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精神状态观察报告

因为确诊抑郁过一次,所以那次之后,我就对心理状态非常关注,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当一个人的关注点发生转变后,他自然就会发现更多相关的事情。例如:你买了一个新单反,你就会注意到马路上有好几个带着单反的人。

最近的一次心理复诊,心理医生点出了我一直存在的一个误区,一个源代码一样的东西。那就是,我会把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标上“有用”和“没用”两个标签。当我花时间到那些我觉得是正经事的东西上,我会感到满足;如果我花时间到我觉得只是娱乐的事情上,我就会对自身有厌恶感。

心理医生问我:‘’你这种想法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初中、高中的时候,认为学习才是正经事,其他都不是。所以现在也在沿用这种模式,认为只有学习,才算不荒度时光?” 我呆了一下,觉得自己的确是这么想的,我的脑子里把事情分成了三类:正经事,兴趣和浪费时间。心理医生继续说:其实每件事情都有其意义,不是说你打游戏就是荒废时间,你看剧就是荒废时间。

这次复诊是一个契机,我由此寻找潜藏在意识深层的想法种子。

有人说每一个7年都是一次轮回,每隔七年都会有新的观点,如果想要迁跃,那就要在7年轮回转换的时间点上。0岁-7岁是幼儿,7岁到14岁是童年,14岁到21岁是青春。7岁到14岁之间,我非常幸运在一个及其单纯的小学里面成长,所以我的童年非常地健康,人际关系简单,老师的引导也很正面积极,那个时候虽然金钱上限制蛮多,没有零花钱,但是也不感到局促。14岁到21岁的话,是最冲击的7年吧,经历过被孤立,也经历过如何让自己变得受人欢迎,也学会如何让自己专注,制定计划。

也正是14岁到21岁经历过的角色起伏太大。初中是最糟糕的记忆,初一初二被整个班级孤立和捉弄,把自己包裹在茧里,靠着看书和学习度过一天又一天。随着学习成绩上来加上自己低调了很多,所以没有人再针对我,我也暂时得到了喘息。到高中的时候,大概是初中的经验告诉我,学习就是安身立命的最后底线,所以我开始关注时间管理,提高效率等。到了大学,来到新的环境,加上高考的失落,我越发对学习开始偏执起来,我先要学得更多,学得更快,走向更大的舞台。

现在想来,为什么当初一次不及格的分数和考不到高分的GMAT会让我反应这么大,直接陷入抑郁。大概是我的脑中把学习紧紧地和自己的存在意义联系在了一起。我相信,如果学习不好的话,我的生活又会黑暗起来,我不再有用,不会被尊重。

其实剖析出来的话,我瞬间能看出这个逻辑的可笑之处。理性和感性很难完全同步。理性上,我觉得学习不能代表一切,而且我从来也没有以别人的学习成绩来划分人群。但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就很高,我必须高于平均分,平均线对于我来说只是及格线。而且,我不是说比别人好我就满足了,我就是和自己比,自己给自己定标准,别人觉得OK了,我自己这个坎过不去,我就是难受。

很可笑的想法对不对,我也觉得自己很蠢,把成绩和自己的存在意义联系在一起。所以呀,那些曾经告诉我说,好羡慕我能够这么坚持地学习,这么有动力的朋友们。对不起哦,我不是天生的学习机器,可能让我耐下心学习的一半原因是恐惧吧。

当然,除了以上的原因,还有处理父母期待与自己想法冲突,还有对未来的惴惴不安感等等等。

嗯,还有那些有可能好奇过我的心理状态和抑郁症最近如何了,但是怕尴尬不敢问的人们。我近期很好啦,虽然还在慢慢吃药,但是这种药就是要吃蛮久的。我之前会一个月之内低落一次,一次要持续一周左右。这个月过了一半多了,我还没有低落呢!超大的进步,鼓掌!而且,我现在不抑郁的,而且我也不讨厌或者不想回忆那段抑郁的黑暗时光。反而我很感谢它,它强制地让我停下来,让我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底层密码有没有漏洞。而且,我还可以用这个经验帮助我周围的人呀。一切经历都是中性的,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种体验嘛。如果说14岁到21岁,我在解决如何提高自身效率的问题,那么,因为抑郁的契机,我找到了我的21岁到28岁的课题,我不再思考利益最大化呀,投资回报率啥的,我在思考什么才是真正地活着,生活着。我在想,什么是我的生活的必须(essential)?时间的划分中工作与休闲的分界线真的如此清晰吗?如果完全顺着自己的心意去安排每一天的话,会是怎么样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近期精神状态观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