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18):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

有一次陈老师去学习做讲座,有个同学跟陈老师说:“我有一个远大目标,希望能像我的老师那样成为科学家。可是,当科学家首先要先考GRE,要去国外读博士,这期间还有看很多文献,发很难的paper,回来还有组建自己的实验室。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差错,我的目标就可能功亏一篑。一想到这些,我就很焦虑。就觉得眼前事很没意义,于是,什么都不想做了。

看起来他有远大目标,这个目标似乎也提供了足够的张力,可是这个目标的容错率很低。就像是一架仪器,看起来设计精密,其实很容易坏掉。更大的问题是,这个目标并没有和他当前的计划相联系。这让这个同学变得心浮气躁。

那么我们怎么把目标的张力变成有效的持续行动力呢?

上节课,讲了一种能把张力变成动力的思维工具——woop思维。

这节课,讲另一种增加动力的思维方式——控制两分法。

控制的两分法:两个步骤

有一句祈祷词是“上帝呀,请赐给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胸怀,让我接纳不能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智慧,让我分辩这两者。”

这句祈祷词精炼一下,就是控制的两分法:努力控制你能控制的,接受你不能控制的。

控制能控制的,就是专注精进;接受不能控制的,就是顺其自然。把这两种状态结合起来,才既能保持积极上进,又能让自己内心平静。

为什么这样说呢?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陈老师发现,大部分人的烦恼,都是我们妄图控制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却不对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行使控制权。

我们控制不了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原生家庭。如果你的父母不符合你的期待,你再怎么样愤怒,他们还是不符合你的期待。

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控制不了别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也控制不了别人是不是喜欢我们。

我们还控制不了一个基本事实:所以的人都会死,而我们大概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死。

只要我们不承认某些东西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我们脑子里就一直会有一个“它应该要这样”的图景,某种意义上,应该思维就是对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的执着。

什么是我们能控制的部分呢?

如果你想锻炼身体,你可以控制自己是否早起去跑步。如果你要减肥,你可以控制你的饮食。即使你不能每天都控制,在起心动念之后,你大概能很好的执行那么一段时间。

还有一个是你能控制的:你控制不了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但你能控制自己是怎么想的。

可是,我们对这些控制又不太在意,因为在我们眼里,这些事情好像很小了,它有不能马上改变结局,所以,我们宁可由着性子去想那些能控制的事情。

控制两分法的第一步:

是思考你所担心的事情,有哪些是你能控制的,哪些是你控制不了的,并不注意力转移到你能控制的部分。

认识到很多事情是你控制不了的,这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

精神分析里有一个词叫“全能自恋”,说的是婴儿在感知上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我只要念头一动,外界就会来呼应。

随着心智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是按照我们的想法运行的。只有认识到我们没法控制很多事情,我们才能审视自己的真实能力,“把心收回来”,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能控制的事情上。

也许有一个问题:一件事情上,既有我们能控制的,也有我们没法控制的,那我们应该这么办?

比如,我给同事留个好印象,同事这么想我,当然是我不能控制的,可是我可以勤快些,看同事有需要,我就多帮忙,我们给同事留下好印象的几率似乎会大一些。这样想是有道理的。

实际上,很少有事情是绝对无法控制的,或者是绝对能够控制的。绝大多数事情是既有我们能控制的部分,又有我们不能控制的部分。

控制两分法的第二步:对于不能够完全控制的事情,把你能控制部分找出来,并作出计划。

陈老师曾遇到一个博士生。博士毕业是有要求的,其中一条就是需要发一篇SCI文章。他很焦虑,来向陈老师咨询。他们就谈到怎么制定目标和计划。

他说:“老师,你说的听起来有道理,但发表文章不是我能决定的。我既不知道实验数据是否有效,也不知道老板是否愿意帮我改,更不知道编辑持什么态度,我做这个计划有什么用?”

他说的是实际情况。正是这种不确定、不可控的感觉是一种很糟糕的感觉,很多人就是因为想到:我什么都控制不了,才变得拖延的。

可是你仔细思考后会发现,这个不可控的成分中,都有可控的因素。

比如:你不知道这次实验的数据是否理想,但你知道,多做几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就会大大增加;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间有灵感,但你知道多读几篇文献,会有更大的机会获得研究灵感。你不知道老板是否有时间帮你修改文章,但你恰当的时候多催他几次,你也多替老板分担些任务,他更有可能给你反馈。

在这几个假设里,就是在看似不可控的事情中的看到了能控制的部分。如果把这些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把他们做出计划,那我们就不会陷入看不到结果的焦虑中,因为一直有事情可以做,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会增加事情成功的概率。

听到这里,这个博士生点了点头,看起来是有些认同了。但他紧接着又问:“按时毕业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我连工作都找好了,万一毕不了业,可怎么办呢?”

他焦虑的看着陈老师,似乎是让陈老师给他一个保证,保证他这么做了,就一定能毕业。

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在我的实践中,大部分人都能够用这种控制的两分法来控制焦虑,可是也有些人做不到,因为他们的思维被另一个问题带走了:这件事重不重要。

这是人自然分配注意力的原则,大部分人只会注意到这件事重不重要,而不会去想,这件事里,我能控制的是什么。

可是我们用理性想一想:这件事对你很重要,那又能怎么样呢?是因为这件事很重要,所以你就应该控制它吗?还是因为这件事很重要,你就该担心呢?

如果是因为这件事很重要,所以你就期待自己应该能够控制它,这就是一种应该思维了,这里面有我们一厢情愿的想象在。

如果是因为这件事很重要,我就应该担心,这有一定道理,可是如果你任由自己担心,那你也就放弃了控制自己能控制的事情。

你明明能通过控制的两分法来让自己专注一些,却任由自己焦虑,让你的焦虑破坏你的行动力,这也是让自己陷于困境。

好在,这个博士最后还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回去努力工作了。

总结一下,控制的两分法。

第一步:遇到事情,先想想那些是你能够控制的。

第二步:如果不是完全能够控制的,就想想不能控制的部分里,有那些是可以控制的因素。把这些因素找出来,并做成计划。

这会让我们意识到,哪怕我们不能决定很多事情,但我们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这样做的好处:能够让你把注意力集中到现在能做的事情上,让你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走下去。至于结果是“天道酬勤”,还是“事与愿违”,那不是你能控制的。

在付出踏实的努力后,你可以对自己说:我已经尽力了,所以问心无愧。

这是坦然,也是智慧,接受自己不能控制。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有很多收获:你知道了要区分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并且瞄准可控的部分,全力以赴,这样就让你从焦虑中解脱了出来。你在努力中不自觉的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为你争取实现下一个目标打下了基础。还有就是你知道了对于生命中不可控的要学会放弃,这让你感受到了顺其自然,能让你内心平静。这是一种大智慧。

联系前面讲的僵固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从根本上,它们的问题也是没有能够找到哪些是能够控制的。

比如,僵固思维,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了不能控制的因素上。别人评价我们“聪不聪明”上了, 而没有放在我们能够控制的“努不努力”上。

应该思维,则是用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去控制世界、自己和他人,发现控制不了,就会变得和焦虑、沮丧,甚至怨恨。

绝对化思维,就是把自己控制的范围无限扩大,又会因为挫折而放弃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

注意:控制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是专注和精进,而不是妄图控制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是为变化留下空间,这也是弹性思维的特征。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18):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