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选择--开章:你找到你的降落伞了吗

上大学期间,我和朋友合办了一些游学项目,欢迎中国的初高中学生来新加坡高校参观,并请来专家教授亲自教授一些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我们开设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机器人制造课程,也开设过供应链课程帮助学生们理解手中简单产品背后的整套生产流程,将世界视为整体增加大局观;我们同时精心设计了情商课程,非常受欢迎,通过游戏互动、临场辩论,帮助同学们增长同理心、对个人性格有更强烈的认知。

每次上这些课,我都会先问同学们很多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帮助我了解他们的眼界:

“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会听到,我的梦想是金融、经济学家、会计、医生、律师、老师、科学家……

“那请你告诉我,什么是金融、经济学家、会计、医生、律师、老师、科学家?”

一些职业,所有人都能多多少少说得挺像回事,比如医生救死扶伤,律师伸张正义,但是如果追问“你想做什么医生呢?临床医学还是理论医学?儿科还是内科还是耳鼻喉科?”,又或者“你想当律师,那你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呢?学习仲裁法,还是民法?今后做公司法人还是大法官?”他们就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了。

如果问道其他行业,比如高中生活不会接触的经济、金融、会计,同学们就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猜,要不就是他们有日子过得蒸蒸日上的家人、邻居、亲戚在从事这些职业,要不就是电影里的某个银行家恰好颜值高、脾气好,让人着迷。

说来可笑,能决定命运的选择做得竟然如此草率,甚至没有可以拿来讨论的依据,可想而知,这些孩子的未来,一定会因为这不够谨慎的选择,吃些苦头、对个人产生些质疑。

其实,我也能理解。毕竟我也是从这种教育体质中出来的,在学校的象牙塔我什么都不知道,每天在题海沉浮,出学校后,唯一可借鉴的就是长辈的阅历,而那阅历大多数情况下难以描述真实世界,也无法深度描述每个行业。但是,回忆大学生涯,我也看着自己因为定位不清、对个人认知不够、对学科认知不够,没能在每个转折点做出最优选择,从而与理想高度失之交臂。

其实,人生方向的摸索是一辈子的任务。我们在互联网如热中天的年代出生,肯定想不到等我们成家立业,世界也会被人工智能主宰。新技术层出不穷,大量行业消失,新的专业出现--比如电竞,网络直播的效力超越传统市场营销,大量学科融合创新,比如供应链和金融专业的结合就产生了供应链金融。所以,世界的迭代,把人类放在不确定性中。

那么是不是世界变化那么快,提前计划也没用呢?当然不是。人生就像一百个十字路口,看上去是每个选择决定我们的医生,其实,更重要的,是选择的参考要素。

一个人如果下定决心要做创业者,那么以此为前提,就可能会选择新兴专业,毕业后加入创业团队,然后一往直前地走下去;如果决心在大企业做到高管,同学们可能就会选择商务管理,大学期间多多参与实习,毕业后把管培生作为第一目标;如果你选择成为文艺青年,那么大学专业你会选择设计或者文学,大学期间会通过投稿来做个人背书,毕业后成为编辑、设计者,或者独立工作者,为了诗和远方而奋斗……所以,无论世界上是否有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又或者直播、电子竞技、IP,无论这个世界给你多少选择,只要你有坚定不移的选择标准,就能在无悔的方向上走得长远。

然而,很少有人能清晰认识自己,尤其是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中,少年们不但汲取知识,还汲取人生观,因为没有足够机会独立判断

甚至有的高中生会问我,“老师,半导体是不是人类的脑壳?”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专业选择--开章:你找到你的降落伞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