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哪吒之魔童降世》引出一些中华文化思考

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后想到的一些看法

关于《哪吒之魔童降世》引出一些中华文化思考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说实话,这部动画我不喜欢,我也知道大多自来水的疯狂安利,我既不是故作清高之人,也不是有意独创己说。我更明白自己说出这些话也许给人带来不快。但憋了几天到底还是忍不住要说。

讲真,我绝对不是一个怪人,也不是有意跟大众唱反调,比较明显的就是有人不喜欢剧透,而我偏偏喜欢看人剧透。

这部动画在我去电影院之前,我先观看了大量的影评,影片花絮。有些影评人提到动画瑕不掩瑜。在我有所心里准备之后,去了电影院看了,结果却是失望而归。

动画没有给观众展现了极具写意的传统中华文化,那些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能够将我们中华的书画艺术的飘逸轻灵用色影代之、恰当运用庄李文字里的想象力之妙,在这里首推上美制片厂《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动画。

我再说一次,不是在招黑,也不是有意贬低新世纪的动画。

在踏入新世纪后,《大鱼海棠》也算是不错的中国风,虽说动画中国风,很多人认为是个伪命题。什么是中国风,我认为就是能将中华文化,极具东方美学代入到动画里,呈现一种美的视觉体验给观众才是中国动画的崛起之日。

我们在这部动画里完全看不到传统文化的水墨画的影子、也没有早期的动画飘逸灵动之美,譬如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天书奇谭等等。

可惜时代在变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我们新时代根本看不到未来。他们那些人深受西方文化入侵,没有来得及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同化这些外来舶来品,反而深受其中,欲罢不能。

这点从《大圣归来》《白蛇》可以看出,这些动画我曾经也批评过,完全没有受过一分钱,也不是故意贬低,因为在这些电影人身上,我真的看不到他们有哪一个是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人。

我不禁感到一阵悲哀。开始怀念起上个世纪为中华文化输出的电影人,在这里,新武侠电影我推徐克,在楚原,胡金铨,李翰祥拍的古典武侠,宫廷戏,也颇为深得东方之美,尤其是上美制片厂拍摄的一系列动画,让我不得不为中华民族文化感到自豪。

惜乎,悲乎,中华传统文化自从踏入新世纪后继无人。如今正播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先不说里面的故事内涵没多大出彩,单是画面就已经失却了传统东方文化之美。

过度的借鉴外来文化,恶意颠覆观众的审美观念,是不能自成一家的,更会让自己放不开手脚,以后难以找到自己文化的根源,中华文化复兴任重而道远啊,同志们!加油吧。

上面既然提到徐克,那么在他拍的电影(监制)里,我们可以知道徐克是一个真正懂得中华传统文化的电影人,从他早期拍的《蜀山剑客传》,到87年翻拍的《倩女幽魂》,93年的《青蛇》再加上新武侠电影巅峰的《新龙门客栈》,这些影片呈现给观众更加飘逸潇洒极具美感。另外还有一些颇为另类的影片,譬如《刀》也能从侧面反映中华文化的另一面。

尽管现在很多人喜欢他的黄飞鸿系列,还有笑傲江湖2,我却不是很喜欢。那些影片他给人一种“尽是过火,尽皆癫狂”。虽然里面的音乐确实让人听了打了鸡血一般,各路高手空中打斗,飞来飞去,没有了束缚限制的徐克,他的天马行空恣意妄为,让观众大呼过瘾的同时也充满了独具个人色彩的浪漫主义,却总感觉少了一点什么。尤其在新世纪后01年翻拍的《蜀山传》可见一斑,过于注重大量好莱坞的特效是不明智之举,不过里面的有些电影画面堪称一绝。

尤其是开场的呈现的修真世界,而能够拍出中国仙侠韵味,将李白、李贺式的关于仙境的浪漫主义想象发挥到极致的,非《蜀山传》莫属了。

浩渺的烟云之中,瘦劲挺拔的山峰突兀耸立,直冲霄汉,更有数座山峰竟起伏飘荡在半空之中,背景则是一轮浩大的明月。徐克则重写意路人皆知,几座山上怪石嶙峋,峰峦如剑,烟气氤氲,如在仙境。

昆仑山上孤月大师的造型如敦煌飞天一样华美;昆仑山镇山之宝日月双轮在玄天宗的意念下攻守自如(月轮悬浮着环绕在长发飞扬玄天宗身边的画面简直帅到掉渣);孤月被幽泉攻击后临风静立,忽然脸部如蛋壳般碎裂;丹辰子的双翅伸展切削,无所不能;白眉负手而起,率领众弟子冲天而去,远看其飞行轨迹,竟如烟花般绚烂;天雷双剑纵横天际,如长虹贯日,矫龙翔天........凡此种种,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如流星雨落,令人目不暇接,神摇心旌,我只想赞一句:“这他妈才是中华仙侠文化的精髓。”

有人说,徐克的侠骨柔情离开他的夫人施南生,这是不容置疑的,在两人离婚后,尽管她还是当徐克的制片人,可是拍的武侠电影已经走下了坡路,找李连杰拍的《龙门飞甲》,唯一让人惊艳的却是陈坤饰演的雨化田。

也许是年纪大了,创作力下降也是常有的事,毕竟人不能一直处于巅峰期。而我每次重看《新龙门客栈》,我实在不敢想象,如果把周淮安这个角色换成李连杰(事实当初内定就是他),是多么的违和,虽然武打设计会更好看一些,但文戏这部分绝对会大打折扣。因为李连杰给人感觉过于正气,与上文提到的周淮安形象实在相差十万八千里,直到后来我多查资料,才发现,剧本换成梁家辉后有所改动。幸哉,乐哉!(幸甚至哉)

在香港电影众多演员里我最喜欢看梁家辉,刘洵这两个人表演,两者都堪称千面人,可发挥的表演空间实在太多,而且给人一种你永远猜不到他们俩下一步电影有什么是不能演的。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我的一己之见。

扯淡完毕!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哪吒之魔童降世》引出一些中华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