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子25个月时,我毅然决然地送他上了托幼机构。
为什么我要送这么小的孩子去托幼?唉,说来话长。
儿子一岁半时还不会喊爸爸、妈妈,全家人开始着急。我陆续咨询过好多人,去医院看过,一家比较权威的儿童医院竟然怀疑他自闭,建议康复治疗。简直把我吓懵了!
经历过三个月的深思熟虑,衡量过各种利弊得失,我认为送托幼机构是对孩子最合适的方式。
我们家对面有一家早教中心,收有两个班的“儿童之家”,每个班10个人,配备两个老师。有几个同事的孩子在那里上过,评价都不错,很关键的一点是这里有针对1-3岁幼儿的语言引导课。
送他去之前,为了让他适应环境、熟悉老师,我经常带他去那里玩,断断续续上了两个月的早教课。我觉得他对那里的老师和环境都比较熟悉了,就正式送了去,每天从早上八点半左右到下午四点半左右。
第一天送儿子,他哭得撕心裂肺,我只能狠狠心将他放下。然后再发微信向老师打听情况,老师说他哭了很久,后来睡着了才不哭。
第二个周强多了。第三周偶尔还哭。一个月后基本不哭了,但是老师接过去的时候表情木呆呆的,全然不是我接他时兴高采烈的模样。
令我欣慰的是,儿子去了“儿童之家”两三个月后,语言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好像突然之间所有的称呼都会了,也能听懂简单的指令。
春节放假二十多天,开学回去一顿哭;隔了两个月,儿童之家又将他最依恋的老师调走了,儿子又适应了一段时间。遇到他生病隔几天没去,或者放小长假三四天不去,再去有时也会哭两天。但每次都是第一天哭得厉害,之后一天比一天轻。
就这样,我们磕磕绊绊到现在半年多,眼看儿子快三岁,我以为我们终于度过了漫长的适应期。
2
可是,没想到,儿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哭泣轰炸。
事发在上周四,他毫无预兆地强烈反对去“儿童之家”。我抱他走到门口,他死命不下来,老师拽都拽不过去,且伴随着嚎啕大哭。眼看上班已经迟到的我,强行放下他就走了。过了一个多小时,老师说他呕吐了两次。原来是生病了!
在家休息了3天好了。
周一早上去送他,他老远看到门口就开始哭,像膏药一样粘在我身上,死活不肯下来,老师好不容易将嚎啕大哭的儿子“抢”过去。老母亲的这心哪——就要碎了!但还是安慰自己:也许是隔了3天没来的原因,明天就会好点。
结果呢,周二、周三照常。为什么会这样?不符合规律呀?我无比焦虑,却又无计可施。
这时,我看到了@灵动育儿的文章“我不想上幼儿园”,这句话的背后,暗藏着向妈妈求助的6个信号,文章详细分析了孩子上幼儿园哭泣的原因、什么样的家长会造成孩子哭泣、如何识别孩子哭泣背后的求助信号以及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文章写得非常专业、详细、实用,感觉这就是给我写的文章啊。
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感觉找到了孩子老是哭的原因,但又担心自己思考得不对。我冒昧向胡老师发私信求教,没想到胡老师晚上就热情地帮我做了分析,并给了我具体的建议。
3
根据胡老师提出的建议,决定先跟儿子进行沟通。我大体规划了一下思路,把正在玩的儿子叫过来:“阳阳,我们一起聊一聊吧。”
“这几天,你去‘儿童之家’的时候不开心是吧?你是不是不想离开妈妈呀?其实,妈妈也很不愿意离开你,想天天跟你在一起。但是,妈妈要去上班挣钱,我们买好吃的、好玩的都需要用钱才能买到。我看到老师发的照片你在那里玩得很高兴呀,你其实还是喜欢跟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是吧?你只是想多跟妈妈待一会是吧?嗯,妈妈理解你的心情。你跟老师在一起的时候,妈妈也很想你,所以到了下午,妈妈就飞快地跑去找接你回家,我们在一起痛痛快快地玩,好不好?”
儿子既不点头,也不说话,照样摆弄手里的玩具,我也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
我接着往下说:“你这几天老是哭,妈妈心里虽然很难过,但是也很烦。你还有一个月就3岁了,是一个大孩子了,完全可以做到在妈妈上班的时间去找老师了。你看前一段时间你不是表现很好吗?老师也夸你比以前懂事了,会唱好多儿歌了。咱们商量一下:以后,在生病的时候可以在家休息,周末可以不去,平时白天要去找老师玩,好吧?妈妈希望你能开开心心去找老师。”
儿子抬头笑嘻嘻地看了我几眼,对还不能正常与大人沟通的他来说,我估计他只能听懂一部分。不管他能听懂多少,我权当他能听懂。
“你觉得在家里比在’儿童之家‘好玩吗?是不是各有各的好玩的地方?在家里比较自由,想躺下就可以躺下。但是,在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陪着你,在那里有很多人陪你。以后,你不舒服的时候妈妈允许你在家休息。但是,身体好的时候不行。虽然妈妈很爱你,但是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
第二天早上,儿子吃完早饭,我跟他说:“妈妈要去上班了,你也要去找老师了。”他哭丧着脸哼哼唧唧:“我不要去找老师”,但是配合我换上了衣服。到了托幼中心门口,居然一声没哭就跟老师去了。
第三天更顺利。
天啦,这有点神奇!我没想到一通谈话能这么快、这么有效地解决我的难题。
4
为什么困扰我好久的孩子哭闹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
难道是我的儿子通情达理,一说即通吗?我认真考虑了一下,终于找到问题的症结:儿子表面的问题背后其实折射的是我的问题——我的焦虑心理。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往往着重注意孩子的心理适应问题,而忽视了孩子分离的重要对象——妈妈的分离焦虑,包括我自己都没意识到。
为了让儿子接触更多的词汇量,促进他的语言发育,我让他脱离年迈的奶奶独自照料他这样单一的语言环境,我选择让他去过集体生活。但是这样的选择让我心里怀有无比歉疚的心理,因为我觉得他年龄太小,我在实际送他去的过程中经常无原则地妥协:身体稍微不舒服就不去;起床后由着他磨蹭一个多小时;有时我休班时会先带他在外面玩一会再送他去......我常常徘徊在“今天送他去还是让他在家”这样的烦恼里,我虽然从理智上认同让他去,但潜意识里老觉得他太小,去是受委屈。
育儿专家说:孩子是一个敏感的接收器,他会反射出父母的声音和信息。
我在同儿子相处时的那种纠结和焦虑孩子肯定感受到了。我的情绪自己没有处理好,反过来影响到了孩子。突然意识到这一点,让我感到无比自责: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我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所以孩子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秩序感,而这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让他缺乏安全感。
因为我觉得他听不懂我说话,我也从未跟他讲过我的感受。
而我在与儿子同理的时刻,我必须要将他当成一个能与我正常沟通的孩子来看,我说出了他的感受,也表达了我自己的感受,即便他听不全懂,他也能感受到我的郑重其事的态度和坚定的立场。我接纳了他,他也接纳了我。
我们送孩子上幼儿园,实际上是主动选择与孩子的分离。这个分离过程,不仅孩子会有分离焦虑,父母也会有分离焦虑,相对于爸爸,妈妈的分离焦虑会更严重。如果妈妈的焦虑心态太重,则会折射到孩子身上,导致孩子的分离焦虑持续很久。
5
妈妈如何避免过度焦虑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妈妈要相信孩子完全能够做到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
当人面临新的事物的时候都会焦虑,这是正常的。幼小的孩子独自去面对陌生的环境和照顾他的人,焦虑和恐惧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是白天送去一段时间,而不是一整天见不到,早上和晚上妈妈还有大量时间来陪伴孩子,不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英国心理学家,“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通过多年观察将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 出现悲伤的表情。
正常的孩子一定会安全、顺利度过这三个阶段,成功学会与妈妈短暂的分离。
而妈妈呢,从孕育到抚养孩子,与孩子建立了互相依恋的深度感情,她想给孩子最好最完整的爱,但基于现实情况的原因常常不能够完全做到,于是自责、纠结、焦虑,这些不稳定的情绪折射给孩子,反而对孩子是一种负面的影响,成为孩子成功与父母分离的牵绊。
《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书中说:我们自身的成长,是我们有能力做到好的教养方式的前提。作为妈妈,我们应该不断了解和学习如何处理好自己的心态,才能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适应与家庭短暂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