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听《史记》专题课的自发作业

9班戚皓智


中心问题:

1.陈平年轻时曾说自己若当了宰相会像分肉一样宰治天下,这其中可见一种为民奉献的思想,但是史记却着重讲了陈平在战争与政治斗争中的作用,陈平自言宰相要亲附百姓,但是却在文中没有体现。这是否有关司马迁对于陈平的人物定位而有意省略?

[if !supportLists]2.[endif]刘邦和陈平的关系是怎样的,陈平对于刘邦而言有什么价值,而刘邦又能给陈平什么,对陈平后来的政治生涯产生什么作用,又是什么使刘邦如此无条件信任陈平?

[if !supportLists]3.[endif]陈平如何在政治斗争中生存,自古有权有势的人都会面临树大招风的境遇,而陈平依靠什么可得善始善终?

[if !supportLists]4.[endif]陈平这个人物有什么跨时代意义,使其得以被记录在史记中而被后人学习与借鉴,而陈平这一人物有没有局限性,现代人应如何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这一人物并从中获得启发?

陈平:一个奇相之才

首先从陈平与刘邦的关系先说起,因为刘邦是陈平真正得到重用的开始,也是他成功人生的起步。陈平与刘邦的缘分,始于他们初次见面的对话,仅仅一次对话就使刘邦对于陈平赞叹有加,并给予重用。但是仅凭一次谈话,为什么就可以使刘邦如此坚定的重用陈平?作为一个领导者,为什么仅一次提拔就将陈平封为将军,统领各将帅?首先刘邦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用人爱惜人才,并且敢于用人。陈平被封为为将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为什么?刘邦敢于用人,有这样的底气?究其背景,陈平归汉室在公元前205年。此时秦朝已经灭亡了三年,刘邦建立了汉朝。经过鸿门宴的历史转折点,刘邦的势力已经比项羽强大。刘邦在楚汉之争中节节胜利。这就是刘邦自信的原因。陈平与刘邦的谈话内容我们无法知晓。但是可以清楚的是,陈平正是刘邦需要的人。而当时正处于刘邦跟项羽战斗最胶着的时刻。刘邦麾下十分需要像陈平这样精通军法,善于使用权术的人。而后来陈平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他屡出奇招,在刘邦陷入困境的时候,总是可以提出精妙,有效的解决方法。可以说陈平成为了刘邦最大的底牌之一。他的智慧与各将领的骁勇善战相得益彰,为刘邦打败项羽,奠定了基础。但是阅读史记时总会有一个疑惑,刘邦是如何做到无条件信任陈平的?史记中有多个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从初封典护军,到分派其与韩信共事,再到交给他黄金四万斤不问其出入,刘邦是用陈平可谓大胆,大胆之余使人觉得轻率。文中有一个值得深思的情节。当刘邦听到诸将对于陈平被封将军而提出反对的时候,刘邦反而更重用陈平。做一个假设,若将军们对于陈平被封将军没有提出任何意见,刘邦反而可能会产生疑心。因为如果陈平渴望得到权利,他必会买通刘邦的手下而达到上位的目的。而在战争年代军权是尤为重要的。所以一个图谋不轨的人,会想方设法夺取军权。但从将军们的反应可以看出。陈平将他的性命都依靠于刘邦,而并非不速之客。而作为君主,最希望遇到的就是这样的人,刘邦可以给予陈平发展空间与生存环境。而陈平可以为刘邦提供智慧。君臣之间互惠互利,这是刘邦所希望的。本质上陈平是刘邦的一个棋子。失去刘邦,陈平无处可去,无处生存。他渴望依靠刘邦,因此刘邦才敢于重用他。表面上看,刘邦似乎不经过思考就重用陈平,但这其实是一种智慧,是在保证权力紧握手中的条件下对权的合理分配,使人才各得其所。对于权力的把控,刘邦并非轻率之人。从他击败刘邦后收回韩信的兵权,就可以看出。总而言之,刘邦成就了陈平,陈平也为刘邦奉献出了他拥有的一切。但其中不变的,是权,若陈平是个野心勃勃而不收敛的人,刘邦还会将一部分权力交给他吗?

楚汉之争结束后,陈平被封为丞相,而他的智谋在政治斗争中得到进一步的展现。陈平得到刘邦的赏识与重用,这使他得以在政坛中经历了若干年的历练,这也为他在吕后专政时期以及文帝执政时期,在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而埋下伏笔。可以说刘邦为陈平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更多的利用非凡的智慧和灵活的权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得以立身。一个有权势的人必定会招来多种声音,平亦是如此。他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面临了几次重大的危机。刘邦命令陈平杀害樊哙,但由于刘邦突然驾崩,以及樊哙与吕后的近亲关系,陈平面临了杀与不杀的艰难抉择。他机智的选择将杀害樊哙的任务交给刘邦定夺,而在刘邦死后,又及时的在吕后面前表达忠心,巧妙的化解了困境,从而得到了吕后的信任。吕后询问陈平关于立吕氏亲戚为王的意见时,陈平审时度势,顺从了吕后的想法,避免了被免官迫害的命运。这是陈平智慧的集中体现,他对于不同的执政者,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他深知吕后的残暴和野心以及势力的强大,因此以附和的态度取得吕后的信任,卧薪尝胆,在吕后死后复兴刘氏,可谓不辱刘邦交给他的使命。由此可见,陈平具有长远的目光,以及冷静判断局势的能力,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他有阴险的一面,平把右宰相的位置让给周勃,在后来孝文帝和陈平与周伯之间的对话中,巧妙地把握时机,抓住问题本质,避开了孝文帝设下的圈套,恰当地进行了回答,又夺回了右宰相的位置。这些故事中,就包含了陈平可以成为三代重臣原因。他精通谋术,这是他成功的基础。但是在政坛这样一个复杂的大环境中,学会如何左右逢源,顺应时势,野心不外露,不过分展露棱角才是成功之道。陈平给予人圆滑之感,但不得不说,他在历史中无数宰相的行列当中脱颖而出,他的贤能不及宋璟,姚崇,他的军事才华不如诸葛亮周亚夫,他的野心与奸诈不如李林甫鳌拜,他的成就不如李斯,他不如张居正救国救民,但是他的一生活得干干净净,并非指清廉,洁身自好的净,而是波澜不惊,稳若泰山。这是许多历朝名相所不能及的,除了有惜才的刘邦给予陈平的助推作用,更重要的是他对于政治对于权力对于谋术的深刻理解,他在失去了刘邦这一座靠山之后仍得到赏识,在吕后的爪牙之下,朝廷之中被迫害者无数,唯有陈平屹立不倒。太史公对于他的评价是善始善终,这是司马迁对于他的定位,司马迁并未着重强调陈平的爱民,而是在有限的篇幅中将目光聚焦与政坛上的陈平,意图展示他真正的独特之处。陈平是否做过为民奉献的事,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回答孝文帝的话可以看出。“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过了多少年,他依旧不忘过去分肉时的初心,亲附百姓是这位三朝元老的经验之谈,虽不如年轻时的志气磅礴,渴望分天下,但是多了岁月积淀的沉稳与机智。

司马迁将陈平列入世家之中,是否想借此告诉我们什么。一个人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跨越空间影响一个国家,更是跨越时间,在时光的流逝与打磨中永恒。我们身在现代社会,没有勾心斗角的宫廷之争,没有封建专制,没有权力的游戏。但是独身一人于社会,身处于茫茫人海之中,对于环境以及自我的认识,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陈平就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典范,他具有局限性,司马迁对于他的描写也保留了批判性,既展示了他的功勋,也展示了他的阴谋,在他身处的环境中立足,需要世故圆滑,需要心机,但放之于现代,我们不必像他一样摆弄手段与计谋。但在未知当中权衡利弊,审时度势,以理性摆脱困境,以机智化解难题是我们需要具备的能力。人不能活的太复杂,也不能活得太简单,用批判思维看待陈平这一历史人物,学他的大智,学他的善于变通,学他的奇思妙想,这才是使历史获得新生的最好方式。

孝文帝二年,陈平的光辉一生落下帷幕。他临死前回望一生,自言:“吾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这是一种自省,一种释然。振兴汉室,将敌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开国功臣最终还是选择了放下,放下了权,放下了功与名,冷静地考察走完的一生。虽如他所言,他用尽阴谋,但为了什么?无疑,为国。他做了一切,甚至牺牲了他的后代的名望。他心有余愧,但谁又能否认,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呢?


老师简答

[if !supportLists]1、[endif]更多地写来陈平求取功名、长保富贵之事,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略的是楚汉相争以及汉初的平稳过渡这两个大背景。在这两个历史事件中,楚汉相争和诸吕夺权,陈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陈平在求取功名的过程中,顺应了历史形势,让天下人民从战乱之祸中走出来,让社会走向和平统一的状态,这也就是智者顺势而为的结果吧。

[if !supportLists]2、[endif]陈平的奇谋帮助刘邦成就事业,而陈平也依附刘邦获得富贵功名,这两者互为相宜,而且陈平的定位是谋士,他虽帮助刘邦典诸军,但他是一个参谋长角色,没有实际兵权,他和韩信带兵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在后面的分析很有道理,陈平离开项羽,本身就是一种最明智的选择,他也别无他选,刘邦完全可以相信他。

[if !supportLists]3、[endif]陈平知势而为,故能长保富贵,他深谙老子的道术与法术,也熟悉纵横家的谋略,司马迁借他分析中国思想的另一方面。

[if !supportLists]4、[endif]陈平这一形象虽然有其局限性,但也有他的独特之处,你在后文对照历史上的名相奸臣,很有道理,陈平这一形象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知道,司马迁通过写人来写整个社会、整个时代,所以还要思考什么样的社会下什么人能实现他的价值,一个人要具备怎样的素养,才能在不同的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综合来看,整篇文章思考深入,问题集中,论证也非常清晰有条理,作为一个高一的学生能这样实在了不起了。这样训练写作和思考能力非常对路,先学着提出问题,自己尝试回答问题,非常赞!


4班09号

《伯夷叔齐列传》读后感

在我看来,司马谈是由于刚好未能去成皇帝举办的重大国家封禅典礼,加上年岁已高而引发的祖先历代辉煌成就之感慨,以及自己未能完成使命的遗憾。

而从他哭着授予司马迁任务时,我一开始会觉得:会不会有点小题大做了。这不就相当于我小的时候没有去成游乐园而泣涕涟涟吗?同样都是没有去成,那又有什么不同呢?但再往下深度阅读,会发现存在着大不同了,司马谈让我感受到他身上有着“千斤重”的来自历代祖先的使命,而我不过是为了发泄自己难受的情绪罢了。在我眼里看成的“小题大做”却成为了司马迁一生,乃至忍辱在狱中也不能放弃的牵绊。如果没有司马谈的“凝重叮嘱”、没有司马迁的“思想自觉”,会不会就不会有《史记》的出现了?司马迁用着他那厚重的使命感和其父给他的一句光复家族光景的嘱诺,给中华历史探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样的,当我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伯夷叔齐的故事时,我又幼稚了。面对伯夷、叔齐宁愿饿死也不食周粟的做法最初把我弄得哭笑不得,《史记》中也提到“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那为什么不去投靠?因素也许有两种:

第一、“乃至,西伯卒。”

第二、“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综上所述:这不是“父死不葬,爱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看到这,终于明白,周王拯救天下百姓硬生生的在伯夷叔齐二人的眼里留了个这个印象。但我的趣味不减反增了:周王弑其君主,就是因为君主的暴行淫乱作为让忠臣失去性命、让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才会这样做的啊,为什么在姜子牙、孔子和司马迁这些圣人眼里认为“贤”的伯夷叔齐竟没有看出来?

我是这么猜测的,也许是因为伯夷叔齐忠君思想太过于严重而盲目地不知道明辨是非了吧。但如果是真正的有失明辨是非之能,或者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话早就应该跟着纣王一起做那么多伤天害理之事了吧,那为什么还会认为归顺一个即将到来的清明之朝会是一种耻辱?而且还采取宁愿饿死在首阳山,也不食周粟的极端偏激之法?对于以上两个问题,我又生发出了一个想法:知人论世,在商代时,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地位身份也是算尊贵的,但也许是生活在光亮处就不知道黑暗下的处境,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好很多,不需要受到纣王暴虐的痛苦,还有底层的老百姓仰望着。所以他们也许没有一定“为人民战斗”这么伟大,尽管他们可能会看到老百姓痛苦的生活景象,会生发出怜悯之感便是会有的反应了,占据在他们脑海里更多的使命是家族情怀,维护自己的国家,巩固与坚守。所以在另一方面来说,伯夷叔齐二人最终选择饿死在首阳山也是完成了自己对故土发自内心的守护,成功地坚守了自己的使命吧。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使命,你选择坚守的方式会也有所不同,抛开历史已过的现实,你是否也会始终思想自觉,守护自己的使命呢?



老师简评:

能从自己的感受出发,逐步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思考清晰而有深度,非常不错。

关于伯夷叔齐的事迹,其实司马迁开始的时候也提出来怀疑,史料不够,不能非常确切地立传,王安石的《伯夷论》则认为伯夷叔齐太老了,从孤竹到西岐路途太遥远,估计没到就已经死了,而韩愈的《伯夷颂》则纯粹赞扬他们的“特立独行”的勇气。有材料认为伯夷叔齐拦住周武王这个环节,事实上被姜子牙派人拉出去斩了。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去写伯夷叔齐呢?在微课讲解的后半部分我稍微提了一下,就是司马迁借伯夷叔齐之事说明一个道理: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像颜回这样的人,因为有孔子而名垂千古,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司马迁感慨自己无人助自己名垂千古,也感慨自己有令许许多多的人名垂千古的责任,所以要立志写好《史记》,由此自比于孔子,有一种超越历史的自信。

你认为伯夷叔齐作为贵公子不知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思考,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的,非常有价值,你可以看看胡绳的《二千年间》这本小册子。而事实上,也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周武王伐纣的所谓正义,有可能是周朝不断地“洗白”的过程,在政权的争斗中,何谓正义?如何取得政权才是合法的?周公在这个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所以周朝对“天”的认识与商朝有所不同,这点,在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中有分析。



碧滢同学

《伯夷叔齐列传》读后感

曾经我对所谓天道、天命有过困惑,我想,即便我们否认这样的天命存在,千百年来“好人不长命,盗跖得寿终”的事实好像也从来没有过改变。这难道不是人力所可以改变的吗?我们相信“天理昭昭”,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可当我们目睹好人不得好报,坏人却可以享受生活的时候,仍不免怀疑天道是否存在。

乱世、君子、气节、灾祸、风骨……这些词语似乎总是联系在一起,难道君子的命运就如此坎坷吗?

我想,不是君子生逢乱世,而是乱世成就君子。君子命运坎坷并非命数,而是因为他们在坎坷中表现出的精神和气度,让他们居于君子之列。从一开始,他们的所作所为就不是为了给上天去评判的,那上天有什么公和不公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并不会在意上天的看法、别人的看法,只是为了坚守自己的内心,即便这样做可能与大众背道而驰,但是那又如何?

我曾经真心实意为他们而打抱不平,但我感受到,有这样的想法本就是对这种精神的亵渎,由此反映出我自己的狭隘罢了。当我面对心中所想时,并不能很坚定地坚持下去,我会害怕别人的眼光,外界的声音,担心自己成为异类。其实这种担心并没有必要,我的信仰、热爱并不能为旁人所左右,难道我要因为世上并不存在“好人有好报”,就放弃成为好人吗?难道要因为我一个人的力量过于渺小,就放弃为信仰奋斗,放弃为祖国献身吗?难道要因为在大众眼里会成为异类,就放弃发声、放弃自己的思考吗?当我听到批评的声音,就要退缩、放弃追求自己的信仰吗?当我看见群体中的败类,就要放弃成为优秀的人吗?

答案是否定的。

旁人的眼光,未来的命运如何,难道就能左右我当下的选择吗?令我感到困惑的是,我会对所谓的天道天命而困惑。这在现在的我看来无异于一种投降。我屈服于芸芸众生,屈服于安定,屈服于不发声不怀疑不思考带来的安宁中——只要跟着大家一起走,就没有人会发现我是异类,哪怕我们前进的道路并不明确,甚至有很多错误,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只要能安稳度日就没关系了。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可怕。我们一步步妥协,一点点屈服,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本心,甚至连思考都不敢,因为我们惧怕那早已形成的反对的声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又有多少人拥有呢?

道不同不相为谋,伯夷叔齐之辈不过是遵循自己心中所想,为了自己的“大道”而隐居首阳山,至于能不能被世人认可,这种举动能否改变大局,都不重要。虽然在我眼里有些过分理想化,但是我并没有评判他们的资格。我们常说的君子气节,是深藏在骨子里的修养和信仰,不会因时而异。

当我在脑海思考他们的形象,渐渐的一幅画面呈现在我眼前:世俗的洪流模糊了道路,只有那一道身影毅然挺立,不为所动。不随着人群而去,不随着洪流而迷失方向。

我想,他们连灵魂都透着香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生听《史记》专题课的自发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