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自己的世界》:每天讲一个不同的故事吧

《创造自己的世界》:每天讲一个不同的故事吧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一、你对绘画有什么样的态度?

说到画画,你能想到什么?

铅笔、彩笔、图画书、绘画比赛、大奖杯?!

我在脑子里搜索了一圈,觉得印象最深也最活灵活现的就是小时候看的一部动画片——《神笔马良》。这好像是我最初的绘画启蒙“读物”,撇除我和弟弟拿着粉笔在家门口墙壁的砖头上乱涂乱画以外。

从小我没受过任何艺术启蒙,所以至今只会画火柴人也不足为奇,谁叫小学时美术课老师只让我们上自习,或者只教我们画圆、直线,除了圆脑袋就是彩虹,除了直胳膊就是波浪代表河水。

我一直认为绘画是要讲究天赋的,包括画思维导图和手账,我这种大老粗就不用尝试了。但是看到英国著名插画家劳拉·卡琳的《创造自己的世界》(A world of your own)后,想法开始改变了。

劳拉·卡琳是个有些另类的画家。她完全不在意细节的描述,所以常常给人未经专业训练的稚拙感。在抛弃了对客观世界经验性的描述后,她更自由地运用主观情感表达,她画面中那些造型很随意的小人,却形成强大力场,整体呈现出一种自由流畅的诗意状态。她凭借《你自己的世界》和《铁皮人》获得2015年布拉迪斯拉发插画双年展的全场大奖。(节选自千巨万“每个人画的都应该很不一样”)

《创造自己的世界》是一本图画书,更是一本教人怎么画画的图画书。

《创造自己的世界》:每天讲一个不同的故事吧_第2张图片
(劳拉·卡琳在自己的工作室,取图于千巨万的文章)  

劳拉·卡琳说,“这本书开始于一次和费顿出版社的谈话,我们讨论出版一本‘教小孩子怎样画画’的书。我的想法有些不同,这样的书已经有很多,但更重要的是,小孩子比大人要画得好很多!”

所以她在绘制这本图画书的时候,除了运用自己非常擅长的彩铅、水彩、丙烯颜料外,还使用了很多拼贴和立体实物的手法。这样做是为了鼓励小朋友们用适合他们自己的方式画画,所以尽量在书中展示多一些的绘画方法。

《创造自己的世界》:每天讲一个不同的故事吧_第3张图片
图书封面

她还说:“艺术作品背后的想法决定了它的外观,并且一个人的绘画风格应该与别人不同,这两点是我在书中想要强烈表达的主题。

想法、个性是劳拉想在书中传达的创作理念,其实也是人与人区分的界限。每一天的日子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非要求每个人都一样呢。上善若水、有容乃大,所有美丽的事物之所以美丽——比如说大海、森林——不就是因为它包容性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吗?

二、劳拉·卡琳如何教我们用绘画创造自己心中的世界

1,创作灵感来自于平时生活中的观察——观察力

作者在绘本刚开始这样说:“让我带你看看,我是怎么通过观察存在的事物,然后创造出我的世界的。”

接着以自己生活中的房子为原型,创造出想象中的房子。同样的,她用这种方法重新创造了生活用品的样子、学校里教授的课程、不同的动物和人、交通工具、独特的自我标志旗子等。

创作要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来自平时的生活。想一想我们民俗文化中的龙、凤凰,不就是人们集中了几种动物的优点而创造出来的代表物吗?日本漫画中的怪物都是尖牙利齿,也是模仿了大型动物的进攻武器啊,比如老虎的牙齿、鹰的利爪。

郝广才在《好绘本如何好》中说绘本故事要“想象和逻辑并存”:“想象的故事虽可天马行空,但天马如何行空?是它有翅膀,还是有其他装备?要有个道理。有了合理的推论,才能使读者信服。”

劳拉在书中以这句话作为想象创作的开头:即使在我的世界里,也需要在早晨“赶紧起床!”这就是正常的生活逻辑。

想象一下她如果说,好吧从此我们可以不再睡觉不再吃饭不再上学了,那么接下来的世界要怎么创造?还有秩序性吗?乱糟糟的世界有美感吗?即便故事能这样开头,编着编着应该就变味了吧,因为它没有一个普世的规律作为引线。创作也要在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如沙上建塔没有承托力。

2,创作要有独特的个性,更要有自信——想象力

劳拉在书中说:“有时人们说我画的鳄鱼看上去像蛇,或者说我画的狗像马。但我更喜欢称自己为创造者。”这就是她对自己想象力的自信。

我每次画小人都是火柴人,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读了一些书才知道应该是小时候学画画时大人和老师就教画火柴人,我脑子最初的印象就是那样。

这和我们80后拿起笔画房屋,大部分人都会画正方形的房子加田字格的窗户,长方形的门,外加一个烟囱是一样的。仔细想想,我们生活中的房子还有这样的吗?并没有!

可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会这样画?因为我们从小学的就是这样啊,小时候的书本插图都是这样啊,我们的思维完全被儿时的美术课禁锢了。

为什么被禁锢,因为儿时的标准要求统一、规范、一致。哪个同学画得不一样都要被嘲笑,我们小时候的教育鼓吹的就是统一规范,而在这些规范中丧失了个性。

我经常听到身边人教育孩子,你看人家画的多好看啊,你应该这样画啊,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限制都是对孩子想象力的扼杀。如果他从小只允许有一种思维方式,凡事都要求符合一个准则,怎么期待他长大后去做一个适应能力强的人?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啊。

我觉得想象力应该来自于多元的观点,对每种事物保持自己的好奇心,还要被尊重。

劳拉讲画画这件事是非常开放的,没有一个标准,所以也不存在正确与否、像与不像的这些问题,也不需要讨好任何人。

她通过《创造自己的世界》教给读者,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画你想画的画,发挥想象力创造,然后对此充满信心。

3,创作要有层次感——创造力

绘画也有一定的路径可循,比如劳拉在书中给我们演示的过程就是:

由小及大——从自己的房子开始创造,再到整个街道;

《创造自己的世界》:每天讲一个不同的故事吧_第4张图片
(这是劳拉创造的她居住的街道,中间那棵高高的书上的房子就是她的房屋)  

由整体到细节——从街道过渡到每幢房屋的形状、里面的东西;

《创造自己的世界》:每天讲一个不同的故事吧_第5张图片
(其中一栋房屋的房客)  

由静态到动态——从创造生活物品到创造自己世界中的运动、人、动物、交通工具;

《创造自己的世界》:每天讲一个不同的故事吧_第6张图片
(劳拉创造的火车是各种各样)  

由分散到总括——从创造各种事物,到最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旗子,用以分辨自己和他人的不同。

《创造自己的世界》:每天讲一个不同的故事吧_第7张图片
(劳拉设计的自己的旗子,左上角是她的名字缩写L.C.)  

整本书看似思维发散,其实有一根线串着,而且运用了人的眼睛在看一整副画时的视觉运动过程。集中、扩散、细品、总结,这就是我们平时欣赏事物的过程啊,所以万事皆有联系,绘画也来源于生活中的美感。

另外,她在书中提供了许多创作的步骤,比如说:“首先,画出你住的房子的形状。然后想一想,你要把它建在哪里?你希望它由什么建成?有墙和窗户吗?如何进出?”

在创造生活事物的时候,她说:“选择三件你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然后问一问自己:生产它们的工厂应该建造成什么样子?需要建高点儿还是建矮点儿,大一点儿还是小一点儿?”

这样的结果就是,每个人在创造出自己的世界以后都能有一种主宰着自己生活的感觉,因为创造的都是身边的事物,而这些东西是自己非常喜欢且梦想得到的。创作的目的除了得到思维的发散,也能得到满足吧。

三、个性来源于想象力,想象力来源于积累

劳拉在谈到创作这本书时说:“从这个真实的世界开始,让读者环顾四周,以此来激发他们的灵感。

作者如此青睐对真实世界的观察,就是想告诉读者,所有的创作都要有真实的根基,真实世界是想象力的基础,个性是想象力的翅膀。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伟大的物理学家如此肯定人的想象力,可想而知它的巨大作用。

时代发展到今天,生活中所有的一切我们都习以为常,但是仔细推论一下就知道,每一次变革和进步,无不是在前人打下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和超越。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科学、技术、艺术、文字演变到今天,都是聚沙成塔、逐渐磨砺才有的成果。

个人的进步和人类的整体进步都说明一个道理,新的东西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来自于坚实的基础和积累。

四、我给自己创造的世界

看完书来演练一下吧!我住在一栋高高的大楼里,虽然有电梯上下,可是我希望有更好玩的方式进出,那就装个滑滑梯和热气球吧,一下一上。

《创造自己的世界》:每天讲一个不同的故事吧_第8张图片

从家里到单位有十分钟的车程,很近很近啦,可是我还是希望不经过嘈杂的人群赶往工作地点。那么我在家和单位之间建一座透明的磁悬浮列车吧。别问我为什么不建地铁,因为地底下的风景怎么有空中的好看?!(可是我实在不会画太多风景……)

《创造自己的世界》:每天讲一个不同的故事吧_第9张图片

我和三位同事共用一间办公室,平时的工作环境很嘈杂,我爱安静,所以多么希望我们漂浮在水上办公啊。大家都用一个大大的玻璃罩子罩住自己,好让彼此有安静的独立空间,工作累了我可以沉到水下看看水中的小鱼,游游泳锻炼锻炼身体。这和我们每天早上十点放着工间操的音乐,在办公室养养花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创造自己的世界》:每天讲一个不同的故事吧_第10张图片

还有,上上周末宿舍姐们结婚,送了我们每个人一支玫瑰花,花很快枯萎了,可是花瓣我舍不得仍,留下来四片拼成一个花的形状,我多希望我们五个人是长在花杆上的人呢,所以画了几个头像。请不要说画的不好看,这已经是我能做到的极限了……

《创造自己的世界》:每天讲一个不同的故事吧_第11张图片

我脑子里的想法很多,可是实在能力不足,不过看完书以后我只能安慰自己,它丑也丑得独一无二啊!

五、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

我的画工非常非常笨拙,因为没有能力把脑子里想象的情景变成真实的东西,这个虚拟和真实之间的差距,真的很大很大啊。

画画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大人和孩子的不同是不是:大人会先想象一个画面,然后尽量描摹出来;而孩子随便涂鸦几笔,就能给你讲出一大段故事,也不会在意自己画的逼真不逼真。

虽然都有虚拟和真实的鸿沟,但是两者的差别在于:大人尽量用真实靠近虚拟,始终做不到尽善尽美;而孩子从来都是用虚拟靠近真实,不在乎画出什么,画得清楚不清楚,他脑子里的东西更重要,也相信自己脑中的东西最好。

我本身是个想象力比较丰富的人,这表现在各种念头时刻挤满了脑袋,但只有一小部分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即便如此,我仍然对创造每一天新奇的世界感到有趣。

郝广才在《好绘本如何好》里说,绘本是用一组图画在讲故事。

劳拉在《创造自己的世界》最后也这样说,“明天我可以重新再来,创造另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不就是重新再讲一个新的故事!

当我仔细思考心目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时候,当一次一次创造新的内心世界的时候,真的感觉人非常渺小。因为那么多想法只能存在在虚幻里,根本不可能变成现实,哪怕只是现实中的一小幅图画。但是这有一种作用就是,能清楚的告诉你,很多很多时候你只能做好目前能做的自己。

踏实,是能从想象中衍生的吧。同时人又不能缺少想象,没了想象力,人就失去了飞升的翅膀。

我觉得劳拉·卡琳的这本书最令人感慨的一点就是,她鼓励读者去创造、去放飞想象,但是始终提醒着你,要多看看真实的世界,从中寻找灵感。

抬头仰望和低头观察,是理想能走远的双脚吧!

《创造自己的世界》:每天讲一个不同的故事吧_第12张图片
(劳拉·卡琳画的各种人,每个都有自己的特殊,还擅用许多物品表现人物的特点)


PS:最后推荐一个公众号,“会读书的人”,是由连岳、饭饭和千巨万一起创立的,里面有许多千巨万的文章。她曾经在2017年9月30日的文章《每个人画的都应该很不一样》中分享过劳拉·卡琳的这本书。

当我拿到书本,看到掉出的附赠彩页时,有一种穿越了时空和过去的文字握手的感觉。

再推荐三篇千巨万的文章,希望对想了解画画、想鼓励孩子画画的朋友们有帮助。

《成人是如何丢掉画画天赋的》

《普通人如何教孩子画画》

《小孩子如何“学”画画》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造自己的世界》:每天讲一个不同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