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灵
写这篇文的初衷是之前收到不少职场新人和师弟师妹的咨询,以及很多新人觉得自己收入太少,几百块钱不值得一存。我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启发。
6年前,我和先生带着读研时积攒的1万元钱,开始了各自月收入2千元现金的职场之旅。我们在传统行业工作,国有企业,北京。
我们没有炒股、没有创业,甚至没有开启现在很火的“下班后挣钱”的开关(我今年夏天才知道和公众号这两样东西的存在)。
2017年,我和先生按照计划实现了现金流100万。是的,现金。就是去除房贷、车款、家庭开支后,银行账户还剩余100万人民币现金。
实现这一切的,其实是人人都具有的一个天赋,那就是“投资之前,先挣钱并积累。”通俗的讲,就是“先节流,再开源”。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而且不少人从小就有积攒零花钱的习惯。但可能缺乏一个系统的操作理念,以至于存钱跑不过通货膨胀,没有带来更好的结果,有时候反而把自己养成一个勤奋自律的穷人,越存钱越穷,还失去生活的乐趣,所以放弃了。
这套系统的操作理念,并不复杂,只要你是一个努力向前的人,只要你有一份工作或者小生意能够挣钱(即使刚开始挣到的并不多),都可以实现。
01
设置一个小目标(不用一个亿)
这样每月即使只有几百元的剩余也能有动力存下来
我和先生(那时还叫男朋友)正式开始独立谋生是在2008年读研的时候(读研了就不好意思再和家里要钱了)。那个时候我们在北京的昌平念书,住在阳光宿舍。
我和先生两人加起来每月补助一共1400元。当时我只是单纯的想能不能在毕业的时候有一笔自己的一万块。我们80后小时候都经历过“万元户”时代,所以我一直觉得一万元是个挺了不起的数字。
为了这个小目标,我俩吃饭都很简单,也喜欢在回宿舍的路上淘快要收摊的水果。
2009年夏天,阳光前面的巷子突然夜市盛行,我俩的衣服鞋子很多都是晚上回宿舍时顺道从那淘来的。现在回想起来,那种专属于年轻时的夜色其实挺有乐趣。
就这样,每月都能存下300元,毕业的时候,我们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一万元。加上父母给的一万元订婚礼金,竟然有了两万元。
3年一万元,起点:2人月收入共计1400元。
这一万元的最大成就是养成了我不论月收入多少,都能够“节流”和记账的好习惯。
02
做好每个月的收入分配小计划
08年我看了两本书,一本叫《穷爸爸富爸爸》,另一本叫《小狗钱钱》。我综合两本书的建议,认真计算了自己可以接受的底线生活所需要的开销,制定了每月收入分配计划:
40%储蓄(每月存款)+10%现金保障款(不遇到紧急事件绝对不能花)+30%用于基本消费(吃住行)+10%用于投资和奖励自己+10%捐款&父母逢年过节礼金
我的很多朋友好奇,在北京,两个人4000元现金的月收入,是怎么实现每月存2000元的?
(1)30%支出实现过程如下:
房租:
我和先生在立水桥租过几个月。那个年代没有整治租房,一件房子被改造成十几个屋子出租很正常。
我以每月400元租到一个10平米暗间(没有窗户),里面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张吱吱响的单人床。时逢秋冬,床小正好可以挤一挤,暖和。后来,先生的公司能给解决一段时间的宿舍,也是一间10平米的小屋,愉快的住了1年。
交通:
先生距离公司很近,买了100元二手自行车,骑车上班。我坐一块六的935路快车,能比850快便宜4毛到东直门,然后坐特2路公交到鼓楼,只需要4毛钱,比地铁又便宜了1.6元。一天交通费来回4元,一个月100元足够。
每每回想这段经历,总有个感慨,那个时候自己的认知程度还没有现在高,总会先考虑小钱才考虑时间,以为在公交车上听英语也算是合理利用时间了。但现在我懂得时间比钱贵,所以明白了选择更快的交通工具早点到地方进入高效工作状态去产出才是件更划算的事。
吃饭:
先生和我的办公室都有微波炉,头天晚上做好一锅菜,蒸好米饭,分成两顿,午饭就能节省不少。早餐是特价切片面包和粥。我们每周日的中午去早市买菜,那个时候会有很多特价蔬菜,一两块钱能买一大堆。然后去超市买12个鸡蛋,2斤前尖肉,买点特价的鸡肉、面包什么的,一周伙食就准备好啦。
衣服:
基本没添新衣,就从马云家买了一双冬天赶公交的鞋,40块钱,竟然穿了2个冬天。
所以,真的1000出头就够了。还好,这个囧况持续没几个月就因为转正而手头宽裕多了。
(2)为什么要有10%用于捐款和留给父母?
西方人有个观点叫十一税,富人相信把钱回馈社会,会挣到更多的钱。所以我也借鉴了这条观点。因为我总是大言不惭的认定自己会是一个富人。只不过我会把它进行再次分配,一成捐款(捐给慈善组织),九成作为给父母的钱(年底回老家准备礼物的钱也来自于此)。
(3)最有意义的一项支出是用10%钱投资和奖励自己
投资回报率最好的项目就是投资自己。读书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别的可以省一省但是买书钱从来不少。也正是这些书的积淀有了我们现在的迭代成长。
2千月薪持续了3-6个月,我们双双成为工程师,又过了一年,我们都在各自的项目里成为骨干,月收入也进入万元户行列。读书和优质的线上课让我有了更开阔的眼界,也为后来再次升职奠定了基础。
而且这笔钱另一个重要之处是让自己相信自己是一个富人,拒绝穷人思维。我当时非常喜欢一家餐厅,我当我们月薪还很低的时候,我每个月会和先生去享受一次,犒劳自己。
为什么享受他人服务是拒绝穷人思维的一种方法呢?因为很多贫穷的家庭厌恶享受,他们不仅不会购买服务,甚至不允许自己休息,用着低端的勤奋让自己多做一分钟,多赚一点钱,还感动着自己。这样的人即便挣了一个亿,恐怕也不会慷慨,而是想办法再省一个亿。
这种思维最大的恶果是不可能提升自己,没办法让自己更值钱。
穷人要变富人,是要学会购买服务并心安理得的享受。它让我们有时间有心情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我们享受的同时,还是投资,因为我们通过购买别人的时间,让自己最终的产出更高,赚了更多钱。
03
掌控自己的财务-记账
找一种自己最顺手的记账方式,不论是小本本还是APP。我习惯用一个硬皮小本本,每天都放在手边,当天记录当天花费,每周汇总一次,每月小结一次,年底总结并做下一年的家庭财务计划。(这个小本本记录法在我记录时间开销和管理注意力时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国家还会在每年出一个国情咨文、政府工作报告,我们为什么不给自己出一个财务报告呢?只要认真执行计划,年底收获的时候会特别有成就感,整个人都充满了希望。
记账事情虽小,但是作用极大。它能够有效管理你的支出,不仅让你控制乱买无用便宜货的冲动,还能给你消费优质服务的自信和底气。
有段时间工作繁忙,加上带孩子,我没有记账,不知不觉间买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不仅屋里混乱,对生活似乎也失去了控制感,工作也多有不顺。赶紧重新恢复记账,不足两个月的功夫,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不仅工作理顺,还获得了升职,成为部门经理。
04
40%的储蓄要先求保本再谈利
最开始,每月的钱我都存银行。
股票其实是一种非常可行的个人投资方式 ,但当时的我并没有掌握炒股的正确方法,所以我没有选择投资股票。当然,如果我买到合适的股票,也许我能早两年实现这一百万现金流。但同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是:我会被套牢的很惨。
面对前种可能的诱惑,我的选择是"不是我的,我不要 "。今年我有幸面见到笑来先生时,他也反复强调了这句话。
那我用钱干了什么呢?2011年投资市场还没有现在这么丰富,更没有各种宝。那个时候各大银行最低门槛的保本保收益理财也要2万元起购。所以我的储蓄全部都购买了银行保本保收益理财产品。凑够2万就买2万的,储蓄达到5万就买5万的。
有的人觉得这种理财产品收益太小。但就是这只有5%出头的理财产品,给这100万现金的诞生注入了不少的复利效益。在我们的理财存款金额还不多的时候,这些收益就相当于我每天一睁开眼睛,“叮”的一声,天空中就掉下三块钱!我买的都是几个月就可以赎回的那种产品,一旦赎回,马上连本带息全部购入下一个产品,一年至少滚2次,当这个基数足够大,也就真的是一笔额外的被动收入了。
05
不懂的一定不要投资,无论它多么的火爆
当我们的孩子降生、房贷正常、手头有了50w+的时候,先生也已经成为项目经理,家庭收入已经比最初的月入几千翻了不少。先生想去学习一下投资。那个时候正值股市飙红、各种P2P盛行。我划出10万元交给先生,意思是如果失败就当作交学费,不影响我们家庭财务的基石。
黄金市场亏损 6000。
投资了几家P2P,也赚了些钱,但是突然有一天其中一家被界定非法投资,所有金额全部冻结,包括先生投进去的3万元,总体算下来P2P也持平。
股市涨涨跌跌进进出出,最后算一算,微微持平。
这些活动牵扯了先生一定的精力。我则专心于自己的主业和提高自身多维竞争力,一路升职加薪成为部门经理。
其实,40%储蓄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投资。但是当你还不知道应该怎么投资的时候,就好好存钱,买保本的理财产品。如果投资收益是金蛋,那么储蓄就是下金蛋的鹅。在鹅长大之前不要折腾它,更不要杀鹅取卵。只要你不停止学习的脚步,你会逐步掌握正确的理财方法,而那个时候,你的鹅已经足够强壮,正好和你成为好搭档。
我挺欣赏一句鸡汤,叫“按照我想的去生活,而不是按照生活去想”。
我想未来过上体面的生活,我想有自己的房子和车,我不会按照我现在的生活去哀叹“房子这么贵怎么买的起”,但是我也很清楚的知道,过上未来想要的生活,是需要拿现在的生活去交换的。
所以,在年轻的起步阶段,我选择
(1)降低“吃穿住行用”的标准,上调投资自己的标准,去交换一个我想要的未来。
(2)不要等有钱了再去储蓄,而是先储蓄才有可能有钱。
(3)投资自己,专注于本业,这样才能加快开源的速度,只在低收入情况下的节流是很难实现存款大额跃迁的。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第一桶金的积累都是不容易的,在积累的过程中一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总有些人战胜了这份困难,也总有些人,接受不了这份挑战。
不积累这一桶金,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梦想;
不积累这一桶金,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不积累这一桶金,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要诗和远方;
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回来之时已不再是少年,而是少年时本该放弃的东西都拿来交换了本应该获得的东西。
天下自古都只有懂得“舍得”带来的财富,没有等到“等我有钱了就...”的辉煌!
我是百灵,感谢你读到最后。因为篇幅的限制,有一些具体的理财配置方案写在《让收入配得上我们的努力》 文章中,这些都是我的真实故事,如果喜欢,请为我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