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身边单身的女性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你身边单身的女性越来越多了?_第1张图片

01

最近,一位做房屋中介的朋友告诉我,随着成都普通住宅限购政策的升级,他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商业住宅也就是公寓。连续一年多,他的主要收入提成都来自销售商业住宅。

开始他以为这只是限购的政策引起的,是大家退一步的选择。可是接触了不同的客户之后,他发现购买这种商业住宅的人,主要以女性客户为主,她们没有特别明显的年龄界限,但她们的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单身居多。

他说这种商业住宅最好卖的是一室一厅,尤其是综合配套好、周围商业设施成熟、交通便利的地段,基本上,一出来就被抢光了。

这其实也正反映了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选择一个人生活的方式,她们有自己的事业和收入,有能力按揭负担一套总价几十万的公寓。

当一个女性可以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生活时,对婚姻的渴望度也会越来越低,她们就会选择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她们并不排斥未来可能遇到的缘分,但在行动上并没有特别努力,积极向婚姻靠近的习惯。

就像这位房屋中介从业者告诉我,一些大学才毕业单身的女孩,很多是家里面,父母亲资助了首付,孩子自己月供。这样的一室一厅厨房卫生间齐备的商业住宅,成为了这些女孩一个人的家,也成为真正属于自己的婚前财产。

还有一些职场精英女性,她们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工作,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最佳的择偶期,30多岁、40多岁保持单身的人也很多。她们决定购房的思考时间往往最短,真的“买房子就像买白菜。”

他还说,这一类的客户,甚至不止买一套。他有一个客户先后买了三套这样的公寓,除了自己住一套,剩下的买来出租和投资,似乎也成为这个年龄段,女性的一种管理财富的方式。

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单亲妈妈,在孩子长大之后,她们会选择把自己手中的房子卖掉,换成这样的公寓。一方面打扫房间方便,另一方面,也能在手上留下一笔积蓄,以便为刚刚成人的孩子提供一些帮助。

这些现象的背后,暗示着这是一个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生活。其实男性单身的也不少,但从我们身边的观察来看,似乎女性单身的比例会更高。

02

40多岁的实力派女演员俞飞鸿,曾在参加节目的时候,被男主持人问话:“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一直单身到现在?”俞飞鸿回答很淡定,“我觉得哪个阶段更舒适,就处在哪个阶段”。 

可男主持人接下来问出的话则显得很唐突:“你觉得老一个人呆着,精神正常吗?”

俞飞鸿反问:“身边很多单身男性,精神世界很丰富,难道女性单身就会不正常吗?”

很多姑娘给俞飞鸿点赞,她们说俞飞鸿的生活方式,就是老男人的照妖镜,看到的只是自己内心的猥琐与油腻。自己能过得舒服,不急躁不焦虑,就是最好的状态。

当然,也有女性对公开选择羡慕并支持俞飞鸿生活方式的同性不屑一顾:“你有俞飞鸿美吗?你有俞飞鸿有钱吗?你有俞飞鸿的家世吗?如果都没有,清醒点吧。”

这样的女性多半也是被男权思想洗脑的厉害,谁说只有又美又有钱家世又好的姑娘才能选择单身?

至少我认识的很多单身女性,都是各方面条件看起来也不耀眼,依靠自己生活的女性。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拥有自己的朋友圈和社交圈。

就像我的助理白白,她从大学到毕业都没有交过男友,我看了这个九五后的单身妹子的生活方式,估计她还会继续单身一段时间。

她的生活方式大概是这样的。如今已经大学毕业的她,和自己的室友合租一套房子,位置离公司很近,交通也很便利,上下班的路上乘坐公交时,她听书度过。

下班以后和室友轮流做饭,追剧、看电影,有时学习一下提升工作能力方面的专业知识,参加一两个读书社群。

她发现这些社群中,也是单身的妹子居多,她们一起交流阅读心得,有时还一起相约近郊游。

另外,她还经常参加一些理财方面的讲座与学习,把自己并不多的收入合理的安排与规划,日渐小有积蓄。

她告诉我,自己一天也挺忙,也没时间谈恋爱,没有遇到特别心动的人之前,一切就顺其自然吧。

与此同时,我另外几个单身朋友情况也差不多,只不过有些人从来没有结过婚,有一些则是结过婚又选择离婚,对婚姻本身失去了兴趣。

感觉对经历过失败婚姻的人来说,与其和错误的人在一起互相折磨,不如选择独自生活。她们觉得,勉强和错的人在一起要比一个人生活更孤独。

她们都没有俞飞鸿的有财有貌有好家世,但是她们都习惯了自己的单身生活,并不愿意被婚姻这种形式束缚。

现在单身生活,已经不是名女人们的专属,而被更广泛的普通人接受和选择。

也许真的就像《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时代》一书作者丽贝卡.特雷斯特所言:“通过观察并了解周围女性朋友的生活,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迎来“属于单身女性的时代,这也许没什么好逃避的。”

03

在特雷斯特的这本书里,你会发现,所谓那些与单身相伴的负面词汇:比如自私与幼稚、古怪、孤独疲惫、恐惧、疾病等的确能将人的情绪拉入谷底,但是都比不上自由本身带给人的快乐。

书中的一个例子,也许真的能代表更多女性不婚的真实想法。

一位能干漂亮的年轻大学女老师,最终选择了不结婚,是因为“在我们快要结婚的时候,婚姻摆在我和那个男人面前的巨大鸿沟,让我惊骇了,那个时刻不管是我们所接受的教育,还是我们对未来的理想本质都是一样的。”

可在她看来,婚姻于男性而言意味着“获得了家庭生活,对他的工作事业是一种帮助,而非障碍。”但对于她来说,“如果我结婚有了家庭,摆在我面前的选择就是要放弃所有宝贵的梦想。”

尤其是她看到,自己的一位教授同事,辞去教职结婚并生下三个孩子,很短时间,就失去了以前在学术上表现的那种自信。

她甚至有点生气:“凭什么一个有学问的女性天天要守在育婴房里?让她的精神活动被无穷无尽的家务负担和身体劳累束缚,而她那位杰出有魅力的丈夫却在文学圈和社交圈中广受追捧?”

这听起来是有点狂妄,但也有一种单身女性生活的绝对自信。

天文学家玛丽亚.米切尔在35岁的时候,有一首写给萨拉的诗,也用独特的感受表达了一个单身女性的对自由的欣喜:

“你不曾独自回家吗?萨拉

其实没那么可怕,

我曾无数次独自回家,萨拉

没有男人陪伴我的身旁。


独自行走在夜晚的路上,

可以学习很多很多的道理。

若有男士相伴,他会讲个不停,

你便没了自己的眼睛和思绪。


但是倘若你独自一人,

夜晚阴云密布,你虽害怕,

但你所有的感官都异常活跃,

去领略那光与影的美。


且听那愉悦的话语,

一串串从天降下,

只有在这独自一人的夜晚,

你才能够用你的双耳去倾听。”


这首诗看上去很美,可话说真是如此安静的夜晚,一个人走在路上,我承认自己会很害怕的。

所以,并不是每一个女性都能成为天文学家。

但我承认,单身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自己不选择,但是必须要学会尊重别人,做出这样的选择。

04

不过,婚姻里受益最多的反而是男性,尤其是对于职业女性来说,这也是真的。

女性对于养育的责任天生优于男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为家庭做出的牺牲,往往也会比男性更多。

以前我以为这一切,只是不得已或者是女性出于本能的自然选择,直到看了贾里德·戴蒙德的《性趣探秘:人类性的进化》,才惊讶的发现,这竟然出自进化的选择,而这一切竟然还和女性的绝经期有关。

过去我总以为,绝经意味着女性的衰老,是一种不可逆的让人心酸的事。戴蒙德用一系列的史料分析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绝经期是女性进化更好的一种标志,这是对女性有利的保护。

50多岁的时候,女性本身的生育意愿也在降低,同时高龄产妇的自身风险与婴儿健康风险加大,确切的说,这时自己生育的风险,是20多岁女性怀孕风险的七倍以上。

而女性绝经期的到来,恰好是对女性的一种生理保护。这种保护,足以让她们有更加充沛的精力,参与到子女所生育孩子的辅助养育中。

就像戴蒙德说:“多数野生动物到死或者直到死前一段时间,都保持着生育能力,人类男性也是这样。

尽管某些男人,由于不同原因在不同年龄丧失生育能力或者生育能力衰退,但男性并不会在某个特定的年龄段,普遍遭遇生育能力的彻底终结。

世界上有据可查的例子不胜枚举,老年男性(包括一个94岁的老人)仍能生育孩子。

女性年事越高,她可能孩子越多,她花在照顾孩子上的精力也越多,每一次怀孕生育,都是将她所付出的越来越多的投资推到危险的边缘。

而她在分娩时或者分娩后死亡的可能性,以及胎儿或婴儿死亡或受损的可能性,也与日俱增。实际上,高龄产妇的确风险多、收益少。

这一系列因素使得女性的绝经期合情合理,也能解释女性少生育一点孩子,会有更多的孩子存活这一矛盾。

自然选择之所以没有为男性安排绝经期,是因为三个更为严酷的事实:男人从不会死于生产,也绝少死于性生活本身,他们也不像母亲那样殚精竭虑、劳神费力地照顾婴儿。

这种出于进化的理由,也许能为我们解释,为什么最终女性总体寿命高于男性的原因。女性所承担的养育使命以及家庭所耗费的精力,是自然的选择,使命和责任巨大。

这也许是单身女性越来越多的另一个原因,年老的单身女性也加大了单身女性的人群总量。

今天的现实生活,似乎证实了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对女性的四种分类:“结了婚的、结过婚的、打算结婚的、因结不了婚而痛苦的。”

既然单身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婚姻不是唯一的选择,尊重自己的内心就够了。

萧伯纳说:“想结婚就去结婚吧,想单身就单身吧,反正你们都会后悔的。”

《非诚勿扰》说,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

苏格拉底则用行动证明,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可以让你成为位哲学家。

亲爱的,你怎么看,自己身边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呢?


阅读完喜欢请点个赞,如果能选关注,必是真爱啊!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获行业内最高大奖。

12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源优美图,谢谢原图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你身边单身的女性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