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登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年份:2019
页数:171
字数:115千字
分类:读书方法
关键词:理解力池子,知识的自我反刍,构建坡道,思维导图
难度:5/10
评分:8/10
时长:5天。具体时间未计。
本书从选书,读书,讲书,解书四个问题告诉读者《如何读懂一本书》。
提问
樊登作为樊登读书的创始人,他是如何读书的,有何秘诀?
核心观点
1.主动读书,通过讲书掌握知识,让大脑神经元联系起来,使所有书变成“同一本书”。
2.每本书都自带使命。找到它的意义。
3.对待讲书,要有“将然”的心。每个人的能力是变化的,就算开始讲的不好,满满地也会变好。
4.持续学习是必然趋势,避免落入读书功利化陷阱,要相信自己能读懂曾经不懂的书,读书要多交流,要讲给别人听,以人为镜。
5.选书原则
TIPS:tool,ideas,practicability, scientificity
具有建设性: 意义,行动,改变。
每本好书都自带使命。
6.如何读懂一本书?(首先建立理解力池子,其次读难攻克的书,最后养成读书总结的习惯。)
理解力的池子有多大,就能读懂多难的书。最重要的不是读书数量,而是真正把一本书读懂吃透。
理解力池子: 见过世面,阅读足够宽泛,才能淡定对待每一本书,去发现每一本书真实的价值和优点。
知识的自我反刍: 读完之后总结。
7.把书读薄:如何解构一本书?
读书就是搞清楚一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抓住脉络和重点。
读书两种方法: 带着目的读,自由阅读
如何解构一本书?(重要)
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
写作背景和研究现状是怎样的?
最有价值的部分:解决方案是什么?
一句话总结价值升华。
8.什么时候画重点?
概念被清晰界定,问题严重,令人意外的解释,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反映内在价值的不同侧面,心灵冲击,趣味性。
9.如何组织一个讲稿?
两大原则:以书为据,别跑偏;讲书是再创作,不是单纯摘要。
原文和再创作的比例:直接念原文(<10%),用故事讲道理,切忌改变原书观点,遵循原书逻辑。
构建坡道:用书中最打动人的一个点入手,一上来就抓住别人注意力,从书里找坡道。(我理解坡道就是与听众建构良好的关系)
选取重要章节,陈述整体结构。
不写稿子,绘制思维导图。
10.开口登台前的准备:
复盘思维导图,重新熟悉内容。
调整心态,不取悦听众。
聪明地与听众互动:台风问题与讲书人的素质密切相关。
对方比你认知水平高如何讲?不必担心,每个人都有盲区,越爱学习的人越虚怀若谷。
如何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作者分享的方法是从优秀的电影中学习人物讲话的节奏。他的语言模式都是在刻意练习中积攒的,积攒的多,才能产生创造力,形成自己的风格。
拓展认知边界。
11.樊登知识输出方法:读书,思维导图,讲书。
樊登读书思维导图绘制法
1)A4纸横放,黑色签字笔一支,主题写在中间,7-10个主分支。纯文字型。
2)两种思路:章节结构;根据理解重新解构(更难)。
3)两个语言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有自己的解读逻辑。
思维导图最核心的部分是看逻辑结构,绘制思路,这才是真正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关键要素。
其他
讲书要训练时间掌控力,说话节奏感。站在大家面前,头脑空白,口干舌燥。衡量讲的好不好,就是看嗓子疼不疼。嗓子疼一定讲的不好,因为神经递质不对。
脱敏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没有捷径,只能多讲。发声方法和节奏掌控都可以练习。
樊登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经过辩论赛冠军,央视主持人,大学讲师三段重要经历,得到了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一个人读书绝对不是一下子读的很快,作者也是花了很多年才有了今天的积累。脑海中积攒的东西越多,就越能够把它们联系起来。
正常人阅读能力为每分钟500-700字,超出这个范围,大脑没有能力处理。用嘴讲一分钟,可以传递2000到4000字信息量。大脑在讲书的过程中除了会识别,解码,还会过滤,记忆,翻译,提取信息。
阅读三问:含义?自己如何表达?如何让他人理解?
大概集中读了100本书以后,明显感觉读书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轻松。
大脑最主要的习惯就是能不思考就不思考,能歇着就歇着。(提升逻辑能力,推荐《思辨与立场》)
讲书的五种必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大局观(梳理架构),语言能力(简洁,幽默,说服力),同理心,爱。
最后,回到我的问题:樊登如何读书的?
1、樊登如何选书?
TIPS,建设性,好书自带使命。
2、如何读书?
建立理解力池子,这需要见过世面,广泛阅读,面对书才能不慌张。阅读时不做标记,全身心感受书,读完放置一周。再拿起来一边回忆,一边绘制思维导图。把自己当作传播者,加深理解。分享永远是学习并内化的好方法。
3、如何解书?
四点:1.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2.写作背景和研究现状是怎样的;3.解决方案是什么;4.最后一句话总结价值升华。
4、通过做思维导图,将清晰的逻辑和思路在讲书中呈现出来。
樊登通过以上四点分享他是如何读懂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