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字幕组的那一年

我在字幕组的那一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每次看美剧,剧首的字幕显示“XX字幕组”“翻译XX,校对XX”都唤起我曾在字幕组的点点滴滴回忆。

大二那年,突然闲下来的时光异常空虚,我每天不停地刷各种美剧和原声电影。突然有一天, 我好奇这些电影字幕是怎么做成的。于是去网上搜“字幕”,却意外看到“申请加入字幕组”,我按照论坛给的联系方式,发了邮件。很快,版主就联系了我。然后给了我一套试题,有听译,英翻中,还有脏话翻译,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套做下来感觉蛮有意思。没过几天,版主通知我考核通过了,于是把我拉进了字幕组群。刚进字幕组,每个新人都会被指派给一个师傅教你如何使用制作字幕的软件,怎么调整时间轴。那段时间我学习热情高涨,彷佛进入全新的探索世界,平时做观众时的诸多疑问一一得到解答。

身边的同学知道我加入字幕组后,问的最多的便是,翻译一部电影多少钱?我说义务劳动,全自发性组织的,然后他们无趣地转身离开了,毕竟谁愿意熬夜免费做翻译啊!

但我的大学生活因为活跃非凡的字幕组群而变得生机勃勃,我们抢任务,切磋翻译功底,咬文嚼字地死磕怎么翻译得更地道。而留学海外的组员成了我们的第一手信息库,一次次地思想碰撞都能擦出异常绚烂的火花。

那一年,我翻译了50多部影片,不算多,但收获颇丰,异常充实,如今回想起来,都觉得在频率相似能量共振地交际圈内是如此地舒服,不必遭受因不合群而招致的流言蜚语。

我在字幕组的那一年_第2张图片
每次抢任务组员都异常积极,若抢到自己喜欢的影片别提多兴奋了


字幕组群人才济济,不乏名校学霸,海外留学生,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大家分布在世界的天南地北,因为共同的兴趣聚集在了一起,不求回报地贡献着自己的知识阅历,为美剧爱好者架起了语言和文化桥梁。平时我们看的影片,一个片段可能就是五分钟的台词,字幕组要花两三个小时翻译台词,琢磨怎么表达更地道,还要调时间轴。你会发现南北方组员翻译出来的味道完全不同,南方人表达更细腻,而北方人用词特别丰富。如果一部影片由来自北方和南方的组员合作完成,那校对就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去统一语言风格。往往整部一个半小时的影片翻译下来,四五个组员总耗时10个小时。群里有很多上班族,下了班就坐在电脑前抢任务翻译字幕,往往为了赶进度熬夜去完成,然后第二天赶地铁上班。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和心甘情愿,这样的“苦差事”根本坚持不下来。

这是字幕组教会我的:唯有坚持与热爱才会义无反顾不求物质回报地去坚持心中所爱。正如现在的公众号和知乎大神,因为热爱分享,才不求回报地贡献自己的知识力量。

我在字幕组的那一年_第3张图片
电脑里还保留着当时进字幕组的学习资料

字幕组教会我的另一件事是:谦卑。作为旁观者,我们总觉得他人的成功很容易。不就是马甲线蜜桃臀嘛,我练练也有的;不就是写爆文嘛,我也能写;不就是工作嘛,给我一个机会,我也能做好。

可是当你真正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天哪!这要坚持锻炼还要控制饮食,可能三五个月还没有成效,当然前提是你能先坚持三五个月;当你写作的时候,你发现绞尽脑汁,半天也憋不出一句话。原来爆文的作者都是经历很长时间的知识积累,才能信手拈来;当你连本职工作都是马马虎虎应付,老板又怎么可能会给你机会尝试更“高大上”的岗位。

当时我也是这般年轻气盛把一切想的简单。在没有加入字幕组之前,我自认为英语水平还算不错,觉得字幕翻译比起学术翻译要容易得多。但直到真正接触了才发现,在高手如云的群里,自己的翻译水平简直sucks(糟透了)。

幸运地是,字幕组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每个字幕爱好者可以在透明化的成长空间里像打怪升级一样,一关一关突破自己。从新人开始翻译几个场景,等到翻译影片达到一定量且翻译质量过关,通过考核即可升为校对,这时候可以带新人了。能力更胜者可以突击听译者,对听力、翻译功底以及反应能力要求极高,一般能做听译者英文水平已是炉火纯青。


当你真正决定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开头难,结尾难,然后中间的坚持更难。

最近我看几个公众大号的文章,我一直往前翻记录,原来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能随随便便写出爆文的,也经历过默默无闻,文笔欠佳,文章无人问津的阶段,但还是坚持写下来了。个人的经历和知识积累程度不同,走上舞台受到瞩目的所需时长也迥然各异。所有你关注的大号,等你去关注时,它已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成长着,直到你看见了,所有的经历才曝光出来。

然后你会发现,你以为别人的成功是横空出世,其实都是蓄势而为

重要的是开始,最难的一步跨出来了,然后是坚持,最后才能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直到今天我依旧感激那段因为热爱而坚持,因为坚持而更加热爱的字幕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字幕组的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