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知识的“握手”
高三时,前桌有位寸头戴眼镜的男生。不论下课后什么时间,他总是固定着那个压低头的姿势,拿着笔在一本厚得可以砸老鼠的“题库”上“沙沙沙”地写啊写。
那个埋头苦读的认真劲儿,看着就像个励志开关,不断按下、按下、按下,让我每次想放松时都立刻抖擞起精神来。
可是,每次考试结果一公布,寸头戴眼镜男生的成绩都让人大跌眼镜,平时没怎么做题的同学考得都比他高,最后他高考成绩也不太理想。同学们都为他扼腕叹息。
这里并不想把考试成绩奉为至高的标准,只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猜测,可能这位同学没做好人与知识的“握手”,没有巧妙地把知识吸收好。
具体来说,通常是“目的不清”,而这又会牵引出“方法不对”的后果。
现在知识付费平台太多了,多得都学不过来,面对各种知识付费平台,各种有用的付费知识,首先我们要檫亮自己的眼睛,看清目的——知道自己要学些啥,哪些必须学,哪些不必学,要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的内容,通常是用于解决当前生活或工作中的问题,或者是精进个人核心技能,或者是为了提升生活的品质。
在几大学习内容中,还需要排一个优先级,同时出现了都很想学的内容时,重点把时间分配给哪一个,其他适当舍弃,做“减法”。
如果不假思索,看到就要,一直做“加法”,那是哄自己开心,以为学得多就等于进步。
什么样的学习目的,决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如果只是想增加与别人谈话时的谈资,只需要做到能记住就可以了。
知识与场景的“握手”
对于成人而言,找对方法 更重要的是做好知识与场景的“握手”, 让知识与具体环境互动起来。
想让知识与场景“握手”, 先要分清三种 知识类型层次—— 道、术、用。
►“ 道” 是 比较大而 泛的格局认知、 统领理念、 方法论、 道理 等。
►“ 术” 是在理念与方法论之下的流程、 步骤等。
►“ 用” 是指 这些“ 道” 和“ 术” 在 实际场景中需要的清单、 经验及如何 配合工具用得更加到位。
对于没有经验的学习者,往往不太懂得怎么把“道”转化为“用”。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永远在学习之后记得问自己一个问题——“学了这些知识,我下一步能做点啥?”强迫自己把学习到的东西刻意用上。
人与 人的“ 握手”
人与人的“握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玄?其实,第一个“人”是指学习者自己,第二个“人”是指导师或者学习伙伴。在学习新知识时,最好能有导师,最起码也要有学习伙伴可以交流。
举“要事第一”的例子,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懂,可在执行时是不是真的能做到呢?
比如在日计划执行中,明明都设好了高优先级的事情,可是一不留神,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从简单容易的低优先级开始做起。这时,就需要有人帮你敲敲脑袋,及时将你推回正确的轨道。这就是导师和伙伴的力量。
好的伙伴,可以是都在学习同样的知识,或者有一样的成长价值观;在讨论交流中完善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对知识的应用;互相提醒,保持真诚和学习的态度。你也可以把自己的所学分享给伙伴——分享也是学习应用的最佳姿势。
而导师则可以更有效地助你减少学习的弯路。找到提点自己的导师不太容易,他们经验丰富,通常也比较忙,但有两点可以关注:
导师愿意帮助你的前提,首先,你得是愿意帮助自己的人。如果连在网站上轻松就能找到的知识都不愿意去搜索,连导师在文章里写得明明白白的事情你都不愿意去查阅,他为什么要跟你多讲几句?
其次,提问时请先确保是一个优质的问题,起码也得是一个清晰的问题,一来不耽误导师的时间,二来提升自己思考的能力。
这三个“握手”的比重如何呢?
人与知识的“握手”占10%,知识与场景的“握手”占70%,人与人的“握手”占20%。
其中,知识与场景的“握手”比重最高,极其重要。所以学了那么多,没用起来或者用的时间不够,轻易放弃,就不要嚷嚷课程没效果。
这正是著名的成人学习“721法则”。
学习效果的提升,70%来自实践,可以说是知识与场景的“握手”;20%来自导师和伙伴的帮助,可以说是人与人的“握手”;10%来自纯粹的知识学习,可以说是人与知识的“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