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了费还焦虑?是病得治。

你我中的大多数,都有知识焦虑。听到周围有人在谈论一个不懂的名词,人家又订了专栏,就坐不住。加入一个又一个的社群,买了一个又一个的付费课,不买就不踏实。

学习,不再是求知欲的主动选择,成了焦虑的被动选择。

所以知识付费的蓝海才这么大,正因为焦虑且饥渴的鱼群。 知识付费和知识焦虑是鸡和鸡蛋,互相催生的产物。

知识付费好吗,当然好。

以前是没有资源和路径,现在只要你付了钱,北大教授的课随便你听,说不定讲得更用心。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搜索任何一个IP的讲座,你的留言可能也会被置顶。和知识大咖的距离从来没有这么近。

不过,和焦虑的距离也从来没这么近。


1,焦虑怎么产生的?

焦虑的原因是知识付费没解决你的问题,没见成效

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A. 感兴趣,扩展知识面

B. 速成,成为大师或达人

C. 不得不学,否则被落下

如果你是A,不会有焦虑。

知识付费不会让你失望。毕竟大师精心准备的课,总会给你一个新视角,新体验。

如果是B,容易焦虑。

线上学习的系列课程一般不超过10小时。

如果你和大师的距离真是10个小时,他真的是大师吗?

10小时,你只能了解最少必要知识。

而他的积累是无数个10小时组成的,这些是没法分享共用的。

如果是C,极易产生焦虑。

因为你一直在比较,通过比较来定位。

而世界上优秀的人太多了,这些牛人不仅在天边,还在眼前,你总能发现比你强的。

如果这作为你学习的理由,你必须做好成为永动机的准备。

况且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你学的速度赶不上更新的速度。

按照统计,爱迪生那个时候,知识更新的速度是80年,也就是你只要学会了一门技能,可以确保一辈子的饭碗。

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平均是3年,在某些领域可能更快。比如互联网和人工智能。

所以,并不是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就可以确保你的进步性。

知识是死的,没法持久地承重你渴望优秀的梦想。

当渴望和现实不匹配的时候,就容易焦虑。

如果不想清楚背后的逻辑,很容易陷入更深的坑——以为自己知识还不够,得继续补。

老觉得自己很牛,是毛病。

老觉得自己很弱,是病,但病根得找准。

回头看B 和C,其实本质是渴望走捷径

有那么多可以比较的领域——你和同事在专业技能上的高低,学业的差距,甚至旅游国家的数量。

为什么在谈这些的时候,你的焦虑感没有那么强,但是如果周围的几个人都在讲某个老师昨天讲的课,你就开始心慌呢?

潜意识里面渴望速成——专业技能的高下,学业的差距,甚至行走的国家,都需要长时间积累,没法一蹴而就。

唯独知识,好像是钱可以换的,只要付了费,用很短的时间,就能赶上别人,重新获得平衡感。

付了费还焦虑?是病得治。_第1张图片

2,哪些人不容易焦虑?

一般是这三种:

A. 佛系青年

B. 在垂直领域里面做得好的

C. 有稳定的兴趣

A类佛系青年——他们似乎永远隔绝于人群之外,不被影响,不被裹挟。这里不讨论。

属于B的——他们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能做什么。

这代表他们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

知道自己的边界,就像在海里的船,知道哪里是岸,哪里是水。

那些大牛,他们并不是在每个领域做到最优,只是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做到头部——这就足够造就他的自信。

往往是那些垂直领域里面做得不好的人,没拿得出手的东西,才不停挖井,靠数量给自己打气。

越挖越慌,时间花了不少,回报还没来。

属于C的——这类人往往是自己主动寻找知识,不是被动地被知识选择。

面对知识,他既有能力说Yes也有能力说No。

不贪心不犯难,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冒,对什么不感冒。

往往犯难的,是兴趣不明确的人,自己一直权衡199值不值。

其实你唯一要考虑的是,它值不值得你花费精力。

知识不像食品——缺少某一样就营养不良,讲究饮食均衡。

知识就是倒立的漏斗,宽进严出——你需要的是在一个漏斗中有输出,也就是选定范围去深耕。

付了费还焦虑?是病得治。_第2张图片

3,知识付费的正确打开

1)以需求为导向

很多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听课学习,获得一种充实感。

好像时间没有被填满就有罪恶感,时间只要花在学习上,别管学啥,都是有成就的。

我们不应该是靠充实感活着的,而是要靠价值活着。

阿勤每天要读5个专栏课程。我问他你学到什么。他说学了很多。但最终说不出个所以然。

每天读5个专栏,如果文章很轻松就能读懂,这5篇文章就没什么营养。

反之,如果文章还有干货,且不说他还有朝九晚五的工作,哪怕不工作只学习,也消化不完。

来做个题,看你能否答出来。

一辆公交车到第一站上了7人。

下一站上8个下2个;

又一站上1人下4人;

又一站上9人下1人;

又一站没上没下;

又一站上2人再下5人。

请问一共经过了几站?

当你沉浸其中,脑细胞飞速运转的时候,对目的有帮助吗?

我们经常为了学习而学习,并感动了自己,却忘了出发的理由。

你需要学会选,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可能是专业知识。学了之后,在工作中能用到,切切实实的知识变现。

也可能是自己的兴趣领域。我也很赞同 。

对某一类感兴趣,容易形成一种被动的专注力,你会自然而然的去捕捉跟兴趣相关的知识。

这其实上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深耕。对一件事情有深入的稳定的兴趣,更容易扎得更深,走的更远。

如果只是因为这个专栏有多少万人订阅了,我劝你还是不要去学了。

你是为了解决现下焦虑而去学的,最后效果肯定也一般。

我相信世界上没有无价值的知识,但是对于单个个体而言,的确会有。

对个体来说,有些知识就是没用的,和未来不产生关联,如果不是因为焦虑,压根和你不产生交集。

精力就这么多,请珍惜你的精力,而不是滥用。


付了费还焦虑?是病得治。_第3张图片

2)知识付费作为入门

有一个自媒体作者,她的大学过得很灰色,恋情学业都不好,她泡了4年图书馆,聊以慰藉。

毕业两年后开了公众号,写作的功力展现出来。

很多人要求她传授经验,她就开了写作课。学员很多,但是出师率极少。

问题出在哪里?

知识可以速成,功力没法速成。

很多人不知道,无意识的积累,效率最高。

你可以把它作为入门,但是之后还有80%的路,需要你自己去走,花钱买不来。

如果把知识付费作为捷径,认为可以直登山顶,我要给你泼冷水,不可能。

别人的知识和你的知识,不只是差了渠道而已。

阅历不到,火候就差多了。

有的企业请了管理大师治理公司,但是效果不好。

原因是,大师的管理知识很棒,但是企业运营的细节他并不知晓,所以其实方案并不对症。

放在学习里也是,并不是拥有了知识就拥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思考内化知识

知识能成为你的,只有一个途径——内化。

它离不开你的思考和琢磨,离不开你对知识体系的掌握。

知识IP们,经常为了降低观众的门槛儿,会去简化语言和底层知识基础,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你结果,深层的基础一般不触及。

离开了深层know-how,充其量只是讯息,其实不是知识。

世界上最睿智的人并不见得是知识面最广的人,但是他一定是获得了一把金钥匙——知识体系和底层逻辑。

这就像定理和推论的区别。聪明的学生不需要去记复杂的推论,因为推论是可以被定理推导出的。

金钥匙的效果就是这样,通过思考,融会贯通,面对新知识不需要胆怯。

这些新知识们都是树冠,而知识体系和底层逻辑就是树干,一通百通。

知识不是为了越学越多,而是为了越学越少。

很多时候新知识并不新,可能只是旧瓶装新酒。

巴甫洛夫的狗?有点陌生。“条件反射”你肯定熟悉。

墨菲定律?有点陌生。“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你肯定熟悉。

有了树干就不怕树冠的细密。

付了费还焦虑?是病得治。_第4张图片

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注意力也是最宝贵的资源。这个世界不需要万金油,因为万金油难以创造价值。

深的才是井,浅的是绊人的坑。

我们常用知识是海洋这句话来作类比。

搁以前,这片海域是限行的,你远远的望着。那片海好美,但是无缘接近。

现在这边成了公海,你只要付了费你就可以进去。

这是个好事儿,但是如果不理智,被焦虑胁迫,恐怕会淹死。

你可能感兴趣的:(付了费还焦虑?是病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