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在四十二章经里,有一段记载:佛问一个喜爱弹琴的和尚说:“琴的弦如果太松,拉得出声音吗?”“不能。”“如果调得太紧呢?”“弦会断掉。”“如果弦调得恰到好处呢?”“就可以拉出各种美妙的乐音了。”

  当你开始了解佛学揭示“人生无常”的含义时,你可能想到佛教太悲观,太消极了。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佛教揭示人生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又说:“人生无常”。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暂起的,都是瞬息万变的,所谓名、利、色都是虚幻的,因此劝人不要过分的执著。

        佛教认为多欲为苦,欲望太多,常是痛苦和烦恼的根本。因此劝世人要“知足少欲”,每一个人都要衡量自己的才力以决定欲望的多寡,自己的才力不够,却整日空思梦想,岂不是自烦其脑吗?但是佛并没有要我们绝欲,而是“少欲知足”。过分地节省,以致伤害自己的身体,是佛所反对的。“少欲知足”其实是一种“中庸之道”。佛教的“少欲知足”乃是达到快乐幸福的“中道”主义。即:不骄枉过正,中庸适中之意。佛教要我们了解人生无常,生命短促的道理,是叫我们不可以混混噩噩、不要等闲百了少年头,这样人们才会无比的爱惜光阴,努力做一番有益世道人心、自利利他的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