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里给这个角色定调的戏,是Jane(男主角的女儿)和Angela(啦啦队美女)在学校聊天的时候,Ricky坐父亲的车到了学校。短短几句对话之后,观众对Ricky的印象发生了急转。
这笑容一出,如炉渣中生出雪莲,雨幕后露出晴天,所有观众都会觉得,
等等,原来这小子不是死变态啊。
Wes的表演显然很出色。
不过同样不能错过的是导演的表现。
再重温一遍这场戏。
两人靠着墙聊天,忽然Jane看到了什么。
主观镜头:远处,Ricky从他父亲的车上下来。
Jane赶紧对Angela说,快看,那就是昨天晚上那个变态。
继续主观镜头。画外音里,Angela说,我操,我知道这个变态。
接着是一连串正反打,Angela给Jane讲这个变态被父母送去精神病院的往事,Jane追问原因,被Angela笑她喜欢Ricky(“你想给他生一千个宝宝”),Jane窘迫地叫她闭嘴。这时候画外Ricky已经走近。
导演的诡计要开始起作用了。
这场戏,刚刚这一段,Ricky是以全景里的下车镜头出现的,而两个女孩的对话则一直是中近景(刚刚这一连串正反打都是接近特写的近景镜头),“谁更重要”不言而喻。
下一镜头出现以后,形势开始微妙变化。
自我介绍时,Ricky很自然地切到了中景。
而两个女孩呢?
也由近景退到了中景。这意味着,两方角色地位平等了。
中景对话了两个回合之后,Jane说“我现在不需要什么疯子迷恋我”。
这时候,Ricky就要说出完全撑起角色的那句“我没有迷恋,只是好奇而已”了。
特写没商量。
而下一个Jane的镜头呢?
过肩镜头,仰视,完全被压迫在Ricky的阴影中。(看看上面两张图里两张脸的大小)
二人在形势完全掉转的情况下来了两个回合。
然后Ricky带着自信的笑容走开了。
这个走开的镜头,Ricky整个人划过画面,Jane的视线一直仰视跟着他。
这种镜头可以叫做“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镜头。
然后Angela说了一句,“真是个变态。”
如果这组镜头用另一套镜头语言,这句话的效果会大不一样。
下一个镜头,Ricky远去。
阳光下就是他一个人的舞台。调度非常清晰。
观众都会忍不住想:为什么我之前误会他了?
其实大家都没有误会,只是导演的小把戏成功了。
看看全片Ricky出现的第一个镜头,跟上面这个阳光少年有多大反差吧:
模糊不清,信息极少的黑暗背景,人物的造型光是从下往上打的,传说中的“邪恶光”。
到了要改变观众对他的印象的这个早晨,灯光风格变了。
灯光开始平着打了。
而上面说的那场戏里,决定性的镜头里,灯光是怎么打的?
斜上方往下打,面部半明半暗,亦正亦邪,眼神光透亮。(对比:这张图里嘴部的阴影,和“邪恶光”中的嘴部阴影)
回到问题,《美国丽人》好在哪里?肯定不是我上面说的这些。这些只是中规中矩按教科书办事。在教科书以外的探索,才是《美国丽人》的灵魂所在。
我主要讨论的,似乎倒是另一个问题:
当观众赞叹一个演员“演技真好”的时候,到底是演员的功劳多,还是导演的功劳多?
正反打,和过肩镜头,轴线,以及镜头之间的衔接,和空间的展示
过肩是一种双人关系,在镜头中的感觉是两个人又交际,有沟通的欲望,如果两人是平等沟通,那两人都应该是过肩或者都是主观,但如果想表现这次对话的不平等关系,或者说一方没有对话的意愿,那就可以不带对方的肩膀 以《通天塔》为例子
点菜之前女主的心情还挺好的,所以这是一组正常过肩双人镜头
随后人物心理开始变化
当得知这个男朋友一定要来的非洲国家的餐厅,什么菜都没有之后,女主开始不耐烦,这时的正反打变的不一样了,有沟通欲望的男主和不耐烦的女主,两人的镜头是有差别的,并且女主的单人镜头手持呼吸感要比男主的大很多,这也是情绪的一种表现方式。
还有一种极致的过肩,前景占绝大部分面积,几乎要盖过说话的人物,这表明,前景的人物是压制住说话的人的。.
轴线
靠近轴线的距离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情绪,越靠近轴线沟通意愿更强,
揭示空间,利用同角度或者运动镜头,把空间交代清楚,让观众知道主角所在空间关系。
运动镜头的运用——配情节快速变化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