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读书会线上阅读交流记录

时间:2020 年5月5日
发起人 (张佳楠    担当者负责人)
阅读内容:《孩子的宇宙》第五、六章

领读者 (史录选  泾川丰台镇中心小学)

死亡,在我们中国是一个特别忌讳的话题,尤其在亲人之间,同事之间,一般谁都不愿意提及这个话题。可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总会向我们大人提及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前些日子,堂叔家办理丧事,我去他家帮忙搭理,一个五岁左右的男孩子突然问了我这样的一个问题:爷爷,死了的人会不会做梦?死了的人会醒来吗?当时,我无奈地对他说:“死了的人一直在做梦。”这个孩子看了看我,似乎有点怀疑,他说:“我去问问他。”现在,我想起这件事,突然觉得,死亡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死亡在一个孩子的心目中,没有悲伤,有的只是美好的想象。

现在,我们作为一个老师,如何和孩子谈论关于死亡这个话题,我们是不是在孩子的面前,故意遮掩或者避而不谈,还是干脆直言不讳地去说说,2016年,我在湖北参加一个教育活动,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先生说,我们应该对孩子说清楚死亡的意义,不要故意回避,要让孩子从小懂得人最终会走到这一步,从孩子的出生到死亡这一个历程,如何地走下去,孩子们需要规划需要思考,人对死亡理解的越是深刻,才会越懂得活着的意义,活着的珍贵。现在,社会上时不时地发生一些孩子自杀的事件,如果追究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主要原因是因为孩子们对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会死亡,这些东西理解的不是那么深刻。即使今天我们阅读《孩子的宇宙》这本书的有关文字,我也很迷茫。

孩子是一个宇宙,死亡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终结,我们阅读这些文字,要思考生与死之间的因果关系,一些人之所以死亡,还不是为了另外一些人更好地活着。这样辩证关系搞清楚了,人也就自然懂得珍惜生命,理性对待死亡了。

死亡,只是一个人走得累了,走不动了,需要停下来。死亡是人生命历程中的一个停留,有好多人,死了,却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心中,臧克家有一首诗,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这里面就蕴含着一种辩证关系,也指出了人活着的意义。读艾青的这首诗,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死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再延续。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到这里,我觉得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们去参加一些人的追悼会,通过这样的追悼仪式,理解死要死得其所,死得有意义,死要达到一种虽死犹生的感觉。

我们要客观地让孩子正视死亡的存在,同时,也要让孩子理性地懂得不能轻率地漠视生命,生命来之不易,去之更不容易。

02

我们对死亡的含义有了客观地认识之后,我们在回过头来阅读第五章的文字,孩子与老人,我们理解起来就没有那么多的困惑了。

书中多次强调了这样的一句话:老人和孩子有着不可思议的亲近性。孩子来自另一个世界,老人将要去另一个世界,这个另一个世界,我觉得特别虚幻。另一个世界是个什么样子?谁也没有看见过,其实,人人都想着去看一看。所以,人的存在,因为虚幻而感觉美好。生命的起源并不就是特别的真实,从一个虚幻中走入现实,最终又回归到另一个虚幻。这种跨越需要一种力量做支撑,这种力量就是“亲近性”。作为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必须至始至终地不容忽视这种亲近性,社会上的每一次活动,每一项工程的完成,无不就是亲近作用的结果。

教师和学生之间,孩子和老人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性。孩子在老人面前总会表现出一种毫无顾忌的放肆,老人对于孩子,即使毫无一丝血缘关系,老人也会滋生出一种特别的感觉,爱的感觉,甚至会不由自主的宽容和怜悯。正因此,老人教育出来的孩子,因为过分的依赖,问题大于成就。老人和孩子之间的某些东西,需要后天的克制。教师和学生之间,同样需要一种约束和被约束的相互作用。

孩子和老人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引导性。或者孩子做老师,引导老人转变观念;或者老人做师傅,指导孩子改变行为。同样的道理,老师就是老师,但不是永远的老师,当到了一定阶段,事情就会发生逆转,学生极有可能就是老师的老师。阅读《孩子的宇宙》,我们要用一种探索与发现的心态审视面前那些孩子们。《孩子的宇宙》,老人的宇宙,相互通融,相互作用。我们不要用对立的态度看待孩子和老人之间的关系和。

孩子和老人之间具有的客观性,决定了孩子从孩子步入老年,不是马拉松长跑,也不是蜗牛步行,而是生命历练的一个过程。在这当中,究竟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面对高山险滩,必须奋勇争先,这就是这个过程的特殊性。从孩子到老人,没有安逸,也没有坐享其成,你有多少付出,至少就有多少回报或者更多回报。在处理孩子与老人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要有一种感恩的心!

教师交流记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泾川读书会线上阅读交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