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与道家有什么不同?

一:柔弱胜刚强吗?

  

    依司马迁所说,老子是楚国人,在周朝担任国家档案馆的馆长。老子退休之后,西出函谷关准备隐居去了。守关的人拦住他,请他留下智慧财产。他因而写了《道德经》,成为道家的创始人。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礼仪方面的知识,得到不少启发,在告辞时还希望老子多加指点。老子不说话,指着自己张开的口;孔子一看,老子口中只有舌头,牙齿全掉光了。舌头柔软、牙齿坚硬,最后幸存的是舌头。这叫做柔弱胜刚强。

   

    我为学生讲述这个故事时,有人质疑:“我现在用牙齿一咬,舌头就痛,这不是刚强者得胜吗?”我说:“老子考虑的是最后结果,就像马拉松赛跑,最后谁赢了才算数。”又有人质疑:“人死之后只剩骨头,柔软的身体都腐化了,刚强者不是又赢了吗?” 我说:“老子考虑的是活着的人。人活着时肌肉柔软,死时肌肉僵硬,所以柔弱才是生存之道。”学生听了我的回答,脸上表情有些迷惑。

 

   由此可见,老子的话就算有道理,解释起来也大费周章。那么,如何分辨儒家与道家的不同呢?

 

二:楚王失弓的寓言

   

    楚恭王喜欢打猎,他拥有一把天下著名的宝弓。有一次,他打完猎准备回宫,就将宝弓交由部下保管。一行人在路上走到一半,宝弓不知传到谁的手上不见了。于是大家分头去找,最后还是找不到。楚恭王度量宽大,就说:“别找了!楚王失弓,楚人得之。” 弓既然在楚国境内遗失,将来捡到的想必是楚国人,那么又何必计较呢?

 

    孔子听说这件事,就说:“何必曰楚?应该说:王失弓,人得之。”这里的“人”是泛指天下人。只要被人捡到,何必计较他是否楚国人呢?由此可见,儒家是主张人文主义的,要普遍肯定每一个人的价值,不因国籍与种族而有任何差别待遇。

 

   接着,老子听说了前面两段话,就说:“何必曰人?应该说:失弓,得之。”弓不见了,弓又被找到了。至于弓是否被人找到,又何必在意呢?难道猴子不能捡去玩吗?蚂蚁不能搬回去吗?不然,就让弓留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是无得无失吗?

 

    由此可知,老子的道家是要超越人类中心的思考模式,不愿再用人的价值观来衡量万物。让万物回归其自身价值,因为在“道”里面,万物没有贵贱之分。

 

三:天与道之间

 

    研究学术,也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问题。我在美国念书期间,读到一位外国学者对古代中国哲学所作的评论,大意是说:“道家最革命,墨家最保守,儒家最中庸。”这里的第一句话让我深受震撼。

 

    道家与“革命”怎么会联结在一起?理由是:中国古代都相信“天”,肯定万物皆由天所造,人类的生活规范,甚至帝国兴亡也由天来决定。譬如,人间的帝王称为“天子”,即为明证。现在,老子提出了“道”,用它来取代“天”所扮演的许多角色,那不是天翻地覆的“革命”吗?。

 

    的确,在老子笔下,万物由道所生,即使是天地,也都由道而来。人间所应遵循的则是合乎道的生活法则,而不再是像天子与天命之类的传统观念。

 

    至于儒家,则仍然采取温和态度以“承先启后”,也即是走的中庸路线。孔子与孟子口中的“天”,到了老子与庄子笔下就转换为“道”了。当然,道家也谈“天”,但通常是“天地”并称,以代表万物得以生存发展的领域,因此,“天地万物”一词现在成为“自然界”的代用语了。也因此,要想明白老子的“道”,首先就须认清:道不等于天地万物。不懂这句话,就不可能了解道家思想。

 

四:儒家道家各有重点

 

   依西方学者所说,哲学家有两大类型:心软的与心硬的。心软的看到人们苦于善恶没有报应而心生不忍,于是肯定有一个赏善罚恶的主宰存在,或者强调行善避恶是出于人性根本的要求。儒家属于这种类型。

 

   对照来看,道家是心硬的,他们认为:与其安慰人心,不如揭示真相。天地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唯一永恒不改的是道。道是这一切的来源与归宿。不仅善恶是相对的,所有人间的价值都是相对的,也因而对人构成了束缚与障碍。老子笔下最常出现的人物是“圣人”。圣人是“悟道的统治者”。由于悟道,所以化解了相对价值观;由于统治者身份,所以示范了无为而治的理想。这样的圣人,与儒家所推崇的圣人相比,差别实在太大了。

  

儒家

道家

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之社会性。

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之自然性。

儒家以天为至高存有,突显历史背景。

道家以道为至高存有,展现宇宙视野。

儒家企盼天人合德,人须行善以求至善。

道家向往与道合一,人需智慧以求解脱。

 

 

 

你可能感兴趣的:(儒家,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