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人重礼,逢年过节总是相互致以问候。
调皮的年轻一代,连4月1日都会道一声“愚人节快乐! ”,想尽办法作弄朋友,让大伙开心一下。
今天,是清明节,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也是24节气里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特殊日子。
唯有这个节日,中国人绝对不会彼此互道一声“节日快乐”,我们只有心怀恭谨和肃穆。
青柳依依,鲜花怒放,人间最美四月天。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去祭祖扫墓,是约自周代起,延续至今2500多年的习俗。
西方哲学上著名的三大终极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里去?
智慧的华夏民族,似乎并不为之苦苦缠绕。
早在2500年前,老子就告诉大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文字精炼,意蕴悠远。
先贤古圣留下的话,绝大多数后人似懂非懂,只能各自意会。
人们抱着最朴素的认知:
万物起源之前,不晓得我是谁便罢了;
但是天下有万国之后,我们牢牢守护一脉相承的延续。
世世有先踪,代代有衣钵 。
因此,不为来处迷茫,也不为去处担忧。
(2)
早先寻常百姓家,亦常有族谱、宗祠,更莫论皇亲贵胄。
中国人不敢忘祖,一代接一代的传承, 才得以创造五千年璀璨的文化,屹立东方。
西周完善礼乐制度,已对墓葬相关之礼非常重视。
春暖花开,草木萌生。人们要到先人所在之处,察看是否因雨季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清除杂草,培加新土,焚香上供,烧纸祭奠。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此时既是寄托哀思、反省人生的时候,亦是族人相聚、共叙家常的机会。
2500多年来,我们从不曾遗忘这个节日。
先人的逝去,不是轮回的终点;血脉的传承,才是生命的延续。
我们讲究慎终追远。
慎重地办理逝者的丧仪,虔诚地祭祀远祖先人。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长辈尊重先人,克己复礼,给晚辈树立了言行榜样,就会父慈子孝、民风淳朴。
我们冀望光宗耀祖。
这是古人对子孙最大的冀望。
非求衣锦还乡,而是以德行和学识卓然立世,让祖先引以为傲。
就像西方古老的、真正的贵族和骑士精神,时刻警醒自己,绝不玷污家族的尊严与名誉。
先人留下的文化,乃至家风、教诲,是后人的瑰宝。
迄今,在我们现代人的言语间,仍会不经意地流露出祖宗在心中的重要地位。
譬如,斥责一个人做坏事时,我们会说“ 缺德到祖坟冒烟了! ”、“祖宗十八代的脸都被他丢光了! ”;
赞叹一个人的杰出时,我们会说“这家子孙这么出息,真是祖上有德! ”
看重传承,是因为我们渴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3)
逝去的,并非都会随风而散。
我们拒绝遗忘、刻骨铭记的,必曾在我们生命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乃至是为整个国家、民族留下精髓的人。
南宋有个叫隗顺的人,名垂青史。
他原只是个微尘一般渺小的狱卒。
高宗年间,岳飞被害。隗顺仰慕将军忠义刚烈,冒死背着岳飞的遗体逃出临安,偷偷葬于九曲从祠旁。
直至孝宗继位后平反,全天下征寻岳飞遗骨,才得以将之礼葬于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
若非隗顺义勇,甘冒诛九族的风险在所不惜,秦桧干政之下恐难全岳将军尸骨。
历朝历代,都对岳飞墓进行修葺,以彰显其肝胆照昆仑的千秋功业。
岳飞墓,古柏葱郁,围护的石栏上刻有“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一联。
忠烈祠正殿,悬挂“心昭天日”匾额。岳飞像上方,金字草书“还我河山”,相传为岳飞手迹。
举世皆知,墓前四个铁铸人像,反剪双手,向墓而跪,即构陷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坨人渣。
诗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我们如此尊崇先人的所在,是用心守护龙之传人的铿锵筋骨,守护着民族最宝贵的精神。
征服世界的,从来不是暴力,而是文明和文化。
昔年日寇横行肆虐,在杭州却不敢动岳飞墓分毫。
江户时代起,日本人就把岳飞和文天祥视为“本朝武士之鉴”,人人皆知的英雄。岳飞的 “精忠报国”,被日本军人敬奉为武士道准则。
华夏文明,威武壮阔,悠远流长。
我们是谁?
我们是炎黄子孙。
我们从哪儿来?
我们从华夏5000年文明而来。
这文明的长河,形美如画,意美如诗,智慧无穷,奔流不息。
她每一点一滴的传承,源自每个中国人、每个小家庭的律己和承继。
清明时节,话起慎终追远,
感恩这个我们从不曾遗忘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