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lbert Strang的线性代数课程笔记-第七课

第七课的主题为:矩阵A的零空间(Null Space)的求解方法


第一部分

解释矩阵中列与列的独立性矩阵的秩支点列与支点变量自由列与自由变量、矩阵零空间的普通求解

假设有矩阵A:

通过对A中列的观察可得:

1. col2是col1的两倍,因此col2与col1不独立

2. col4可由2*(col3-col1)得到,因此col4与col1、col3不独立

以上事实中,事实1相较事实2来说更显而易见。

那么这些明显或不明显的事实如何得到?通过矩阵消元

对A进行消元:

消元的第一步:以A11的元素”1”为支点进行操作

消元的第二步:首先考虑以A22的元素为支点进行操作,若A22的元素为0,则向下搜寻col2中非0的元素,并进行行交换把非0值所在行换至第二行,再以交换后A22的元素作为支点进行操作

然而本例中col2里A22以下的元素均为0,这说明col2与其它列具有依赖关系,为非支点列,也可以称为自由列(free columns)

此时需转向col3,取A23的元素作为支点,继续进行操作:

消元结束后得到了一个梯形形态(echelon form)的U

此处有概念:

支点所在的列,称为支点列,支点所在列对应的变量,称为支点变量

非支点所在的列,称为自由列,非支点所在列对应的变量,称为自由变量

矩阵的秩 等于 矩阵支点的数目

当前状况下,我们知道col1、col3为支点列,col2与col4为自由列

自由列为什么是自由列?因为他们与其它列有依赖关系,它们可由其它列的组合而得,因此它们对应的参数可以任意取值而不影响结果(例如col2与col1的依赖关系、col4与col1、col3的依赖关系)

通过对自由变量任意取值(其实是有技巧地去任意取值),可以得到支点变量间的关系,进而得到零空间。

先将U还原为方程形式:

当对自由变量取x2 = 1,x4 = 0时,可得一组解

当对自由变量取x2 = 0,x4 = 1时,可得一组解

将之组合起来可以得到整个解(零空间)

对自由变量的任意取值方法实则为:对各自由变量轮流取1(其余为0)


第二部分

用R矩阵求解,R = reduced row echelon form (rref)

什么是R矩阵:R矩阵由U矩阵经过两个变换而得:将支点上下的值都化为0将支点的值都化为1

此时支点所在列只有支点本身为1,其余均为0,可以联想到:单元矩阵

那么我们将支点列放在一起,自由列放在一起,并将单元矩阵称为I,自由列构成的矩阵称为F:

注意:此处把支点列放在一起,把自由列放在一起,是通过对col2与col3进行交换

那么求解零空间,即是求解

,也就是

可以发现,等式在时成立!

由于刚刚在【把支点列放在一起,把自由列放在一起】的过程时,对col2、col3进行了交换,因此得到x的两组解

 将变量的顺序换回:

整理后,解与之前的式子相符:

我们可以由此得出结论

Ax = 0的解(即A的零空间)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线性代数,线性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