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论道

孔子活到51岁,还认为自己没有学到道,于是就到沛地去找道家祖师老聃。

老聃说:“听说您是北方贤人,恐怕已得道了吧?”孔子回答说:“还没有。”

老聃问:“您是怎样去探求道的呢?”孔子回答:“我开始是从制度名数方面探求,结果用了5年的时间,也没有学到。后来我又改从阴阳变化方面去探求,用了12年时间,还是没有学到,现在我只好找您当面求教了。”

老聃说:“这就对了。假如道可以贡献给别人,那么人人都会把它献给君王;假如道可以送给别人,那么人人都会把它送给父母;假如道可以讲授给别人,那么人人都会把它讲授给兄弟;假如道可以留传给别人,那么人人都会把会留传给自己的子孙,可惜这是办不到的。从求道来说,心中不能自悟,有道也不会被接受;从传道来说,如果道不能在外部得到接应,道也不能通行。从内心发往外界的东西,如果不能被外界接受,圣人也不会使它达到外界;由外界进入内心的东西,如果内心不能自悟,圣人也不会使它进入内心的深处。

“名声,这是天下共有的东西,不能过多地猎取;仁义如同先王的旅舍,住一夜可以,但不能久住,多次显露就要遭到责难。

“古代道德修养高的圣人,不过假托仁义,悠然自得地游于逍遥自在的虚无之境,生活在马虎、简单、无奢无华、不必施与的田圆之中。逍遥自在就不用有所作为,马虎简单、无奢无华就容易生存,不必施与也就无须受损。古时把这种生活叫作‘采贞之游’。

“相反,如果把贪图财贿看成正当的,就不会把利禄让给别人;如果把追求显赫看成是正当的,就不能把名誉让给别人;迷恋权势,就不肯把权力让给别人。当得到这些利禄、名誉、权势的时候,就会提心吊胆,唯恐失去它;一旦失去这些东西,就会痛苦不堪。而且内心没有一点鉴识,只是盯住孜孜以求的东西,那种感觉就像时时都被天所惩罚。怨、恩、取、与、谏、教、生、杀,这八种方式不过是端正他人的工具,只有遵循自然的变化而无所欲求的人才能使用它。所以说要使人的行为端正首先要使人心端正。人心里不认为是正确的,心灵的门户不会打开。”

您可以掌握的处事智慧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被认为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微妙玄虚,没有质的规定,也不能用言语文字做清晰的表达。

所谓“大道敏于心”,是说学道者须悟道,要先虚静内心,端正思想,摒除杂念,心灵之门才能开启,以外国强求是无效的。用心灵去感悟,这一方法其实并不止于学道,其他门类学习亦有相通之处。同样的老师、环境、内容、时间,不同的人学习的结果不同。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最得意的学生只有几个,这就是学生的“悟性”有差别。见到苹果落地现象的人不计其数,只有牛顿注意了它,并悟出“万有引力”的道理。善于学习的人,不会只学其皮毛,而要悟其道理,领会实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荐文章点击文字进入!

电影频道直播间

幽默视频直播间

健康养生直播间

风景旅游直播间

动听音乐直播间

手机实时直播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子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