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书偶感

最近在看一部关于一战的书,当中讲到战争进行到了1916年初,英德等国深陷战争泥潭两年不能自拔。德国为了能尽快击败英国结束战争,军方提出了“无限制潜艇战”方案,希望切断美国从海上对英国的输血,从而拖垮英国。军方为了说服德皇威廉二世接受这一方案拟定了一份详尽的报告:从英国的钢铁、铜铝、棉纱、羊毛的产量,到生产一支步枪、一发炮弹、一件军衣以及英国国内日常正常的消耗等无不细致的呈现在报告里;又陈述到德国潜艇每月至少可以击沉60万吨运输补给的船只及英国生产船只填损失吨位需要的时间,最后得出结论:德国五个月内就可以拖垮英国取得战争的胜利,于是德皇威廉二世被说服了!

然而一战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之后又打了近两年,并以奥、德为首的同盟国战败而告终。德国人看似算得如此天衣无缝,可历史并没有按他们设想的方向发展,因为美国人被激怒了加入战争彻底改变了力量对比,这并不在那份报告的计算当中。现实的世界远非简单的数学模型可以推演,若只是简单建立模型,然后进行数学推演就可能把很多重要因素排除在外,从而致使结果偏离我们的预期。

比如在很多组织都存在一个现象:高层下达任务的时候总是有他们一套逻辑,在理想化的数学模型下催眠着自己,而最终未能达成目标则都是中基层执行不到位,全然不反思自己当初制定方案时是否存在缺陷。这不是和前面提到的一战中德国军方高层很相似吗?大概不同之处只是在于一战战败后德国并没有把锅甩给中基层军官和士兵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近日读书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