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师成长之路——心理健康辅导员

心理健康辅导员个人分析报告

徐晓敏

摘要:“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言犹在耳,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与未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青少年的心灵最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我是一名来自广东的人民警察,常年与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打交道,在这个不良群体中不乏有因故辍学、交友不慎、缺乏关爱而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他们本应端正的坐在学堂里汲取文化知识,如今却要在阴暗的牢室中度过最可贵的年华。在因缘际会之下,我有幸报名参加了心理健康辅导员远程培训班,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深感肩上责任重大,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对自我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现结合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学习过程,从自我成长分析和职业行为分析两个角度进行个人分析,以期得到老师、同行们的指点和帮助,切实提高自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信心和能力。

关键字: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一)人格类型

我为人低调谨慎、直爽开朗、遇事沉着冷静、心境平和稳定、待人真诚大方,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在生活中,我是一个热爱学习和坚持学习的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我常年奔走了广州、肇庆两个城市之间学习心理学知识,常有人问我“什么时候是个头?”我答之“学无止境!”;在工作中,我常年服务于公安基层一线,基于工作的特殊性,我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严格执行上级所下达的指令,对外:我敢打敢拼、不畏艰难、不惧危险,对内:我时刻做好单位和同事们的后勤保障,充分发挥自己的耐心、细心和爱心。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忠诚、勇敢、积极、直率、热情、有爱。

这些性格特征的形成与我的心理成长是密不可分的。

(二)个性心理发展史

我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军人的家庭,外祖父、父亲都是常年驻守在祖国南海边上的边防武警战士。我从小在部队的军属大院长大,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军人的刚直不阿、直爽忠贞的优良品质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我立志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可惜,命运总是多变的,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父亲应召转业了,我跟随父母离开了熟悉的部队大院,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第二故乡——肇庆。在这里,我开始了新的生活。新家、新环境所有的一切于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没有了起床的军号声,没有了熟识的小伙伴,更没有了那威严响亮的操练声。唯一熟悉的是父亲的严厉和管教,在父亲的教导下,我一步一步的走上求学、求职的人生道路。

求学阶段。我是一个不喜欢背书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除了背过古诗词和英语单词,别的我都没背过,就算是考政治、历史我也是全凭理解和体会,所以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位置,经常被老师视而不见,仿佛可有可无,但是最让我不解的是即使我在篮球方面有特长,老师也会借学习之名剥夺我去打篮球的机会和乐趣,所以当时的我对老师充满了怨恨,因为我觉得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所以,初中三年后,我只报考了一所中专院校,按父亲的说法是“以快打慢”的方式,早毕业、早就业。这看似草率的决定却恰恰成为了我人生的转折点,在这所中专院校里,没有了升学率的约束,老师和学生是可以很平等的相处,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大道。特别是我的两位语文老师,一位肯定了我的淡定和沉稳,在某次校方抽检语文水平时,我被随机挑中,题目是即场口头描述一位眼前的陌生人,我选择去描述一位初次见面的学长,从他的样貌特殊再到肢体动作,我都一一道来,虽然我当时说得不太流畅,但这位老师肯定了我的即场发挥,给予我莫大的自信;另一位语文老师,则是在课堂里放下了手中的书本,带领学生走进美妙的文学世界,但又不会脱离课堂的主题,就在这一刻,我牢牢记住了这位老师的恪言“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池水”。从此,在中专的那三年我开始肆意的去成长,在图书馆里沉浸在书的海洋,在篮球场上挥散着青春的汗水,这才是我想要的青春年华。

求职阶段。在父亲的安排下,我一毕业就参加了工作,虽然是临时工却也很满足的。2001年适逢国家进行全面的体制改革,我面临随时被裁员的风险,前路何去何从而不自知,尽管父亲一直在给我打气,但我内心的那股倔劲就上来了,我不愿意坐等命运的安排,我要自己去争取我的事业。这时,一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来了,由于我学历不高,很多职业不是不对口就是不符合要求,正在踌躇之际,人民警察四个字让我眼前一亮,这就是我想要的。我虽不能当一个像父辈们一样的军人,但我可以做一名惩恶扬善的人民警察!在自己的努力下,我20天啃下三本加起来1800多页的书,我顺利通过笔试、面试、体能测试等重重关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在从警的十六个年头里,我兢兢业业、忠诚履职,以工作点滴来书写我从警的平凡之路,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荣获个人嘉奖。

二、职业行为分析

(一)我为什么要成一名心理辅导员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因辍学而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我们称之为辍学少年犯犯罪。所谓辍学少年犯罪,一般是指未满18周岁的失学或未完成接受义务教育的犯罪人员。是什么导致了本该在学堂读书的他们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呢?在与他们交谈中,我顿时感到青少年犯罪其实是可以可防可控的。

首先,家庭教育要搞好。家庭是社会的最重要的细胞之一,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摇篮,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的态度影响了子女的素质,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世上没有一位父母是想孩子学坏,问题是父母不懂得怎么去教,因为父母是唯一不需要持证就能上岗的“职业”,所以遇到一些孩子成长时出现的问题就不知所措,更甚者有可能错误地把孩子推向犯罪的边缘。我认为问题出现的时候正是心理健康辅导员该进入的最好时机,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社会、社区、学校的资源,比如在学校第二课堂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小讲堂,向青少年传播如何正确面对身体、心理带来的成长困扰;同时也可以在社区开展父母学堂,教导父母如何充分包容和接纳孩子出现的各种状况。

其次,学校教育要抓好。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分数不是划分学生的唯一标准,教育者理应要做有教无类,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学校不仅要关心品学兼优的尖子生,同时还要给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学校除了日常的德育教育外,还坚持将学校的法律教育长期化、制度化。我作为学生家长和警察的双重身份,曾多次深入到学校讲授如何提升自我保护的课程,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所以成为一名心理健康辅导员,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知识也是我向学生传播预防犯罪的有利条件。

最后,社会服务要跟上。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我们最不愿看到却又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它不仅直接危害着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和心理辅导刻不容缓,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我愿意去做一个传播心理能量的播种者。

(二)我要怎么做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

做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首先是个人的心理是健康积极向上,然后才谈得上得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做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需要具备以下三点条件:

第一,充分的接纳和包容。包容和接纳的前提是我必须有爱心和耐心,而且心存善念,即使对象并不友善,也要相信人性本善,不带任何道德色彩去接纳和包容每一位走进辅导室的学生、家长、老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建立起一段稳定的辅导关系,那么随之而来的心理辅导才会润物细无声。

第二,需要有专业的心理知识。做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的必备条件之一必须要有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要懂得心理辅导的基本程序,而且还要有好的方法,好的辅导方法是心理辅导成功的。如果不能“对症下药”,不但要能导致辅导失败,甚至还有可能加重辅导的心理问题。

第三,心理辅导员的个人成长很重要。著名的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过“我是否能够创造一种促进他人独立成长的关系,取决于我自己的个人成长的程度”。心理健康辅导员任重而道远,关注和服务于未来成为国家栋梁的青少年群体,所以,坚持学习、坚持个人成长很重要,正如我前面所述“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池水”。

我期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所学,服务于助人自助的美好事业——心理健康辅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师成长之路——心理健康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