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观赛有感

昨晚在爆音中还是看完了我是歌手第四场的比赛,看的过程中,拿了只笔,记下了每个歌手面向的年龄段(通过演唱时,导播切到的观众画面来判断)和个人的主观评分,并以此来建模,评价每个歌手的最终评审团得分。

最后,关于歌手处于前四名还是后三名的预测中,只有一位歌手出现了偏差(古巨基在我的预测中是前四,最后是A-Lin)。不过关于歌手的具体排名上,效果则不是很好。

不过,通过这样边看边思考的过程,仍然觉得有几点值得总结:

0.前提知识:我是歌手评审团一共500名,其实10-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的评审各一百名。

1.某些歌手一直强调要冒险,要超越自己,可是在选歌的时候是否可以考虑一下用户(也即是评审团),如果一首歌很难与用户在情感上达成共鸣,那用户很难买单。反观上两场,古巨基的选歌,《父亲》和《情人》,不求炫技,但求从情感上打动人。

2.歌唱水平固然很重要,但如0小节中所述,评审团一共分为5个年龄段,歌手不可能面向全年龄段作为目标群体,但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扩大自己的目标群体。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李健,一首《贝加尔湖畔》把从20到50岁以上的用户全部都抓住了,因此最后能够获得第三名。

3.歌手可以适当瞄准竞争对手较少的目标群体。以韩红为例,蒙语民歌,主打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50岁以上群体,而50岁以上群体中,它的竞争对手严格意义上来讲就只有李健的《贝加尔湖畔》。相比于20、30年龄段的100票被7个歌手来竞争,50岁年龄段的100票基本就是2个人来分,因此韩红最终能够获得第一名的成绩。

4.说个题外话,感觉节目过程中,导播很少给到10-20岁年龄段观众的画面,很好奇这是为什么。对于歌手来说,这应该是蓝海啊,目前还没有人瞄准这个目标群体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歌手观赛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