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读圣贤之书

何为圣贤?大凡心思细微志向远大可成为圣贤.周武王给圣贤之人界定了四种品质:第一叫做“镇定”;第二叫做“刚正”;第三叫做“平静”;第四叫做“敬重”.

仅举两个例子说明之:当年孔子向老子请教礼,老子倒骑在青牛上,不慌不忙的回答孔子提出的问题,他的内心是那样的镇定自若;当年鲁国的项橐和同伴们在路上玩泥巴筑土城,孔子和他的学生正好坐着马车经过,小朋友一看马车来了都避开了,只有项橐坐在城中安然不动.孔子面对一个七八岁的孩童,没有大声斥责,而内心十分平静,便走下车来,十分敬重的问项橐为何不避开车子?双方通过一番对白,觉得项橐懂得的事情很多,说起话来有理有据,也很聪明.因此孔子拜八岁的项橐为师!你要想做一个圣贤之人,你就得读圣贤之书!

不读圣贤书,就不知道“百家姓”究竟有多少?不读《三字经》,就不会完全的了解我国五千年来的文明史;不读《弟子规》,就不懂得做人的原则、日常生活的规范及礼仪形式;读了《千字文》对中国的文化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从中了解中国文化的哲学、政治、经济等内容;不读《孝经》,就不知道孝道是如何产生的?人为什么要奉行孝道?更不知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的道理;不读《中庸》,就不知道人世间的“至诚”究竟怎样?一个“诚”字贯穿于整部《中庸》,中庸的最高境界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不读《大学》,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大学问”“大学习”,怎样才能实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读《论语》,就不会很好的为人处世,更不会虔诚的奉行“仁、义、礼、智、信”;不读《孟子》,就不十分了解仁义道德;不读《老子》,就不会拥有做人的高度智慧;不读《庄子》,就不会真正懂得什么叫做“大气”?什么叫做淡泊名利;不读《易经》,就不懂得宇宙人生无时不变,无处不变,《易经》揭示了宇宙人生的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那就是“变”!

只有读了圣贤书,你才会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光明磊落的君子胸怀!君子的品行是这样的:温和善良,是仁者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者的土壤;宽厚从容,是仁者的动作;谦逊待人,是仁者的本能;礼仪规矩,是仁者的容貌;谈吐儒雅,是仁者的文采;且歌且乐,是仁者的畅和;散财扶困,是仁者的惠施.这样的人在社会上,自然名扬四方;不用刻意自尊,神色自然庄重;不用板起面孔,神态自然威严;不用开口表白,自然令人信赖.

这样的人举止仪表上,表现为“三不失”:不失足,不失色,不失言.给周围人的感觉是:“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这样的人才能“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善则称亲,过则称己”.

这样的人,才能“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遵循宇宙规律,奉行人伦之道,做一个真正有德之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读圣贤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