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相信自己有什么天赋,因为学习真的不容易。但我特别爱考试,没有测验的时候,我就和同学互相出题考着玩。每次大考之前,我不会一遍一遍地看书、看笔记,而是拿出一张大纸,靠自己的回忆把这学期学习的公式、重点、单词、生字、诗词都默写一遍。每门课用一张纸。遇到想不起来的,就使劲想一会儿。最后才查书,补充完善这学期的知识图谱。这样一来,上考场的时候就不会遇到特别意外的题目了。我忘记了这个方法是我自己发明的,还是我爸爸教给我的,总之有效。直到今天,我讲每一本书也只是看一遍,半个月后要准备讲的时候再拿出一张白纸……
然而,认知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人们在学习一个概念的时候,花费越多的心思,尝试用自己的话语去重新演绎它,或者是尝试理解这个概念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义,就能越牢固地掌握这个概念。
两个基本的学习原则:有间隔地重复关键概念,以及穿插讨论不同但相关的话题。如果学习者能把研究一个问题的时间分散开,并阶段性地回顾这个问题,那么他们就能记得更牢。同样,如果他们可以穿插研究不同的问题,那么效果就比一次研究一个主题要好。
要想学以致用,就必须记忆。只有这样,已经学会的内容才不会在将来被需要的时候消失。
到目前为止,不管在什么领域,人们在学习一项技能或一门知识的时候,都倾向于反复阅读课本,并进行集中练习,这其实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方式。进行集中练习意味着我们在机械地、快速地重复一些东西,想把它们烙在自己的记忆中,也就是“熟能生巧”。一个例子就是考试前的“填鸭”。重复阅读与集中练习会让人越做越熟练,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但实际上,这种方法达不到真正的精通,也不会产生持久的记忆,只是在浪费时间。
与反复阅读这种复习方法相比,回想事实、概念或事件会更有效。这种方法被称为检索式练习。抽认卡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检索会强化记忆,并阻止遗忘。我们在阅读过一段文字或听过一堂课后,只需用一道简单的小问题考考自己,就可以巩固所学、强化记忆,而且效果要比重读课本或复习笔记好得多。虽然大脑不像肌肉那样,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但负责学习的神经回路确实是可以强化的——具体的方法就是检索记忆,并练习所学的东西。定期练习可以防止遗忘,强化检索路径,而且对于保存你想要掌握的知识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的中途有间隔时间,你会在中断期间感到稍有生疏,或者在把两件或多件事情穿插在一起做时,检索的难度会更大,而且你会觉得收效不佳,但实际上,这样做会让学习效果更持久,而且以后也可以更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别人教给你答案前,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哪怕在尝试中会犯下一些错误。
一旦你能熟练地从不同类型的问题中提炼出基本原理,也就是“规则”,你就更有希望在陌生的情境中找到正确的答案。与集中练习相比,穿插练习与多样化练习可以让你更好地掌握这种提炼技能。举个例子,平时在练习计算物体体积时,用不同种类的几何体练习,这样等考试时随机遇到一个几何体,你就能更熟练地找到正确的解法。穿插识别鸟的种类,或油画作品,既可以提高你对同一种类的归纳能力,又能改善你对不同种类的识别能力。这样一来,在以后遇到新的样本时,你分门别类的能力就会更强。
不过你要是会细化知识,就可以无止境地学下去了。细化就是理解新知识的过程,细化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新知识表达出来,把它和已知联系起来。越是能把新知识和已知关联起来,越是能诠释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就越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新旧知识间的关联越多,就越有助于记忆。
把新知识放到更广泛的情景中有助于学习。
从新知识中提取关键概念,并把这些概念组织成一个心智模型,同时把这种模型和已知联系起来。
许多人相信,他们的智力水平是生来注定的,学业无成是因为先天不足。但实际情况是,每当你学到新东西时,大脑就会发生改变——经验会被一点一滴地存储起来。不可否认,每个人的天资不同,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通过开发心智模型,来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换言之,影响智力水平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你本人掌控的。了解这一点,你就可以用失败来证明自己确实努力过,从失败中获知更多的信息,知道自己是应该更加努力,还是应该尝试其他方法。你需要意识到,如果感到学习非常吃力,那是说明你正在学习非常重要的东西。就像玩动作类电子游戏、试验新的自行车越野特技一样,想在已有的水平上有所进步,达到真正的专业程度,就要明白努力与挫折是必不可少的。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其实是在搭建通往高层次学习的桥梁。
事实证明,在很多时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教和学的效果都不理想。不过,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小改动,就能让结果大为改观。人们一般认为,只要在某件事上花的时间足够长——例如长时间背诵课本中的段落,或是不断重复八年级生物课上的诸多术语——就可以把它们牢牢地烙在记忆深处,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教师相信,只要让学生学起来更快、更轻松,学习效果就更好,而大量研究却证明事实恰恰相反:正是感觉到学习更吃力时,记忆才更为长久、牢固。教师、培训者,以及教练普遍认为,要想掌握一项新技能,最有效的办法是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这项技能上,坚持不懈地一遍遍练习,直到记住为止。人们对这种方法深信不疑,原因是多数人在学习的集中练习阶段成效显著。但从研究得出的结果看,通过集中练习取得的成效明显是短暂的,所学的东西很快就会被忘却。
研究发现,反复阅读课本往往是白费力气。这么说肯定会让教师和学生大吃一惊——毕竟这是多数人的头号学习方法。有调查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都是这样学习的。在花上好几个小时学习的时候,我们还会告诉自己,这种方法就是关键。反复阅读有三大不足:浪费时间,无法产生持久的记忆,而且往往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随着对所阅读的文本越发熟悉,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内容。花好几个小时反复阅读,看起来是很刻苦,但学习时间的长短并不能用来衡量掌握的程度。
在初次阅读过后,隔一段时间再阅读是有意义的;但是连续多次阅读只是空耗时间,好处少得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浪费了时间,错过了耗时更少且更有效的方法。然而,对大学生的调查证明,教授们还是在用自己的老办法教学:标亮、加下划线、长时间盯着笔记与课本——还是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至少到现在为止依然如此。
教授们的教学法就是一个例子,学生拼命记忆教授在课上说的每一句话,错误地认为学科的精要就隐藏在教授授课时的话语描述里。掌握某节课或是课本中的某章,和掌握这些内容背后的道理并不是同一件事,然而重复阅读造成了一种假象,让你以为自己掌握了其背后的道理。能背诵课文或课堂笔记并不代表你理解了它们所描述的要义,也不代表你会应用这些内容,更不代表你知道如何把它们和已知联系起来。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大学教授打开办公室的门,发现大一新生沮丧地站在门口,想要和自己聊聊为什么第一次心理学入门考试成绩太差。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自己上课全勤,一丝不苟地做了笔记,也看了课本,还画出了关键段落。你是怎么准备考试的呢?教授问。学生回答道,自己复习了笔记,在里面画出了重点,然后把笔记的重点和课本的重点内容看了好几遍,直到觉得能背得滚瓜烂熟才停下来。都到这个份儿上了,怎么还会在考试中得到“差”呢?
你有没有用每章背后的关键概念测验过自己?在看到诸如“条件刺激”这样的概念时,能不能把定义讲出来,并在写作中用到这个概念?在阅读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把课本中的要点转化成一系列问题,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试着解答这些问题?有没有至少在阅读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要点?有没有试着把新知识和已知联系起来?有没有找找课本外的例子?所有的答案都是没有。
你自视为好学生,一丝不苟,但事实是你不知道什么是有效的学习。
自以为掌握了所学,是元认知欠佳的一个例子。所谓元认知,就是指我们对知识掌握情况的理解。能准确判断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这对于做决策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前国防部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就总结过这个问题,他的这个说法为众人所熟知(同时也可以说是很有预见性)。在2002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他说:“有些事是已知的已知——有的事情我们知道自己知道;有些事是已知的未知,意思是我们知道有的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但是还有未知的未知——那些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最后一句话是重点。我们提出重点是想让读者理解:那些不给自己出题的学生(大多数学生都做不到这一点),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学习资料的掌握程度。为什么会这样?当他们听到一堂讲得非常明白的课,或是读到一本写得十分透彻的书时,他们很轻松地就接受了其中的观点,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不需要学习了。换言之,他们没有去想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等到考试的时候,他们就发现自己想不起关键概念,也不能在出现新的问题时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同样,当他们重读自己的课堂笔记和课本以至非常流利时,这种流利让他们错误地以为自己掌握了重点内容、原理,以及真正学习的内涵,错误地相信自己能随时想起学到的东西。结果就是,即便是最努力的学生也会陷入两个误区:一是不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二是爱使用那些会让自己错误地认为掌握了知识的学习方法。[插图]
从厨艺到棋技,再到脑外科手术,不管在什么领域,想要成为大师,就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概念性的理解、判断,以及技能要靠慢慢积累才能获得。只有在练习新技能的同时付出努力、展开思考,并在心里演练,成果才会显现。记忆知识点就像往建筑工地上运料,之后才能盖起房子。盖房子不仅要求工人了解众多建筑材料与配件,还要对物料组合有概念,例如知道屋架或过梁的承重能力,或是能量传递与转化原理,这样才能在保证室内温暖的同时又让房顶凉爽,以免业主半年后打电话来抱怨屋顶结冰。精通一件事情,既需要掌握已知,又需要清楚如何运用已知。
想成功当然要靠努力,但同时也要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让自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
在诸多研究成果中,有一项发现非常重要:主动检索——考试——可以强化记忆,而且检索花费的心思越多,受益就越多。
从记忆中检索知识有两大显著的好处:一是这能告诉你什么是你知道的,什么是你不知道的,然后你就可以判断以后要把精力放在哪个薄弱的环节上,加以改进;二是回想已经学过的东西会让大脑重新巩固记忆,强化新知与已知之间的联系,方便你在今后进行回忆。检索,也就是考试,可以有效地中止遗忘。
反思会涉及多种认知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记忆中检索知识或是早期的训练内容,把这些和新体验联系起来,借助观察和思考,预先演练你下次可能采取的不同做法。
要多总结,多反思,吾日三省吾身。
练习检索可以将知识学得更扎实,效果要远好于重复接触最初的资料。这就是测验效应,也被称作检索——练习效应
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重复多次检索,而且检索之间要有间隔。这样才能让人努力达成认知,回忆才不会变成无意识的背诵。重复进行回忆似乎有助于巩固记忆,让大脑中的信息结合得更紧密,同时增加并强化头脑中用于检索知识的神经回路。
要定期复习回顾,每周一次
研究显示,与单单进行测验相比,给出反馈更能增强记忆。而且有意思的是,有证据显示,稍微把反馈延迟一段时间会产生比立刻反馈更好的长期学习效果。这一结论看似违背常理,但在研究人们学习带球上篮、高尔夫长打这些运动技能时,研究人员也有类似的发现。人们在学习运动技能的时候会做错试验动作,会出错,再加上反馈延迟,场面会令人非常尴尬,但这样做要比立即纠正错误的效果好。立即反馈就像自行车两侧的辅助轮,学骑车的人很快就会对这种纠正产生依赖。
就学习运动技能来说,有一条理论是,如果立即反馈成了学习的一部分,那么等到真实环境下没有了这种反馈,学习者建立起来的模式就会出现缺失,进而影响表现。另一个观点是,反馈会频繁打断学习过程,带来太多变数,有碍学习者建立稳定的表现模式。
刷题时不要立即看答案。
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或新技能是有效的学习工具,也是保持长久记忆的有力武器。但凡需要大脑记住、需要在将来回忆的东西,都可以用到它——对于事实、复杂的概念、解决问题的技巧、运动技能来说都适用。
努力检索有助于人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产生更持久的记忆。我们很容易相信,学东西时越轻松,学习效果就越好,但研究证明,事实恰恰相反。只有当头脑被迫工作时,才会将所学的东西记得更牢靠。在检索所学时付出的努力越大——只要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检索就会越好地强化你的所学。在第一次测验后,推迟的后续检索练习要比立即练习更能强化记忆,因为延迟后再检索需要花更大力气。
反复检索不仅能让记忆更持久,还能让知识在更多变的环境中更容易被检索,而且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
虽然填鸭式学习(考前突击)能让你在马上进行的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但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成果会很快消退,因为和检索练习相比,反复阅读会遗忘更多东西。检索练习的好处是长期的。
只需在一堂课上加入一次测验(检索练习),就能极大地改善学生期末考试的分数。而且,课堂测验进行得越频繁,收效就越大。
测验不是非要由授课者发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练习检索,并不是非要在课堂上做小测验。二年级的学生可以用抽认卡来学习乘法表。这个方法也完全适合任意年龄的学习者自测,无论学习的科目是解剖学、数学,还是法律。自行测验要比重复阅读花更多功夫,所以这种方法可能不受欢迎,但正如前文强调的那样,在检索上下的功夫越多,记住的东西也就越多。
和那些只是重复阅读资料的学生相比,参与测验的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同样地,这种测验能让授课者发现差距与错误概念,从而调整授课方式,进行纠正。
在测验后向学生提供纠正反馈,可以避免他们记住错误的东西,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正确的答案。
在课上引入无关紧要的小测验会让学生们接受这种练习。经常参加测验的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更高。
现在再来看看张伯伦校长一开始的担忧吧,在哥伦比亚中学推行小测验实验是不是一种改头换面的死记硬背呢?在研究结束后,我们向他提出了这个问题。他犹豫了一下,想了想,说:“真正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孩子们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评估、综合、应用一种理论。只要他们打好学习与记忆的基础,就能以一种有效得多的方式做到这一点,他们不用再浪费时间重新思考词语的具体含义,或概念的具体定义。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将他们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为什么间隔练习比集中练习更为有效呢?大概是因为向长期记忆中存放新知识需要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忆痕迹(大脑中有关新知识的心理表征)得到加深,被赋予含义,并和已知联系起来——这个过程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快速频繁的练习会产生短期记忆,持久记忆则需要花时间进行心理演练以及其他巩固过程,因此有间隔的练习更为有效。出现了一些遗忘后,再检索所学的东西,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这会重新触发巩固过程,进一步强化记忆。我们在下一章会探讨有关这个过程的一些理论。
在练习中插入两个以上的主题或技能,也是一种胜过集中练习的学习方法。
从感觉上说,用穿插安排内容的方式学习,效果要比集中练习来得慢。教师与学生能体会到这两者的差异。他们发觉,用了穿插练习,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就要慢得多,而保持长期记忆的优势并不是那么明显。结果就造成穿插练习的方法并不受欢迎,而且很少被使用。教师们不喜欢它是因为见效太慢,学生们则认为这样做会导致混淆:他们刚刚对新资料有点儿了解,还没有熟练掌握的感觉,就要被迫转换到其他方面。但研究清楚地显示,从掌握知识和长期记忆上看,穿插练习远比集中练习的效果好。
与集中练习相比,穿插练习与多样化练习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如何评估背景,以及辨识问题间的差异,从一系列可选的答案中选择并应用正确的解决方案。
检索、有间隔、有穿插的练习、多样化练习、反思,以及细化。
快速梳理一遍我们今天学到的东西——关于集中练习和其他的学习方法。科学家们会继续加深我们对这些方法的理解。
人们顽固地相信,自己把心思放在一件事上,拼命重复就能学得更好,认为这些观点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练习,练习,再练习”的明显收效再次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好处。但是,科学家们把习得技能阶段的这种成绩称为“暂时的优势”,并把它同“潜在的习惯优势”区分开来。形成习惯优势有种种技巧,例如有间隔的练习、有穿插内容的练习,以及多样化练习,这些技巧恰恰会放缓有明显成果的学习进程,它们不会在练习中提高我们的表现。我们从表面上看不到成绩提高,也就没有付出努力的动力。
填鸭式练习是集中练习的一种形式,它一直被比作贪食症——吃得不少,但没过多久基本上都吐出来了。把学习与练习间隔开来分期进行,让两者之间隔上一定时间,这样做就能让学习成果更加显著、记忆更加牢固,能有效地形成习惯优势。
间隔多长时间才够?答案很简单:只要练习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就可以。从最低限度上说,间隔的时间足够出现一点儿遗忘就对了。练习环节中间出现一点儿遗忘是好事,只要它能让人更加努力地练习就行。话说回来,你肯定不愿意忘掉太多东西,以至于检索最终变成了对资料的重新学习。间隔一段时间再练习能巩固记忆。睡眠似乎在巩固记忆的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在两次练习间至少间隔一天应该是不错的做法。
抽认卡这种简单的工具就是间隔练习的好例子。在重新看到一张卡片前,你会浏览很多其他的卡片。德国科学家塞巴斯蒂安·莱特纳用抽认卡发展出了自己的间隔练习体系,也就是“莱特纳盒子”。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四个文件盒。第一个里面是你经常弄错的学习资料(可以是乐谱、冰球打法或是西班牙语单词抽认卡),必须对这些内容频繁练习。第二个装着你擅长的学习内容的卡片,对于这个盒子里的东西练习得就不如第一个里的频繁,或许频率只有第一个的一半。第三个盒子里的卡片比第二个里的练习频率还低,以此类推。如果你错过一个问题,弄混了音阶,或者搞砸了冰球互传,你就要把它往前挪一个盒子,以便更频繁地练习。这背后的含义就是,掌握得越好的东西,就越不用经常练习。只要这个知识很重要,需要记忆,它就永远不会从你的练习盒子里彻底消失。
要当心熟悉这个陷阱:你感觉自己明白了某样东西,觉得不再需要练习了。如果想走捷径,这种熟悉会让你在自测时受伤。道格拉斯·拉尔森说:“你必须自觉地说,‘好吧,我要强迫自己把这些全想起来,要是我想不起来,那我是忘掉了什么,我怎么会不知道那个呢?’如果是教师出题测验,那就一下子变成你必须要做的事了,这里包含着一种期望,你不能作弊,不能走捷径,你就是得做。”
穿插练习两样或更多的内容同样也提供了一种间隔。穿插内容练习有助于发展人们辨识不同问题的能力,也是在培养人们从不断增加的解决方案中寻找合适工具的能力。
进行穿插内容练习,不能是完成一个科目的全部练习再跳到下一个科目。你需要在每个科目的练习完成前就跳到下一个科目。我们的一个朋友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我去上了一堂冰球课,学习滑冰、控球、射门。滑冰练习还没进行多长时间,自己刚刚有点儿上手的感觉,教练就转到控球练习上了,这让我感到非常沮丧。灰心地到家后,我说,‘为什么教练不让我们一次把技能练好呢?’”其实他是遇上了少有的好教练。这位教练懂得分散精力练习不同技能要比下力气一次掌握一件事更有效果。球员感到沮丧是因为并没有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果,但到下一周,无论是滑冰、控球,还是其他内容,他都会获得全面进步,效果会好于每次只专心练习一项技能。
与穿插内容练习一样,多样化练习有助于学习者树立更开阔的心理模式。这是一种能力,掌握它的人可以评估不断变化的条件,并调整应对方式进行适应。可以说,穿插内容练习与多样化练习有助于学习者超越暂时性记忆,步入更高层次的概念性学习,并把它们应用到实际情景中,从而获得更全面、更深刻、更持久的学习效果。这些学习成果在运动技能中就表现为潜在的习惯优势。
很容易与多样化练习混淆的是研究人员口中的“段落练习”。段落练习就像老式的黑胶唱片,只能按照一个顺序播放歌曲。体育界常常能看到段落练习(其他领域也有),它的做法在于一遍遍地重复。冰球球员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在每个位置做不同的动作。洛杉矶国王队在没接触新方法前,就用这套办法训练互传。这就好比是总按照同一顺序做抽认卡练习——你需要打乱抽认卡的顺序才有效果。如果总按照同样的方式练习一种技能——站在冰球赛场或橄榄球场的同一个位置,总解类型相同的数学题,或是按照同样的步骤进行飞行模拟——那么你的学习效果就会因为缺乏多样性而大打折扣。
有间隔、有内容穿插出现,以及内容多样化,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的本来面貌。每次出诊或是每次打橄榄球比赛,都是一次测验,也是一次检索练习的锻炼。每次常规的拦车检查对于警察来说都是一次测验,而且每次检查都不一样,这会加强警察的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只要他上心,今后的工作就会更有效率。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从经验中学习”。有些人似乎从来不学习,学与不学的一个区别可能就在于,人们是否培养了反思的习惯。反思是检索练习的一种形式(发生了什么?我是怎么做的?怎样才能有用?),而且辅以细化加强(下次我要采取别的什么方法?)。
正如拉尔森医生提醒我们的那样,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极具可塑性的。“让大脑工作,实际上就是给它引入更多复杂的网络,然后反复运用这些神经回路,从而使头脑更加灵活。这大概才是最重要的。”
对自己的知识感到自信是一回事,把对知识的熟练掌握表现出来则是另一回事。测验不仅是一种强大的学习方法,还能实际检测出你对自己水平的判断是否准确。只有当你反复取得成绩,并通过了模拟真实条件的测验时,你的信心才是可靠的。站在机舱门口或许总会唤醒人的恐惧感,但在跳出去的那一瞬间,按照米娅的说法,那种恐惧便消失不见了。
为了让你理解究竟何种程度的困难才是合意困难,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编码
假设你是米娅,站在沙坑里看教官解释并演示伞降着地技巧。这时候大脑会把你感知到的东西转化成化学与生物电形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形成了一种心理表征。大脑是如何把感官感知到的东西转化为有意义的心理表征的,就目前来说,人类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一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叫作编码,同时把大脑中的这种新表征称为记忆痕迹,它就好比我们摘记的笔记或便签上的几句话,是短期记忆。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短期的、不规则的记忆会指导我们处理很多事情。例如今天健身换衣服的时候,如何修好储物柜上损坏的插销,上完健身课之后记得在半路给车换机油。这类记忆都不会存在太久,这是一件好事。但必须要牢记那些将来有用的经验与知识,而且要记很长时间。就拿米娅来说,她需要记住那些特定的跳伞步骤,不然落地的时候就会扭断脚踝,甚至丢掉性命。
巩固
把这类心理表征强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被人们称为巩固。新学到的东西并不稳固:其含义并未完全形成,因此会被轻易改变。在巩固过程中,大脑会识别并稳定记忆痕迹,这可能会需要数小时或更长的时间,而且涉及对新资料的深层次处理。科学家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大脑会重放或重新演练学到的东西,赋予其含义,填补空白,并把新知识和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和已经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其他知识关联起来。理解新知识的前提就是具备已知。另外,巩固也非常讲究搭建新旧知识间的关联。米娅拥有丰富的运动技巧、不错的身体素质,以及先前的经验。这些知识都可以和一次成功的伞降着陆所需要的元素联系起来。不管用什么方式,把学到的东西转化成长期记忆巩固起来,都是需要时间的。就像我们之前指出的那样,睡眠似乎有助于巩固记忆。
大脑巩固新知识的方式和写文章的过程非常相似。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初稿会非常干瘪、不严密。你在下笔的时候才明白自己想表达什么。几次修改过后,文章有了些起色,无关的观点也被删除了。先不管这篇半成品,让它发酵一下。等你一两天后重新拿起这篇文章的时候,你想表达的东西在头脑中更明确了。或许你现在能意识到,自己要表明三个主要观点。你把这些观点和读者熟悉的案例以及辅助信息联系了起来。你重新安排并整理了论点,让它更具说服力,也更精炼。
同理,人们在学习某样东西的时候,一开始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因为最重要的方面并不是最明显的。巩固有助于组织并强化学问。同样的道理,在一段时间后进行检索很明显也有同样的效果,因为从长期记忆中检索一段内容的做法,既可以强化记忆痕迹,又可以让这些东西变得可以修改。具体来说,就是让它们能和最近学到的东西关联起来。这一过程被称为再巩固,是检索练习修正并强化学习的方式。
假设入学第二天,教官就安排你做滚翻式跳伞着陆,而你又想不起正确的姿势,调整不好自己:没有并拢双脚与膝盖,没有稍稍屈膝,没有盯着地平线,而是反射式地想要伸手撑地,没有把肘关节紧紧贴在体侧。那么在真正的跳伞中,你就有可能摔断胳膊,或是肩膀脱臼。重新梳理你前一天学过的东西,付出的努力或许没有明显效果,但只要这样做了,跳伞过程中的关键动作就会更明晰,而且会被再巩固成更扎实的记忆。如果你接连不断地一遍遍练习,无论是滚翻式跳伞着陆,还是外语单词的词形变化,你都是在短期记忆的基础上学习,并不会花费太多脑力。你进步得相当迅速,但你所做的一切并不能强化这些技能的重要表征。你那些暂时的成绩并不代表所学的东西可以保持长久。反过来看,如果让记忆稍微淡忘一些,例如用间隔或穿插内容的方式进行练习,检索就会更耗精力,你的表现会差一些,你会感到不太满意,但你学到的东西会更扎实,以后也更容易检索。
检索
学习、记忆,以及遗忘会以有趣的方式共同作用。想让学习成果牢固可靠,我们要做两件事情。首先,在把短期记忆重新编码并巩固成长期记忆的时候,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做扎实。其次,我们必须把这些资料与不同种类的线索联系起来,以便我们今后回忆这些知识时能够游刃有余。掌握有效的检索线索是学习的一个方面,而这个方面经常被人们忽视。这项任务不仅仅是把知识转化为记忆——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检索知识,和学习本身一样重要。
只要有亲身体会,再加上时不时的练习,重要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就不会被遗忘。假设你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跳伞,那么当别人讲授跳伞技巧时,例如拉备用伞开伞索的方法与时机,或者在1 200英尺的高度可能会出什么问题,撞在别人的伞上该如何“游出来”,你就会认真听下去。当你累得躺在床铺上睡不着觉,不想再过第二天的时候,你可以在心里默默演练。这也是一种有间隔的练习,而且同样有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需要忘记一些矛盾的、与旧记忆相关的记忆线索,这样才能把记忆线索和新知识联系起来。
在学新东西的时候,日常生活中已经根深蒂固的大部分事物不会从长期记忆中消失,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你停止使用记忆线索,或是给它们安排新用途,只是为了不用轻易回忆起它们。
检索练习是强化所学的一种方法。心理学家发现,这种方法的难易程度和它的效果间存在着一种奇怪的反比关系。知识或技能越容易被检索,就越不容易被记住。相反,你在检索知识或技能上花费的努力越多,检索练习就越能深化这种记忆。
检索(或者说,实际上是重新学习)某件事物所耗费的努力越多,你学得就越扎实。换言之,关于一件事情你忘记的越多,重新学习就更为有效,能更好地形成永久性的知识。
学习中必须要做哪些“努力”?
1.重新巩固记忆
以间隔练习中的努力回忆为例,这种做法需要你用新的方式“重新下载”或重新构建长期记忆中的技能或资料的组成元素,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在短期记忆中重复它们。[插图]在这种专注的、花费力气的回忆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会重新变得具有可塑性:知识中最显著的特点会变得更清晰,而且随之进行的再巩固有助于加强你对其含义的理解,强化其与已知的联系,深化用于回忆这些学问的心理线索和检索路径,并弱化那些相抵触的检索路径。间隔练习允许在两次练习间出现遗忘,这种遗忘可以强化你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能强化快速检索需要用到的记忆线索与路径,从而把这些知识再次运用起来。这就和投手在投出几次快速球后,想用弧线球给击球手来个出其不意是一个道理。唤起一段回忆或是运用一项技能,所花费的努力越多,就越有助于学习——只要这些努力确实发挥了作用。
集中练习之所以会为我们铺设自以为精通的温床,是因为我们总是走马观花般地看待短期记忆中的信息,而没有在长期记忆中重构所学。就像反复阅读这种学习方法一样,通过集中练习达到的流利效果是短暂的,而我们所谓的精通感也是一种幻觉。真正能让我们重新巩固并深入学习知识的,其实是“重构”这个费力的过程。
2.打造心智模型
下足了功夫练习,就会使彼此相关的复杂理论或是连续的运动技能融合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心智模型,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大脑里的一款“应用程序”。开车这项技能就需要同时进行很多动作。在学习这些动作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全神贯注,又要灵活机动。假以时日,相关的认知技能与运动技能就会变成一套与驾车相关的心智模型,在我们的头脑中落地生根。例如侧方位停车和换挡需要观察什么,如何操作。心智模型就是被牢牢记住并熟练应用的技能(能够发现并处理弧线球)或知识结构(被记得滚瓜烂熟的象棋棋路)。和习惯一样,心智模型可以被调整,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发挥作用。专业的表现,源自在不同环境下、在专长领域进行的数千小时的练习。通过这些练习,你可以积累大量类似的心智模型,从而保证自己在特定环境下做出正确分析,立刻挑选出正确的应对方案并加以执行。
3.举一反三
在不同时机、不同环境下多次进行检索练习,其间穿插不同的学习资料,这样做有助于给这些资料建立新的联系。这个过程建立了彼此关联的知识网络,这种知识网络强化了你对自己专业的精通程度。这个过程还可以增加检索线索的数量,让它们能够充分适应今后各种应用场合。
经验丰富的大厨就建立了这样一种复杂的知识网络。他清楚食材与菜品之间的关系,明白食材在被加热时会发生什么变化,知道炖锅与炒锅、铜锅与铁锅在做菜时有什么区别。飞钓者能够觉察鲑鱼的出现,并能准确判断出可能的种类,进而正确地选择是用人造饵、小虫,还是彩带作饵。他能够判断风力,知道如何下饵以及在何处下饵,才能将鲑鱼引出水面。玩小轮自行车的孩子能表演小跳、甩后轮、180度旋转,并在不熟悉街道路况的情况下在墙上跳来跳去。穿插练习与多样化练习会把背景、其他知识及技能与相关的新资料结合起来,让我们的心智模型能被更加广泛地使用,使我们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更多场景中。
4.构建概念学习
人类是如何学习概念的,例如如何区分猫和狗?方法是随机接触不同的样例——吉娃娃、虎斑猫、大丹狗、纯色猫、三色猫、威尔士梗犬。大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是靠有间隔地、穿插式地接触样例来下定义的。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因为这种接触强化了辨析和归纳这两种技能。前者是留意特点的过程(乌龟要露头换气,鱼则不会),后者是推测一般规律(鱼是在水里呼吸的)。想想前文有穿插地研究鸟类与绘画作品的例子。这种做法有助于学习者区分鸟的种类,或是区分不同画家的作品。同时,这也是学着辨析同一种鸟类个体或同一个画家作品的共性。当我们询问学习者对学习方法的偏好时,他们认为应该先研究某一类鸟中的多个个体,再去研究另一类,认为这种方法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可是,穿插学习的方法能让人更好地分辨两个种类间的区别,虽然这种方法更为困难,给人感觉收效更慢,但它不会影响对同一种类个体的共性学习。这就和棒球运动员练习击球一样,穿插练习给检索过去的样例带来了难度,但会进一步巩固有关某一类鸟代表性特征的知识。
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来说,穿插练习还有另一种好处。穿插练习计算相关但不相同的几何体体积时,就需要你关注几何体间的异同,从而选出正确的公式。一般认为,穿插练习提高了对异同的辨析能力,这样就可以把学习资料编码,形成更复杂、更微妙的心理表征,也就是更深刻地理解怎样区分标本或问题种类,以及为什么它们需要不同的解读或答案。例如为什么白斑狗鱼会去咬匙饵或是胖饵,而鲈鱼只有在碰到波扒饵或软虫拟饵时才会露头。[插图]
5.学习迁移
用有间隔、有穿插、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检索练习会带来困难。克服这种困难需要一套心理活动。等到要学以致用的时候,这种心理活动还会发挥作用。在模拟真实情况中的挑战时,这些学习方法就验证了那句老话“把训练当成比赛,才能把比赛当成训练”,会提高科学家们称为“学习迁移”的能力。所谓学习迁移,是指在新环境下运用所学的一种能力。在棒球队的击球训练实验中,不同类型的投球带来了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所进行的活动,归纳总结了更多心理过程,可以区分挑战的本质。这就如同建立了一份内容更丰富的“词汇表”(例如投手要投什么球),同时还可以从中选出可能的应对方案,而集中的、无变化的训练经验激发的心理活动会少得多。想想前文提到小学生投沙包练习,和那些只投3英尺距离的孩子相比,练习2英尺和4英尺投掷距离的学生到最后更能适应在3英尺的距离上投掷。同样还可以想想跳伞学校里面那些难度和复杂程度逐渐增加的模拟训练,以及马特·布朗在模拟器驾驶室中练习操纵喷气式商用飞机的故事。
6.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
若是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自行寻找解决方案,你就能更好地理解答案,也能把它记得更牢。当你买了渔船并打算系缆绳时,你就更有可能学会并记住单套结的打法。相比之下,傻站在公园里,等着童子军告诉你“学会一些绳结的打法对你的生活有益”,这样是不容易学会的。
【刷题不能直接看答案】
尝试解答一道题目或是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坐等信息或解决方案出现,这种行为被称为“生成”。即便是拿熟悉的资料来考你,就算是简单的填空也可以强化你对资料的记忆,增强你在以后回忆它们的能力。在测验中,想出一个答案要比从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答案更有利于学习。强迫自己写一篇短文还会让资料被记得更牢固。克服这类小困难,是主动学习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学生们进行的是更高层次的思考任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提供的知识。
当你要回答某个新题目,或是要为新问题拿出解决方案时,生成能力对学习的帮助会更加明显。一种解释是,当你想方设法寻找答案,从记忆中检索相关知识的时候,在得到答案、填补知识空白之前,你会先强化大脑中到这部分空白的检索路径;当努力填补完这部分空白后,你便在头脑中建立起了到新知识的联系。举例来说,假设你家住佛蒙特州,别人让你说出得克萨斯州首府的名字,你就会思考各种可能的答案:达拉斯?圣安东尼奥?厄尔巴索?休斯敦?即便你无法确定,在猜对正确的答案(或是由别人告诉你正确的答案)前思考可能的选项,对你也是有帮助的(答案是奥斯汀)。你会苦苦思索这个问题,会绞尽脑汁地考虑可能带来启发的线索。你可能会产生一种求知欲,甚至会因为觉得被难住了而感到沮丧,并且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并不完善,存在空白。这样一来,你在看到答案后便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为解决一个问题而进行的尝试虽然会有失败,但这样做却能刺激你在发现正确答案后对其进行深度处理,为答案的编码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是坐等答案送上门所没有的效果。解决一个问题总要好过记住一个问题的答案。尝试一种解决方法但得出了错误的答案,也是要好于不去尝试的。
花几分钟,复习一下从一段经历中(或是最近的一堂课上)学到了什么,再拿一些问题考考自己,这种活动被称作“反思”。在完成一节课或一次阅读作业后,你可以问问自己,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哪些是相关的例子?如何把这些内容和我的已知联系起来?在练习过新知识或新技能后,你可以问自己,哪些是做得好的?哪些还可以做得更好?要想进一步精通,我需要做些什么,或者下次我用什么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反思涉及我们此前讨论过的数种认知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学习。这里包括检索(回忆最近学到的知识)、细化(例如把新知识和已知联系起来),以及生成(例如用自己的话重述核心观点,或是在心里、在行动上演练一下下次可以做哪些不同的事情)。
现在课堂上流行一种名叫“以写促学”的反思形式,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来反思最近一堂课的主旨。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主要观点,并把它们和课上涉及的其他概念联系起来,联系课外的内容也可以。(我们在第8章将介绍这样的一个例子,玛丽·帕特·文德罗斯给学习人体生理学课程的学生安排的“学习小结”作业。)反思过程中进行的各种认知活动(检索、细化、生成)都有助于学习,实证研究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写作的好处】
结果如何呢?研究人员在学期中安排考试,用提问的方式评估学生们对此前学习的重要概念的理解。那些用自己的话撰写文章的学生,得分要远高于那些只抄录的学生,这证明了单靠接触概念对学习是没有太多帮助的。大概两个月后,研究人员继续安排测验评估记忆效果,把以写促学当作一种反思形式的收效虽然有所下滑,但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非常有必要让学习者理解,学新东西时不仅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也是有益处的。
德韦克的研究提出,相信自己智力水平由基因决定、出生后无法改变的人,倾向于让自己避开那些可能无法成功的挑战,因为失败似乎代表他们的天赋较弱。相反,那些在帮助下认识到努力与学习会改变大脑,意识到智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掌控的人,更有可能应对艰巨的挑战,并坚持不懈。这类人把失败看作努力的标志,是道路上的一处转折,而不是一个人无能的标志,不是道路的终点。
失败绝不是人们想要的,但有时只有经历过失败,人们在面临风险时才能不屈不挠地做出努力,发现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尝试解决一个难题比坐等解决方案对我们更有帮助,哪怕最初的尝试并没有找到答案。
创造性源于不设限的学习
别在无法克服的困难上浪费时间
发明了“合意困难”这个词的比约克夫妇写道,困难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它们能触发编码和检索过程,从而支持学习、理解,以及记忆。然而,如果学习者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或技能来顺利处理困难,它们就会变成不合意的”。
那些无法强化所需技能的困难,或是致使你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学以致用的挑战都是不合意的。
学习的过程至少可以分成三步:最开始是对短期工作记忆中信息的编码。这时信息还没有被巩固成长期记忆中坚实的知识表征。巩固会辨识并稳定记忆线索,赋予其含义,把它们与过去的经验以及长期记忆中已经存储下来的其他知识联系起来。检索会更新所学的东西,并让你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总是建立在已知基础之上。我们是通过与已知建立联系这种方式来解读事件和记忆事件的。
长期记忆的容量基本上是无限的。你知道得越多,就越有可能为新知识建立联系。
由于长期记忆的容量颇大,所以关键是要有一种能力,让你在需要的时候锁定并回忆已知。回忆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对信息的重复使用(保持检索路径不会被忘却),也取决于你是否建立起了强大的检索线索,因为它能重新激活你的记忆。
阶段性地检索所学,有助于强化记忆间的联系,也能强化回忆知识的线索,同时还能弱化连通冲突记忆的路径。检索练习若是没什么难度,那就不能强化所学的知识;练习难度越大,收效才越大。
当你从短期记忆中回忆所学时,例如快速频繁地进行练习,是不需要花什么心思的,也不会有长期性的收效。但当你过一段时间再回忆时,当你对所学的东西有些遗忘时,你就不得不努力重建这一切。这种耗费心力的检索既能强化记忆,又能让所学再次具有可塑性,引发对所学知识的再巩固。再巩固可以用新信息更新你的记忆,同时可以将它们与最近学到的东西联系起来。
重复进行费力的回忆或是练习,有助于把所学的知识整合成心智模型。在心智模型中,一套彼此相关的概念或一系列运动技能被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它能适应随后的各种环境,并发挥作用。开车时的感知和操控就是一个例子。在面对弧线球时知道如何打出全垒打也是同一个道理。
练习的条件如果发生了变化,或是在检索中穿插安排了对其他资料的练习,我们就能强化自己的辨析与归纳能力,凭借全面发展,我们还能把所学的知识用在以后的新环境中。穿插与多样化建立了新的联系,拓展并进一步深化了记忆中的知识,同时增加了检索线索的数量。
试着自己想出答案,而不是坐等别人给你答案,或是在拿到解决方案前自行尝试解决一个问题,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也能让你把正确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记得更持久。即便有时你会犯错,只要有纠正性反馈就没问题。
效率的本质取决于我们领悟周围世界的能力,以及衡量自己表现的能力。我们总是在判断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以及是否有能力处理一项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关注自己,在进步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或行动。
对自身思维的审视被心理学家称作元认知(元在希腊语中是“关于”的意思)。学着认清自身,可以让我们不至于陷入死胡同,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并反思下次怎样做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这种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那些迷惑我们的方法保持警觉。错误判断的一个问题在于,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何时做出了误判。另一个问题则是,导致我们误判的原因五花八门。
最重要的是经常使用测验与检索,来验证什么是你真正知道的,以及什么是你以为自己知道的。
不要因为做对了几次题目,就把某些内容从测验中删掉。如果这些内容确实重要,那么它们就需要练习、再练习。此外,不要相信集中练习产生的临时收效。加长测验间隔,运用多样化练习,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想要校准自己对已知和未知的感觉,有时候最管用的反馈是你在实地操作时犯下的错误。前提是你能从这种失误中幸存下来,而且能够接受其中的经验教训
富人并不比他聪明多少,只是拥有他不知道的信息。看看他追寻信息的方式,我们便能从中发现一些重要的、与众不同的学习风格。
其中之一便是掌控自己受到的教育,布鲁斯从两岁起便养成了这个习惯。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又把这个习惯很好地坚持了下来。他的其他行为也值得重视。在不断地投身于新的事业后,他从中学到了经验与教训,提高了自己的判断能力,能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他把学到的东西组织成了各种用于投资的心智模型,之后把它们用在更复杂的机会上,从众多干扰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从大量不相干的信息中摘出关键的细节,最终获得回报。这些行为被心理学家称为“规则学习”与“结构构建”。习惯从新经历中萃取出重要原则或规则的人,比那些只能获得表面经验、无法举一反三的人学得更好。同样,和做不到去芜存菁且不知道“菁”有什么用途的人相比,能从不重要的信息中挑出重要概念,能把关键想法组织成一套心智结构的人是更为成功的学习者。
你是分析型、创新型,还是实践型思维?
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至少拥有两种智力:一种是流体智力,指推理、发现关系、抽象思维,以及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头脑中保留信息的能力。另一种是晶体智力,指积累的关于世界的知识,以及从过去的学习与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程序或心智模型。两种智力共同作用,让我们能够学习、推理并解决问题。
斯滕伯格深入这一空白领域,推导出成功智力的三元论。分析型智力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典型的例子就是解答测验中的问题;创新型智力是我们综合并应用现有的知识与技能,应对那些新的特殊情况的能力;实践型智力是我们适应日常生活的能力——明白在具体环境下需要做什么并行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街头智慧”。不同的文化与学习场景需要不同的智力类型,而且在特定情况下为了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多是不能用标准智商测验或天赋测验衡量的,因为测验会漏掉至关重要的能力。
斯滕伯格认为,只要在某一领域持续练习,人们总能将较低的能力发展成较高的能力。
格里戈连科与斯滕伯格提出放弃静态测验,而用他们称为动态测验的工具取而代之:判定一个人的专业程度;把精力集中在那些表现较差的学习内容上;用跟踪测验评估进步,调整学习精力,从而不断提高专长。因此,测验可以评估出弱点,但并不是说弱点就代表着能力不足、无法改变,而是要把它看成一种知识或技能的缺失,从而进行改善。和标准化测验相比,动态测验有两大优势:它能让学生与教师重视那些需要提高,而不是已经完善的领域;它还具备在两次测验间衡量学生进步程度的能力,可以更加真实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潜能。
动态测验不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上肯定会有某些局限,而是提供一种评估,考查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的知识水平高低或表现好坏,并决定需要怎样改进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提高,我需要学什么。换句话说,天赋测验和多数学习风格理论强调我们的长处,鼓励我们把精力放在长处上,而动态测验会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弥补。在日常生活中,挫折向我们指出了需要提高的地方。今后我们可以避开类似的挑战,或是加倍努力积累我们的经验,提升我们的能力,掌握应对挑战的技能。布鲁斯·亨德利投资房屋租赁生意与股票市场遭遇了挫折,从中吸取的教训是他成功的关键:当有人试图卖给自己东西时,不要轻信,要找到正确的问题,并学着如何深挖答案。这就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长。
动态测验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步骤一:进行某种类型的测验——可以是一段经历,也可以是一次笔试——看到自己的知识或技能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步骤二:我决心运用反思、练习、间隔练习或其他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步骤三:再次测验自己,留意哪些方面已有改善,同时特别注意在哪些地方还需要下功夫。
用搭积木的方法构建知识
我们在接触新资料时,提取核心观点,并从中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心理框架,就是结构构建。
培养反思自己经历的习惯,把这些经历组织成一段故事,可以强化学到的知识。结构构建理论或许可以为解释这种现象提供一个思路:反思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以及下次该如何改进才有助于分离出关键概念,把它们组织成心智模型,而且在今后应用这套心智模型的时候,也可以巩固并构建已经学到的知识。
有人喜欢看说明书,有人喜欢动手试错
另一种重要的认知差异存在于“规则学习者”和“案例学习者”之间。两者间的差别与我们前面刚刚讨论过的认知差异有些类似。在化学课上研究不同的问题,或是在关于鸟类的课程上学习标本与识别方法时,规则学习者倾向于提炼出基本原则,也就是“规则”,来区分研究的案例。在以后遇到新的化学问题或是鸟类标本时,他们可以把规则当作一种手段给新问题分类,并选择合适的解法或标本箱。案例学习者则倾向于记住具体的案例,而不是基本原则。当遇到不熟悉的案例时,由于不理解分类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规则,他们只能从最近记住的案例中寻找共性,哪怕这个案例与新问题不太相关。不过,在比较两组不同的案例,而不是一次只专注于学习一个案例时,案例学习者总结基本规则的能力或许会得到提高。同样,他们更有可能发现不相关问题的普遍解决方案,前提是他们能对问题进行比较,并试着发现问题背后的相似性。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学习上的差异,那么要怎么总结呢?
自己把握。销售行业有句老话,站在屋子里打不着鹿。这同样适用于学习:你得拿起装备,走出门去,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要达到精通,就需要探索,在涉及复杂的概念、技能与流程时更是如此。它不是考试的学分,不是那些教练可以教授的东西,也不是光靠年龄就可以积累的品质。
接受成功智力的概念。开阔眼界,别局限在自己喜欢的那套学习风格中,要运用你的资源,发挥你的全部“智力”,把你想掌握的知识或技能练得滚瓜烂熟。说出你想要知道、做到、成就的事情,然后列出需要的能力、需要学习的东西,以及从哪里可以找到这些知识和技能,再放手去做。(参考技能图谱)
把你的专长看作处在不断发展的状态中,把动态测验当作一种学习方法,用它来发现你的弱点,然后在相关领域集中精力提高自己。巩固自己的长处是聪明的做法,但如果你还能用测验、考验、试错等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在不足的地方加以弥补,你就能更胜任自己的工作,并成为多才多艺的人。
采取主动的学习方法,例如检索练习、有间隔的练习和穿插练习。要有进取心,就像那些有很高成就的阅读障碍症患者一样,开发变通或补偿型技能,弥补天赋上的不足。
不要靠感觉做事,好的飞行员会查看仪表盘。你要用小测验、同伴互评,以及第5章中提到的其他工具,确保能准确判断自己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确保你的方法与目标相符。
如果你感到学习很难,不要认为是自己做错了。记住,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多,你学到的东西才越深刻、越牢固。
提取基本原则,构建结构。如果你是案例学习者,那么一次就要学习两个或更多的案例,不能局限于一次一个,问问自己这些案例在哪些方面有相似和不同之处,它们不同到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法,还是相同到可以用普遍的解决方法应对。
把你的想法或想要得到的能力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低级结构构建者或案例学习者,那么在学习新资料的时候,时不时地停下来问问自己其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规则是什么。描述每个概念,并回忆相关要点,哪些是重要的概念,哪些又是支撑的观念和细节?如果你要测试自己对主要概念的理解,你会怎么描述它们?
把这些核心概念组合在一起,你能想出什么样的框架?如果我们把布鲁斯·亨德利的投资模型比喻成旋梯,那么这种比喻应该也适用于类似的事物。旋梯分三部分:一支中柱、若干台面及若干阶梯。中柱连接着我们所在的位置(下方)和我们要去的位置(上方):它就是投资机遇。每一处台面是投资交易的一个元素,防止我们亏钱或掉落。每一个阶梯是让我们向上的元素。旋梯要想发挥作用,台面与阶梯缺一不可,这样交易才具备吸引力。知道车皮的残值是一个台面——布鲁斯知道他的投资不会亏本,另一个台面是有保证的租金收入,与他的资本密切联系。那么阶梯就是即将出现的供给不足,会提升价值;车皮接近全新的状态是潜在价值。没有台面与阶梯的交易无法确保安全,既有下滑的风险,上升的机会又得不到保证。
结构无处不在,我们可以把它比作树、河流或村镇。树有树根、树干和枝杈,河流也是一样;村镇包含街道与街区、住宅、商店与办公楼。村镇的结构解释了这些元素彼此间是如何联系的,让整个村镇生机盎然。如果没有结构,这些元素只是零散地分布在空旷的大地上,村镇会不复存在。
提取重要的规则,将它们整合到结构之中,你将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诀窍。正是这种对知识的精通,让你捷足先登。
棉花糖研究的简洁程度令人称道,同时也是对人生的绝佳比喻。我们在出生时便带着基因赋予的能力,但我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专注与自律:两者是激励的产物,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