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一统,秦始皇为保社稷竟做这样的事情

一部《大秦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位历史上最具言论的帝王。秦始皇,无疑是众多历史人物中最具研究意义的帝王之一,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都喜欢研究他?其实很简单,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帝王,也因为当年秦始皇陵那震撼人心的兵马俑。所以他自然而然的就吸引来了无数学者的目光。我们对秦始皇的了解大部分集中在他统一六国、修建长城、焚书坑儒、秦始皇陵兵马俑这样的公众版本上,其实秦始皇还做了很多事情是我们不知道的,究竟秦始皇还做了哪些呢?

咱们说到秦始皇,大部分人对他有个定义那就是暴君,为什么呢?因为秦始皇他自己发明了一个刑法叫夷三族,说到夷三族很多人就会有不同的意见,说秦始皇的这个夷三族刑法是目前历史上最严苛的刑法。

我们以往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大部分是诛九族,提到的诛九族基本上诛的九族都是跟父辈有关的,也就是你同姓的你的孙子也好、爷爷也好这一脉下来只要有九族的都要把他诛掉,可是我们想一想谁又能有这么长寿九族都能同堂呢?

而夷三族却不一样,乍一听是不如诛九族的数量多可是如果我们仔细算一算这三族可比那九族要多多了。第一族指的是跟你父亲姓氏相关的这一脉全部夷掉;第二族就是跟你母亲相关的亲人全部夷掉;第三族就是跟配偶相关的也全部夷掉,这么算来至少比诛九族多了三倍。

在秦朝经常会出现一人犯错全家族几百口人全部都被杀掉,不但如此秦始皇为了修建庞大的阿房宫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后人有一句话说阿房出 蜀山兀,意思想把阿房宫修好,蜀山上的木材全都会用完,从这我们就能看出秦始皇修筑阿房宫耗费了多大的财力和物力,更别说他在咸阳城周围建立了六国的270多座宫殿所以历史上一提到暴君,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秦始皇。

其实秦始皇执行暴政我们也可以理解,他是想牢牢地抓住自己的江山,采用了两手抓的政策:一手就是保命,把身边的术士徐福、卢生派到四海之内去给自己寻找长生不老药;第二手是保住江山,怎么保住江山呢?秦始皇采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东巡去镇王气。根据《史记秦始皇本记》的第六卷里面记载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为了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就开始了自己的东巡行动,这个东巡一共进行了五次而且五次的过程当中,有两次都经过了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那么为什么会两次途径南京呢?

为保社稷始皇怒引秦淮河水,断金陵王气!

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他回归咸阳的途中又经过了南京,当时他的随从当中有几个术士,这些术士认为南京这个地方地势非常的险要,藏风聚气山川俊美便告诉秦始皇这个地方容易出王气,未来五百年恐怕要有新的王朝诞生,这使得秦始皇心存不悦,十分震怒决定断了此地的王气。

所以秦始皇就带着一行人,在南京逗留下来,对当时的南京进行一次重大的“风水改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秦始皇镇王气的事件。这件事不但在《史记》里边有记载,在《景定建康志》里边也有记载,可见这件事的重要性。

秦始皇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来破坏南京的王气呢?他一共用了三个方法,而当时中国民间传说当中把秦始皇这三三个方法也被人称为三板斧,他的第一板斧改变河流的方向,就是所谓的风水,一个环境的好坏,山和水的走向是整个风水布局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在风水学当中有一句话叫做山旺人丁水旺财。如果把原本水的流向给改变了也就是泄了这个地方的财气,财气一泄贵气王气随之而来的就都被泻掉了。在南京城最大的河流就是秦淮河秦淮河据传说,它本来不流经南京城,是在南京城的城外走过。秦始皇看到南京城是一个非常藏风聚气的地方,于是就命人从南向北开发了一个水渠让秦淮河由南向北贯穿过南京城,以断掉南京城藏风聚气的格局。

用现在的角度来理解好比一个气球,它会越转越旺,我们在中间用一条水渠把它贯穿,就等于破坏了气球藏风聚气的能力。根据这个传说很多考古学家也做了一些研究,后来发现秦淮河的这个主流干道是没有经过人工开采痕迹的,可是另一个发现就很有意义发现在秦淮河的很多支流上的的确确存在着人工开采的痕迹,那么这个人工开采的痕迹到底是不是秦始皇时期所为呢?恐怕留给我们的又是一个需要我们去仔细探究的谜。

在秦始皇眼里改变了河流的走向好像就破坏了南京城的王气,可是我们客观地看一看其实在南京城的历史上秦淮河的的确确是非常有名气的,因为它的航运和灌溉都起到了重要的历史意义,所以很多人说秦淮河孕育了南京六朝古都和帝王文化。在南京很多人把秦淮河称为母亲河,在历史上极富盛名。所以秦始皇这一招,改变河流的走向上秦始皇应该是失策了。

为断龙气,鞭打天印山!

那么秦始皇用的第二个方法是什么呢?便是鞭打灵山,刚才咱们已经讲过了在风水学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一个是山一个是水,所谓山旺人丁,水旺财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秦始皇改变了秦淮河的流向,这就是在水的层面上下了功夫,那下一步自然的就要找一座山来下功夫了。那么找哪座山呢?在秦淮河畔正好有一座山叫做四方山又叫做天印山,这座山就成为了秦始皇对山下功夫的一个重要目标。

据传天印山跟天宫有关系。传说有一天玉皇大帝在批阅最后的奏折的时候,他非常高兴拿着手里批阅奏折的金印把玩,一不小心这个金印就掉落在凡间了掉在了秦淮河畔,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四方山又叫做天印山。可是这个金印掉下来之后玉皇大帝他自己不放心,心想我批阅奏章的金印,可不要被别人随便乱用,于是找了身边两个天神一个是青龙一个是黄龙,下凡去守护这个金印所以我们现在到南京看到在天印山的周围会有两座山,一个叫做青龙山一个叫做黄龙山,就是这两个天神变化而成的。

在秦始皇眼里这个天印山不管是谁的信物,只要会有影响他的江山,他都要把它镇压下去。于是他就让自己身边的术士选择了一个固定的时间,并且特制了一条神鞭,拿着这个鞭子在那个时间里就开始抽打天印山。在抽打的过程当中我想秦始皇一定是这么想的:不管你是谁,在人间我就是最大的,抽打天印山那就是彰显他的皇权,镇压南京的王气。

煞费苦心,易名贱名

秦始皇在山水上下完功夫之后他为了把这个天子气彻底地给断掉,他又采用了第三个方法。这第三个方法是什么呢?叫做易名糟蹋,就是本来一个好好的名字叫做金陵,被秦始皇改为叫做秣陵。

很多人不知道秣陵是什么意思,在咱们中国有个成语叫做秣马厉兵,这个意思就讲在打仗之前要把马给喂饱了要把兵器磨得闪亮好去打仗,那么叫做秣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养马的地方,咱们想一想养马的地方,马越多就把地气给践踏了。所以这第三个方法,秦始皇也是为了斩断金陵的王气,可是秦始皇的一翻苦心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报,因为他在南京逗留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认为自己镇王气的功夫已经做完了,就返回帝都,但是在返回的途中就病死了。而大秦帝国呢也在他死后的三年里也让赵高和秦二世霍霍没了。

秦始皇用了三个方法来阻断南京的天子之气,可是我们再往后看,在历史上秦始皇死后不到五百年的时间,南京就出现了第一个皇帝。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不久就迁都到了南京,历史上的东吴大帝就由此而诞生了。再后来司马睿到了南京,他发现南京这个地方的确是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吗,于是东晋就在这里建都,它也变成了南京成为古都历史上最长的时代。

后面的齐高帝、梁武帝甚至包括明太祖朱元璋都把京城放到了南京,这也说明一个问题,秦始皇煞费苦心阻断南京的龙气其实并没有奏效。人与自然在对抗的时候,人总是无法战胜自然的。

人们给秦始皇扣上了一个暴君的名字,但是我们现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看,秦始皇能一举统一六国实在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在这六国当中也可以说是英雄辈出,比如说在赵国有一个著名的将军叫李牧,曾经带领20万军队大战匈奴,秦始皇为什么修建长城,不正是抵御匈奴吗,秦始皇都害怕的匈奴在李牧面前是闻名丧胆。当然在赵国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武将叫做廉颇,我们对他的了解就是负荆请罪的典故,而廉颇这个人也不简单拿下了齐国十座城池、卫国四座城池、逼的燕国让出了五座城池,廉颇这一辈子为赵国贡献了十九座城池。那么在齐国有一个人叫孙武就是写了《孙子兵法》那个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战神。

可想而知秦始皇面对的都是这么强大的对手,但是他仍然统一了六国给统一,为身处战乱的老百姓赢得出了一段非常宝贵的

和平的时光,不但如此他还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统一了文字,而这也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我们在看一个人的时候如果能从阴阳两个层面从正反两个角度来看,似乎对这个人的评价就会更加客观一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国一统,秦始皇为保社稷竟做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