礼仪的人张口连连说“不”,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他们所受的教育也不允许他们这么做。于是他们常常用表面的谦虚与和善来掩藏内心的不赞同,这也是本能的一种防卫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想一下,如果你讨厌一个人,那你可能会对他格外客气,特别客气,极端客气,客气到令他深感不自在。于是他就能明白:哦,原来你不喜欢我。
所以当你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千万不要被对方友善的态度蒙住了眼。一个人对你很客气,有可能说明你的话根本没有进入他的脑子。
这场约会结束后,你不必对他抱有太大的希望。
或许你还会问:“那么如何才能看出对方接受了我呢?”
如果听着你的话,他若有所思,无所应答,似在踌躇,那么,他至少动了脑子。
如果面对你的笑,他开始解除戒备跟你开玩笑,那么,他在心里已经接受了你。
如果谈话结束,他竟然大大方方地跟你聊些私事,那么,这次合作十有八九要成了。
这就是人心的规律。
㈡一棵树对养分的汲取,足以让我惊叹。
攀一座石山,得见数株杏树、栗树、栎树在悬崖峭壁上茁壮葱茏。遥想,一粒种子凭风借鸟落入崖缝间、石凹里,要多久才能积存起足以滋养其萌芽、扎根、生长的土壤,又要多久才能绵延出足以支撑其挺立、荣发的强大根系。
无法想象,它们经历过什么,才生就当下这般惊世的模样。或许,它们或粗或细的根早已钻透岩层,探达了未知的秘境,艰难却又畅快地吸吮着大地精华,傲立于天地之间。
它们从大自然汲取养分,也与花草木石、虫鱼鸟兽构成大自然的养分。我凝望它们,它们或许不在意我的凝望,我却从它们身上、从大自然里汲取到向上、坚强、静谧、通达的养分,丰富我的人生。
忽然发现,人与树一样,需要阳光、空气、水分、营养,方可延续生命的长度。人却又不同于树,除此之外,更需理想信念、道德素养、学识情趣等修身养性,拓展生命的宽度、厚度与温度。因此,我们永远不能停下“根系”的滋长,去探寻汲取各种养分,以活得更立体、更舒畅、更唯一。
造访一城,我总爱发现并走进那些城市书吧。书吧文艺典雅、温馨闲适,兼顾读书、休闲之趣。琳琅满目、色彩斑斓的图书摆得满满当当,自成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静坐、展读,书籍永不枯竭的养分永远攫取不尽,使数代人受益。我与此书此刻相遇,却又不知其曾被谁何时翻阅,想来心中顿生美妙之感。城市书吧给予我的独特养分,值得时时回味。
或许是受了父亲钟爱戏曲的影响,我也钟爱。虽仅懂个皮毛,却也乐享其韵。那汲取了周边地域几百年人世悲欢、民间教化养分而生的地方戏曲,极具观众缘儿。剧目从黄发垂髫看到雪染双鬓,依旧爱如初见,一遍遍沉醉其间。锣鼓点儿一响,便会牵着台下芸芸众生在大喜大悲间纵横游走。散场,依旧身在凡尘,可心性安静了许多,这便是戏曲给予我的养分。
我是个吃货,吃遍了天南海北,却永远需要故乡的美食慰藉乡愁。无论暂居何地,我都要在小巷小店找寻烧饼、油糕、饸饹、煎饼、豆浆、油条等家乡味道,即便不甚地道,也总能让我在一丝一缕的香味中、一口一口的咀嚼中沉静下来,吃到泪往心里流。此刻,美食无关饥饱,只关心事。吃罢,似浑身每个细胞灌满了故乡的养分。
我敬重的一位老作家,每年都会数次告别久居的城市,回到儿时的故乡小住。用他的话说:“在村里转转,与乡亲们聊聊,会触发特别多的灵感,创作也会文思泉涌。”过段时日,老作家总能用数篇乡土味儿极浓的优质作品,展示他回乡采风的成果。我也常在素材枯竭时,到大自然中体验与思考,果然能寻到意想不到的养分,让笔端的文字充满活力与色彩。
那日,我走在盛夏的山野,邂逅一位老农,他正精心侍弄一片菜园。辣椒、大葱、土豆、黄瓜、西红柿……恣意享受着老农辛勤耕耘供给的充足养分,又用营养丰富的蔬菜供给老农及其亲朋。
我真想活成一棵树,延展根系向下、再向下,汲取养分。然后供养自己向上、再向上,触摸阳光。
㈢1
毕业两年的表弟辞掉了银行的工作,在家庭聚会上被长辈轮番数落,灰头土脸的他找我求救:“我跟他们说不通,但你肯定能理解我,我今年24 岁了,总不能一辈子都这么朝九晚五拿着死工资,那能有什么出息啊!”
他说得情真意切又信心满满,我一个恍惚,居然觉得他有几分像励志文里的男主角,而这恍惚很快被姨父的冷笑打断:“你看不起人家拿死工资的,可人家至少还能养活自己。你一分钱没有,欠下一屁股债,你倒是有出息了。”
我之前零星听到的细节,终于拼凑成了全貌。
表弟辞职之后,跟朋友开了一家咖啡馆,由于经营不善,生意惨淡。
姨妈打扫卫生时,发现了一张通知单,才知道儿子早已辞了职,并欠下十万元贷款。
没有商业计划书,没有市场调研,没有启动资金,脑门一热,说干就干。
我听得目瞪口呆,仿佛对于他,创业从不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大工程,而是随意便可为之的儿戏。
“你就这样,还准备白手起家变成巴菲特?”我也没能脱俗地像长辈们一样反问。
表弟用那种“怎么连你也这样”的失望眼神看着我,嘴上却不服输:“你们都不懂,创业看的是时机。等我过了这个坎,以后肯定会好的。”
2
一次出差,我在酒店吃早餐时跟一对母女同桌。女孩初中模样,拿着一本历史课本目不转睛地反复背诵,她的记忆力显然并不好,一个知识点念了五六遍,一合上书,却立刻印象全无。
她母亲几次催促她吃饭,她却置若罔闻,等到母亲又一次小声提醒“再不喝牛奶就凉了”时,她忽然发了火,指着正来回奔走的服务员,大声说:“我不想吃饭,我就想学习,你别打扰我,我不想以后跟她一样,做这种又累又没前途的工作。”
周围的人纷纷侧目,可我坐在离她半米远的距离却看得真切,她的眼神与其说是不屑与轻视,倒不如说是忧虑和恐惧。
她大概无法忍受自己是个普通人吧。年薪七位数又走路带风,大概才是她觉得值得去活的人生。
有个读者给我私信说,自己兢兢业业工作,三年才升了一级,每次一刷到满朋友圈的总监和CEO,就觉得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loser(失败者)。
我安慰她,行业不一样,公司不一样,名片上的标签不代表能力的高下,与你成功还是失败更是不能直接挂钩。
“不是这样的。”她摆出许多成功者的例子给我,“某某某20岁生日给她妈妈打了二百万哦;某某某只做了两年新媒体,一条广告费都上百万了哦;跟他们一比,我不是很失败吗?”她锲而不舍地追问。
我说:“不算是失败吧,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啊。”
我拿着手机呆坐了近十分钟,想不通为何有人宁愿将自己当成一个loser,也不愿意接受普普通通的生活。
3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并不缺少奇迹和逆袭。那种光鲜亮丽向每个人魅惑地招手,让人向往速成,向往月薪五万、香车宝马的精英生活,对一切普通与平凡嗤之以鼻,仿佛那便等同于混吃等死的生活。
可遗憾的事实却是,大多数人渴望成功的光鲜,却无法承担辉煌背后的辛苦。
于是一边向往,一边驻足,一边颓废,一边不甘,将自己折腾得像个不安分的跳梁小丑,还美其名曰:“我不要平庸。”
年初的时候,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回顾自己过去一年的生活。
“过去一年,每周都能坚持看一本书。”
“养了一只小狗,相处得还不错。”
“加薪1000块,被老板在会上提名表扬了。”
“跟父母成功地长谈了一次,中途没有哭也没有发火。”
没有年入千万,没有豪宅香车,没有认识哪个大V,也没有跟哪个很厉害的人攀上关系,那平凡无奇的、带着烟火气息的小确幸,才是普通人的日夜与生活。
最失败的,不是生而普通,而是既做不到卓越,又过不好平凡的生活。
㈣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迈入中高龄老人的行列,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曾经独享阖家宠爱的独生子女,到了要供养父母的时候。在豆瓣的一个小组里,5万个独生子女分享着那些焦虑、无助、痛苦,甚至愤恨。
一
日暮时分,一辆白色轿车停在合肥某小区楼下。熄了火,武安没有下来,一个人躲在里面。工作一天之后,这是她格外珍惜的15分钟,只属于她一个人。车窗外,天色渐暗,不知何时,灯都亮起来了。望向属于家的那扇窗户,她没有勇气上去。
这个点,家里的电视机,大概率会播放安徽当地的掼蛋(一种扑克游戏)节目。父亲靠在床上,津津有味地评价战况,旁边的母亲一脸愁容。餐桌上的饭菜,应该没怎么动过。父亲癌症晚期,受病痛折磨,胃口差,几乎吃不下东西。
武安,26岁,家里的独生女。此时,很多事情都等着她拿主意:父亲的病情进展,治疗方案,甚至是墓地选在哪里。
她还记得父亲第一次做手术的时候,医生在手术室门口大喊“家属在吗”,手上捧着一个大铁盘,刚切下来的胆组织在上面摊开,血肉模糊。母亲捂着嘴,跑出等候区,蹲在走廊的台阶上哭泣。
没有别人可以指望了。父亲正躺在手术台上,武安一个人站在医生面前,听取手术方案,决定是否使用镇痛泵,签下自己的名字。
那时她刚刚大学毕业,顺利考入合肥的公务员系统。父母给她买了车,又筹划着在她单位附近买房。
原来的设想是,未来3年结婚生子,父母退休,来合肥养老,并帮忙带小孩。第一次发现父亲在吃延缓衰老的保健品时,她的眼眶一下子湿了,她哭着说:“没想到你会老。”
正是在那段时间,父亲开始消瘦,没过多久,就确诊了。武安把父母从县城接到合肥,在陌生的城市里,工作,租房子,跑医院,托关系,找熟人,问病情……生活突然变得一团糟。
往后的日子,孤军奋战的时刻越来越多。父亲生病3年,她白天跑医院,晚上回办公室加班。深夜,父亲血糖突降,她要赶紧送医院;住院临时做检查,她要请假,挂号跑单子;有时候父亲做了一场噩梦,母亲也会哭着打来电话,要她回去。
她太恐惧电话铃响起的那个时刻了,就像一颗不定时的炸弹。每一次家里来电,接通前,武安都要深吸一口气,准备迎接最坏的消息。有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父亲执意要自己坐轮椅去医院。武安正在单位开会,担心父亲路上着凉,当着十几个同事的面,她的眼泪“唰”地一下就流了下来。同事都被吓坏了,问她怎么了,她也不讲,拿起车钥匙,直奔医院。其实那段时间父亲总是闹小情绪,哄哄就好了。但这一次,她撑不住了。
家里的事情不好跟同事讲,武安总这样觉得。闺密和男朋友虽然帮了很多忙,但那种切身的痛苦,“没有任何人能帮到你”。她只能将这些情绪发泄在豆瓣小组里。至少5万个独生子女在这里分享彼此的焦虑。小组里经常有人发帖:“给爸妈买哪种保险好?”“有什么可以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吗?”“是提前还贷,还是给父母买房养老?”“真的被气死!让父母买保险,不买;劝他们去做个全身体检,也不去!”
小组成员大多出生在城镇中产家庭,父母有不低的退休金,即便如此,养老问题仍然令他们担忧:想出国留学,心里又放不下年纪渐大的父母;工作地点和父母相隔遥远,不知未来该如何取舍;如果父母同时生病,自己分不出时间和精力照顾怎么办?
武安父亲得的是胰腺癌,治疗费用高,好在家里条件还算不错,卖了老家县城的一套房子,并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对她来说,最困难的不是体力的消耗、金钱的负担,而是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情况会变得更糟。
二
以前拥有全部的宠爱,现在意味着百分之百的责任。
在父亲被癌症折磨的3年里,武安结了婚,父亲做了两次手术,又黑又瘦,双手布满皱纹,指甲变成黑黄色。
两次手术间,父亲稍有好转,立刻在合肥买了房子,距离武安工作的地方开车不到10分钟。他不想让女儿再住在出租屋里。直到最后一刻,他还惦记着女儿:武安当时已经怀孕4个月,孕吐得厉害。他担心女儿伤心,不让她来见自己最后一面,也不许她参加葬礼。是丈夫代替武安摔盆,火化,接待宾客。因为这件事,武安对婆家一直很感激——按照当地风俗,亲生父母健在,很多人都忌讳做这些事。
父亲下葬那天,婆婆在家里陪她。武安一直哭,她觉得自己哭得都要化掉了。
三
父亲去世,留下了母亲。武安不放心,接她来同住。这几年,母亲明显老了,又有点神经质,总是在半夜摇醒怀孕的武安,哭诉、数落家里的亲戚。
母亲以前总遗憾自己生了个女孩,现在变得很依赖武安。有时家里的水管、灯泡坏了,一个电话打过来,就要武安立马回家修理。为了分散注意力,母亲去超市打工,坚持上两个班次,从早上5点到晚上11点,必须让怀孕5个月的武安早晚接送。
一片混乱中,孩子出生了。武安本打算请保姆,母亲心疼她花钱,也担心被别人议论自己不帮忙,坚决自己带孩子,最后吃不消,又把火往武安身上撒。武安想把孩子送进托儿所,母亲到处说她不懂事、不成熟。和婆婆出门逛街,母亲知道了,也会抱怨:“女儿是婆家人,自己孤零零的。”
对母亲这种矛盾的心理,有人在武安的帖子下面评论:“在你的家庭里,她毫无边界感。”武安想,或许母亲也不愿意这样。
武安很想念父亲。“如果爸爸还在,或许能陪伴她适应老年生活。”以前母亲生气,父亲会讲笑话哄她开心。后来父亲生病,全家奔波治病,没有精力再关注别的事情。但现在不一样了,母亲的生活里只有她这个女儿了。
作为独生子女,武安从小就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她不去远的地方工作,不远嫁,不轻易做冒险的事情:登山时,她会绕开危险的地方;去海边玩,别人潜水,她在岸边等着。她从没有期待兄弟姐妹的存在——妈妈重男轻女,家里如果还有一个儿子的话,妈妈绝对会偏心。“如果没有这项政策,我不可能受到好的教育,有这么好的物质条件,更不能一毕业就买车买房。”现在,她开始忍不住假想,如果有一个亲姐妹就好了,会分散妈妈的关注点。
受不了母亲的坏脾气,武安只能拿丈夫撒气,她在自己身上看到了母亲的影子。她试图与母亲确立边界,培养她的独立性。
当母亲再对她的生活指手画脚,说“你要给你老公做饭”“家里为什么这么乱,不收拾”时,武安会提高声量反驳:“这是我的家,我才是女主人。”后来母亲搬了出去,换窗帘时,想让武安全权负责。武安找人量尺寸,但坚持让母亲自己挑选款式。
在豆瓣小组里,很多成员都试图降低父母对自己的依赖。有人鼓励父母上老年大学;有人想帮内退的母亲二次就业;还有人考虑到父母的身体健康,给他们办健身卡,鼓励体重超标的父母减肥。
和上一辈人相比,独生子女一代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曾有学者称其为“中国城市新个体主义的双重内核”。一方面,独生子女成长于社会转型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市场化改革将原先由国家托底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甩向市场,这让个体转而回归家庭和私人关系,以寻求安全感与确定性,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明显加强了。
四
如今,武安30岁,父亲已经离开4年,母亲住在隔壁的小区,每天打麻将,接送小孩。
中午和晚上,武安和她一起吃饭,晚上8点之后,回到自己的小家庭。这是她找到的和母亲相处的“动态平衡”。
逢年过节,武安到母亲那里小住几天,母女俩还会发生争执。她一直不敢要二胎,因为依母亲的性格,母亲肯定又要来照顾她——她太害怕母亲再次入侵自己的生活了。
在豆瓣小组里,有组员表示,对于未来的养老生活,父母表现出强烈的危机感。一个小组成员,从中学开始,便不断被母亲提醒“以后养老就靠你了”;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会半开玩笑似的说,“以后直接把我送养老院,妈妈就不会成为你的累赘”。
根据民政部2018年的数据显示,全国有养老机构2.9万余家,养老床位730万张,仅占全国老年人口数量的3.1%。超过九成的老年人只能选择居家养老。
一部分人被复杂的家庭关系缠绕,还有一部分被忽略的人群,在经济问题里徘徊。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2000年,中国农村独生子女数量在3300万到4300万之间。在这个豆瓣小组接近1300条的帖子里,提及农村独生子女的帖子仅10条。询问最多的是,父母没有退休金,农保是唯一保障,未来养老要怎么办?
根据民政部的预测,未来5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
在爱与责任之间来回,在羁绊中挣扎。武安对母亲“有爱,也会有私心”。母亲年纪渐大,武安说:“要陪她住得近一点,才能放心。”作为独生女,想到终有一天要接母亲过来同住,“我打心眼里不愿意”,但“不可能对她不管不顾”。
㈣再精致的小吃,摆在你面前,要是不会吃,那可是糟蹋好东西。你别乐,不会吃的主儿多了去了。
“小肠陈”的老掌柜陈玉田,跟我说了这么一档子事。一位顾客在小肠陈找香菜,老爷子说:“这儿没香菜。”顾客不满意了:“你们怎么连香菜都没有,你们的卤煮也太不正宗。”老爷子哭笑不得:“我们小肠陈,啥时候搁过香菜呀?”
可是,一拨儿又一拨儿的客人要,怎么解释都不成,老爷子没招儿,干脆备了一点香菜,放在后屋,你要吃,自个动手吧,我们可不往灶台摆。
为什么小肠陈坚持不放香菜呢?老爷子说,一是怕香菜抢了肥肠的味儿;二呢,卤煮要吃滚烫的,一大把凉香菜,往汤里一撒,汤就温吞了,影响口感。
炒肝、面茶怎么吃?
其实,老北京已经点得挺明白了,喝炒肝,喝面茶,也就是说,不能用筷子和勺,得一手托碗,用嘴转着圈儿喝。
炒肝和面茶都属热性东西,用筷子、勺一搅和,凉得快了,自然影响口味,用嘴由上而下吸食,吃到最后,仍是滚烫的。
但是,有的小吃非得凉吃,比如白水羊头,讲究吃带冰凌子的,要的就是这利口劲儿。
羊头马的传人马国义对我说,过去没冰箱,白水羊头只能秋后上市,如今,四季都能做。你热天买回去,得过冰箱,要不软塌塌的,口味差多了。
茶汤只能用铜片勺切着吃,不能搅和。
灌肠用牙签扎着吃。
涮羊肉先涮肥的,汤肥了以后,再涮瘦的,这才越涮越香。蘸作料也有讲究,肉片沥净水分再下作料碗,顺碗边儿探底儿托着香菜末儿上来,热肉片、凉作料,咀嚼之中,二者得以最佳的结合,最美的时刻,却是下咽的瞬间。
吃爆肚儿也有讲究,单从作料来说,爆肚儿作料不能下韭菜花儿,因为韭菜花儿能遮过一切味道。
爆肚王(王金良)对我说,包括涮肉作料在内,他都不赞成放韭菜花。
我说,那用什么压膻呢?
老爷子说,肉要是膻,韭菜花也压不住,肉要是不膻,放韭菜花干什么?吃爆肚儿,一般来说,先吃一盘不好嚼的磨磨牙,再叫盘脆嫩的,而且,只能吃一盘爆一盘,断不可叫一桌子慢慢吃;爆肚儿吃得差不多了,再叫个刚出炉的热烧饼,让伙计给作料碗里兑上爆肚儿汤,喝汤吃烧饼,齐活。
说到吃烧饼,你也许会说,烧饼我可会吃。
你没准儿真不会呢,已故的俊王德顺斋王鸿增老爷子,当年真给顾客立下吃烧饼的规矩:不许捏着吃,只能托着吃。
为什么?老爷子烙的烧饼太酥,要是捏着吃,酥皮儿得掉一地,好东西全糟践了。
老爷子又倔又厉害,食客不听老爷子的,还真不行。老爷子讲话:“在我店里吃,就得按我的规矩来。”
如今,街上的烧饼跟老爷子的手艺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你捏着吃吧,没人拦着你,那烧饼掉地下,都磕不下芝麻来。
㈣他解放了女人的腰肢,让“线条”为身体服务;他成全了奥黛丽·赫本,将“优雅”诠释出崭新的定义。因此,纪梵希才算得上真正的“缝匠魅影”——上帝让他降临,就是为了引领女人对于“时尚”的认知。
一日,奥黛丽·赫本用颤抖的手指拨通了于贝尔·德·纪梵希的电话,跟他讲:“亲爱的,对不起,今天我买了其他牌子的衣服。”电话那头,纪梵希只是微微一笑,表示“没关系”。
这位气质温润、眼光敏锐的法兰西时尚设计师,后来倾其一生去证明唯有他,能包揽绝代名伶赫本的行头。直到2018年3月10日,他撒手人寰,人们依旧铭记他为时尚圈和电影名利场制造的视觉“特效”。
女人堆里的奇葩
如果说奢侈品牌创始人之一的可可·香奈尔是灰姑娘群里的一股清流,依靠一双巧手经历了从贫穷到富有的艰辛过程,那么纪梵希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代表,仿佛是上天注定要他为装扮女人而生。
纪梵希是标准的“富二代”,他拥有近两米的身高和一双漂亮的蓝眼睛,出生在浪漫国度法兰西,体内流淌着巴丁家族的血液。巴丁家族历代都在制造绵织画和挂毯,这让他整个童年都浸淫在“艺术审美”的染料里。1930年,父亲被流感夺去生命,年仅3岁的纪梵希从此生活在一群女人之中,这其中包括母亲贝亚特·丽丝和外婆玛格丽特·巴丁。女人的魔力是无穷的,成日里被鲜衣红唇包围的纪梵希很快便领悟了“红颜”的秘密,她们最爱穿裙子、用香水,出门的时候包里起码备四支口红。家里的时尚杂志越来越多,他看着这些华美的图片,在心里勾勒出一个个关于“巴黎情调”的迷梦。
10岁时,纪梵希随家人去巴黎万国博览会参观服装馆,那一刻他彻底给自己的未来确定了方向——做服装设计师,向家里的女人们证明他有能耐翻新全世界女人的衣橱。
纪梵希的追梦过程堪称辉煌。18岁之前,他在巴黎艺术学校就读,受到法国高级定制大师杰奎斯·菲斯的青睐,跟他一道为杰奎斯效力的,还有后来同样声名显赫的瓦伦蒂诺。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末,是法国时尚圈的流金岁月,一批时尚革命家崛起,让女人不再被鲸骨衬裙所束缚。19岁的纪梵希和另外两位野心勃勃的设计师一道投入卢西恩·勒隆门下,为卢西恩设计品牌服装。这两个人,一个是皮尔·巴尔曼,另一个是克里斯汀·迪奥。这个“铁三角”组合在解散之后,三人都自立门户,几乎占领了时尚圈大半江山。
1952年,年仅25岁的纪梵希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他打破了巴黎女性对传统套装的痴迷,端庄优雅不一定要从头到脚格调一致才能体现,完全可以让她们漂亮的小腿裸露出来,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女人特有的柔美。对于这一理念,圣罗兰与范思哲也有着相同的认知,这些引领时尚潮流的精英,不约而同地崇尚简约的款式,衣服挂在衣架上,乍一看不太起眼,穿起来却惊艳全场。
正因为这含蓄低调的精致,纪梵希年少成名,他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让好莱坞女星们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当24岁的奥黛丽·赫本走进纪梵希的工作室时,他正忙得焦头烂额。听闻“赫本”二字,以为是自己崇拜的女神凯瑟琳·赫本,他欣然迎接,结果等来的是个头小巧、身材瘦削的奥黛丽。那时候《罗马假日》已经拍完,却还未公映,奥黛丽是为新电影《龙凤配》来挑选自己的戏服。
纪梵希有些失望,决定推掉这个活儿,心高气傲的他对赫本直言:“我没时间给你设计衣服,我太忙了。”
赫本没有生气,反而求他说,哪怕让她试试上一季的款式也行。倒不是说赫本对刚刚崭露头角的纪梵希有多强的执念,事实上此前她一直是巴黎世家高定礼服的忠实拥趸,因为设计师没时间,她只能找纪梵希来“救场”。
在简陋的“过气”服饰间里,赫本换上了一件黑色鸡尾酒裙,肩带上有两只小蝴蝶。这件横平直领的裙装巧妙地掩饰了她过于嶙峋的锁骨,也迷住了纪梵希。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一直追求的表现力女神横空出世,他的巧思与赫本的清新优雅实属绝配。
从这个夏天开始,纪梵希与奥黛丽·赫本成了时尚圈一个最炫目的组合。纪梵希曾由衷地感慨:“赫本哪怕套个麻袋上街,也依然是优雅的代言人。”
正是赫本,成为纪梵希品牌LOGO上那四个“G”的最佳范本,它们分别是:古典(Genteel)、优雅(Grace)、愉悦(Gaiety),以及纪梵希(Givenchy)。
掌握女性钥匙就是掌握全世界
参演《龙凤配》的过程对奥黛丽·赫本来讲并不愉快,男主角亨弗莱·鲍嘉对她的演技大加诟病。可让赫本欣慰的是,电影相当卖座,同时该片也赢得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大奖。因为纪梵希不是电影圈的人,所以片子没有他的署名,这让赫本心怀愧疚,她向纪梵希道歉,发誓以后所有她参演的电影,都会穿上他设计的服装。
其实署不署名对纪梵希来讲并不重要,说赫本与纪梵希是“相互成全”的关系也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即便没有赫本,也会有其他人,这其中甚至包括肯尼迪总统的妻子杰奎琳,她曾专门订购了一套纪梵希礼服去参加丈夫的葬礼。因为自己是“美国第一夫人”,在很多时候,杰奎琳对正宗法国出品的纪梵希的服装只能止于“暗恋”,直到有机会访问法国时,她才名正言顺地穿上象牙色绣花丝绸礼服,展示纪梵希的惊才绝艳。
纪梵希的时尚革命是如此嚣张,在功成名就的路上,他曾经毅然剪掉裙子下摆,鼓励女人露出曲线。倒三角的宽松“麻袋装”颠覆了关于“线条”的概念,把女人的腰解放出来,将俏皮与优雅合而为一。他放言:“裙子必须配合女人的线条,而不是女人去配合裙子。”
与此同时,作为挚友的赫本也不遗余力地通过大银幕传递他的时尚理念。从《龙凤配》《甜姐儿》到《滑稽面孔》,纪梵希为其设计了大部分的戏服。其中最经典的,当属《蒂凡尼的早餐》里那身惊艳的小黑裙,当赫本戴着头钻,手执烟枪,身着黑色长裙出现在海报上的时候,令全世界的女人都羡慕不已。
从那以后,纪梵希与赫本的名字就被联系在一起,二人的友情被世人酝酿出了一点传奇的味道,有人甚至确信他们之间有爱情,他却先后两次为赫本打造了嫁衣。
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交往中,赫本的感情一再受挫,唯独与纪梵希相守如初。即便到了20世纪80年代,纪梵希因财务问题不得不卖掉他的品牌,也依旧牢牢占着“首席设计师”的位置,唯有如此,他才能继续给他深爱着的那些女人带来一波又一波的惊喜。
赫本曾说:“有一些人我深深爱过,而纪梵希是我所认识的人里头最正直的一个。”这位正直的设计师,一生都没有被婚姻所束缚,倒是用衣料去“保护”追求时髦和品位的女性,同样,也一直保护着赫本。
岁月改变了赫本的容颜,却没让纪梵希对她的呵护缺少毫厘。他依旧坚持为她设计最美的衣服,陪她在巴黎街头漫步。她罹患绝症时,他用私人飞机将她送回瑞士,在机舱内摆满鲜花,让她找回当年做小公主的感觉。
他为她调制香水“禁忌”,让她独占了整整三个年头,就因为她说:“既然是送给我的香水,那就只能让我一个人用。”三年后,赫本分文不收,为“禁忌”代言,让纪梵希再次收获无数赞誉。
这段旷世情缘直到1993年赫本去世才告一段落。纪梵希在赫本的葬礼上为其抬棺,亲自送天使在人世间的最后一程。
两年后,纪梵希宣布退休,他的缪斯已经远去,灵感的大门也随之封闭。
就在纪梵希去世之前,奥斯卡颁奖礼上有一部提名电影受到了高度关注——《缝匠魅影》。片中丹尼尔·戴·刘易斯扮演的皇家服装设计师,高挑优雅,为他的“缪斯女神”甘愿服下毒蘑菇。可电影未能让所有观众信服,他们认为像这样站在云端的缝匠,怎会迷恋那种村姑式的女人?在现实里,这两个人应该是纪梵希之于赫本,才算天衣无缝。
时至今日,纪梵希的品牌依旧是时尚圈的翘楚。形形色色的女人都穿上小黑裙,以便在正式场合彰显自己的华贵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