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晁错

读汉史,我曾感叹贾宜之怀才不遇。以贾生之才,上可安国,下可抚民,且因少年才俊而近天子之身,本可一展雄才,不负平生,然而,贾生耿直之性却难容于迂腐之朝,群起而诟,终不得展其鸿鹄之志。洞庭波上吊屈原实已是悲己身。文帝千里相招,贾生心存企望,然而不问苍生而问鬼神,贾生是打击颇深,已心灰意冷。辅梁王,他呕心沥血,只一心把一生之志,旷世才情传之后人。然而,苍天无情,粱王坠马而亡,这是贾宜生命中最后的稻草,人活的是心气,心已成灰,此身安存?贾宜,空怀了报国之志还有那惊世奇才,在人生最美的时刻凋零。读贾生已是悲,已是痛,而晁错之死却不得不使我泪流满面,忠诚之心,耿耿之怀,忠烈之臣啊,我为之哭泣!

晁错之死,死得太冤。

本来,藩王之乱迟早会生,这与晁错无关。

藩王割据,独霸一方。这始作蛹者是汉高祖刘邦。刘邦本是平凡之辈,得天下实属不易。他做了皇帝,即是暴发户。对于那些跟着他打天下的亲朋好友自然要打发一番。建国伊始,国库空空,金银财宝实是稀罕,唯有因长期战乱,人口凋敝,土地荒芜,而且边关空缺,所以分封诸侯也是良策,既安抚了众亲朋将领又增强了边关,是两全其美的良策。

当然,刘邦的恩施,也为刘家天下的延续布下了祸根。

孝文帝刘恒,因深知自己的皇位是来之于他的与世无争的胸怀和他母亲的仁慈,所以他也只能看着,忍着,他没有能力去削弱藩王的势力,所以,贾宜的政治主张他只能是充耳不闻了。

如果说贾宜是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那么晁错也算是应时而生了。文帝时,晁错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说得普通点就是太子刘启的老师。这个职位对一般的人也许就是个教书的,而晁错却是利用了这个机会,一边传授着知识和道理,同时也向太子,未来的皇帝灌输着自己的政治理念。待景帝即位后他就很自然地成了刘启身边最重要的大臣了。

和刘恒不同,刘启继承皇位是理所当然,他不欠人情,而且由于受晁错的思想影响,他已经对黄老哲学有所厌倦,他不再想走清静,无为的道路,他想有所作为。而当时之势,藩王割据,各自为政已成国之痼疾,既影响了皇帝的利益(无地可封各位皇子),更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力之强盛。年轻气盛的皇帝是想改变国家之现状了,而要改革就必须要削弱诸侯王的利益,于是削藩也就摆上了台面。

当然,削藩是个深水区,必然要触动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这就是汉王朝建立以来的各利益阶层,几乎占地三分之二的各位侯王。

削藩将面临怎样的阻力,刘启明白,晁错更明白,就连晁错的父亲也知道这里面的风险。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他们是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他们的既得利益,必定要组织力量反扑。作为皇帝的刘启,他是看到了皇权的危机,看到了国之不国的严重局面,他是不得不为。而作为晁错,他不是没有看到危险,而他已没有退路。因为他是皇帝的老师,皇帝的思想是他教导的,而且他已经成为皇帝最重用的御史大夫,作为一个读书人,他懂得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即使是赴汤蹈火他也义无反顾了。

没有意外,一场改革引起了侯王们的猛烈反扑,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七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联合暴乱,矛头直指中央。

安理,对于这种反扑刘启是有思想准备的,在军事上是已经做好了应对的。但是,皇帝就是皇帝,他珍惜的是皇位,皇权。当他看到侯王们打出的口号,他似乎仍然充满了妥协的希望,晁错的人生悲剧就这样产生了。他死得很惨,腰斩闹市。皇帝就是想让他死得惨一点,影响越大越好。晁错就这样成了皇帝利益链上的一个牺牲品。

如果吴王刘濞之类就此偃旗息鼓,皇帝也许会暂时停止削藩,形势也就不会大变,然而事实上吴濞却有有更大的贪心,他看中的是皇权,皇位。这就逼得刘启不得不重拳出击了,一场战争,七王之乱得到了平息,利益集团被摧毁,皇权得到了巩固,国力也日趋强盛。

而晁错是死了,被腰斩,死得很惨,死得很冤。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中国读书人的理念,也是晁错的立身之本。

人生如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晁错为大汉的事业而死,也是死得其所,他是完成了一个读书人的信念。

好在千古功罪自有后人评说,晁错的历史功绩已经被浓墨写进了历史的篇章,永垂不朽。

你可能感兴趣的:(叹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