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智商税的故事

在不狗带的开年第一个月,我与公司的“金主爸爸”分了。一位做金融的老板,脸圆肚圆的富态像,8月份接入这个项目时他还是一位身背百万债务的主,同时正在与另外一家外包公司打官司,产品上线2个月还清所有债务,将公司搬入高级写字楼,买了一辆奔驰。这么励志的人物,我怎么跟他就分了了呢?其实是有原因的。例如:

跟钱打交道的人要么智商情商双高的人,要么是投机倒把来一蹦子的人赚个快手钱。我把他归在第二类,但是情商不低,我们接触第一次是4月份,所以从时间上大家能看出来他是回头客了,当天为了与我们对接项目带着合伙人晚上8点,把还在晚饭的我和产品经理叫回公司,讲了一晚上的产品逻辑及需求,当时还不清楚他的产品如此暴利,我按照常规产品的开发做了报价,最后客户并没有选择与我合作,认为价格高。

有意思的是过了4个月还是来找我合作,后来他说因为我们专业,让我有点哭笑不得。其实真实情况是上一家开发公司把他坑了。产品做完跑不起来问题多,但是又有利润产生觉得还是給好好研发个产品。我有时候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这不应该是一个好人更好的时代吗?”或者说是认真做事的态度应该有更多机会,但现实是我们认真做着客户的产品准时交付,可是活得很艰苦,套用一位股东的话说是:“我们需要包装”,说的有点远了,还是说说这件让我交智商税的事情。

我们第二次见面就是8月份了,那天我记忆深刻,天气闷热,我与小伙伴带着笔记本及报价做上门拜访,我们坐了快一个小时地铁,我满头大汗下地铁走到他的公司,公司在一个鱼龙混杂的写字楼上,时不时还有南方蟑螂从脚边穿过,当时他在跑官司也就是前文说的债务,从外面回来时给我跟小伙伴一人带了一瓶冰绿茶,这瓶绿茶来的正是时候,虽然饮料没多少钱但是为再次合作留了个“人不错”的印象。关于合作我们从下午3点聊到晚上12点,比原先我的报价低了几万,客户说未来赚钱了到时候多给3w也可以嘛,于是以一个贴近成本的价格达成合作,当然这个梗在每次合作时都会拿出来调侃下,熟络后聊天才知道他手上的钱当时只够支付研发首款。直到现在回忆起来我都在说:“还好他赚钱了”。而非是:“我靠!好险差点被坑了。”

往往合作我与团队都会为客户的产品规划好一个方案及产品方向,你可能要问了,我凭什么来指点甲方的方案,或者说这么做并非外包研发的路子。在这个行业呆的时间不长,但是接触的项目及行业信息肯定要比客户来的多,有一次为了給另外一名客户做k12产品方案,我们做了将近一个月的产品调研及方案,当然这些服务目前并未收钱。值得庆幸的是客户因此获得收益。我一直认为做一款有价值的产品比做一堆产品来的有意义,如果客户的产品一直在运营一直在运转,我们的辛苦是值得的。回到金主爸爸这里,在后续产品的研发及报价过程中总是诉求“快”。或者价格对半砍,这些一来一回形成了我的另外一个认知,不要试图給不懂开发的客户讲解开发细节,他们只关注结果。想要产品报价能做起来公司給更加规范化。当然这些都是合作的事并不足以让我支付所谓的智商税。

真正使我交付智商税的事是后续的事情,在研发合作快半年的时候,我发现他与负责这个项目技术负责人走动特别频繁。在16年的时候有类似案例发生,当时一个负责人及小组成员全部被客户挖走。对于公司而言这种损失无法用钱来衡量。这件事情在我看来是正常沟通,并未多想。现在看来是被自己蠢到了。

在最近一次合作时客户出于信任一次性付了合作全款,虽然与他日入百万比起来我这个支出是凤毛麟角,可是这次的支付却救了公司一命,当时回款并不顺利。刚好项目进入与另外一个项目冲突,考虑到是长期合作的关系我们为另外一个项目安排了其他人接手,为后续开发做好了人力支撑,在支付后的没几天时间里,这位负责人就突然提出离职。现在想想相对客户的金融项目来说也许是我的公司不够诱惑力。在离职后的10天里出现了两个bug,按照产品研发周期的顺序,这个产品已经进入稳定期,所有的操作均稳定的情况下出现了注册验证码错误和管理后台504,以及其在离职前发布版本时,将线上版本测试使用的1分钱没有调回原有价格,前两件事情让客户对公司的研发能力产生不信任感,至于最后一件事情是版本发布后第三天客户发现并反馈的问题,这件事成了一个炸弹,造成了直接损失。

就在昨天客户提出清算,清算之前给付的8万,虽然我们之间并未签订合同,但是出于诚信我还是承诺偿还未使用的其余款项。就在昨天我才知道这次的智商税交给了谁,再次为自己的后知后觉感到无奈,之前的合作里多次跟客户说将项目脱离公司他来做,甚至告诉了客户第三个版本的开发周期是原本计划研发周期的一半时间,价格却是之前的两倍,用客户的话说这种承诺相当诱人。

对于客户的丢失我不是没有方案,我可以拿出更低的价格和更短的时间,但是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三千的事情对公司来说没有任何好处,我更多的情绪是不屑。然而对公司内部来说,出了这种事情我却没有应对的办法,所有员工都在看我的态度,脑子里过了无数人,也没有任何版本告诉我对这种事情如何处理。脑子里一片白,只是记得父亲之前说过我“见识太少”的结论。

客户虽然想挖人但这个举动是明面上的是表象,公司不赚钱外在利益刺激才是本质。这一次的损失及伤害我选择承担,但是不知道能扛住几次这种变动,一直处于自我怀疑重新认可的过程,大家都在说创业的时候,我却不以为然的认为我现在做的不是创业,而是为自己谋一份事业。这个期间的心酸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它并非一路高歌猛进也并非因此自由潇洒。反而让我看清更多现实,在没有好的市场及运营模式下,我只是在打工,打一份不知道何时到头的工。我能做的是接受现实,不知是否会变成一个油腻的中年女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2018年1月初,是在下过大雪后的西安,它显的格外冷清、冷淡、冷漠以及冷。与我喜欢的它完全不同。

希望2018年一切都好。愿归来还是少年,不忘初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笔智商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