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积善之方:如果你是利于别人,那么,骂人打人也是善。

积善之方

《易经》说,积累善行的家庭,一定有很多吉祥如意的事不断延续下去。

从前,颜氏打算把女儿嫁给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就是了解到叔梁纥祖祖辈辈,做过不少善行,推知他们家的子孙一定会出现成就非凡的人。

孔子也曾称赞大舜的孝心,说宗庙将会被他享受,子孙将会保住他的福德,可谓精辟之论。下面我不妨用很多事实来证明这种说法。

杨荣,建宁人,做官做到少师。他的家族世世

代代以摆渡为生。有一年,连日暴雨,河水暴涨,冲毁沿河两岸的很多民居,淹死的人顺流漂下。很多船只只顾打捞财物,只有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一心救人,而对河里漂流的财物一无所取。村里人都笑他们太笨了。后来,杨荣父亲出生,他们的家道才渐渐富裕起来。有一位神人化身为道士,对杨荣父亲说:“你祖父和父亲有阴功,子孙应该显赫尊贵,适合葬在某某地方。”后来,曾祖和祖父相继过世,杨荣父亲就按照道士的指点,把他们都埋在了今天的白兔坟。杨荣二十岁就考取了进士,做官一直做到位列三公。他的曾祖父、祖父,也都得以追封官爵。杨荣之后,他们家的子孙还是人丁兴旺,今天还有许多贤能之士。

鄞县人杨自惩,起初为一名县吏,心地仁厚,恪守法规,为人公正。那时候,县令非常严厉,有一次鞭挞一位囚犯,打得鲜血直流,还是怒气难消。杨自惩看了于心不忍,就跪在地上劝解县令。县令说:“这个人触犯法律,违背天理,不由得我不生气。”杨自惩叩首说:“掌握权力的人失去了正道,老百姓就会离心离德。如果了解了他们的情况,那么,就应该哀悯他们,而不是居功自喜。欣

喜尚且不可,更何况发怒呢?”

实不是他自己说的,而是《论语》里曾子说的。曾子的意

[杨自惩这番话,其

思是,没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去做犯法的事情,掌握权力的人面对老百姓的犯错,要有悲悯心,更要反思自己的管理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县令听了杨自惩这么一说,情绪马上就缓和下来了。

杨自惩家里很穷,但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遇到囚犯缺粮,还会想方设法救济他们。有一次,好几个新来的囚犯没有饭吃,而杨自惩家里的粮食只够自己家人糊口。如果把粮食给了囚犯,那自己家人要忍饥挨饿;如果不管囚犯死活,又于心不忍。于是就和妻子商量。妻子问:“囚犯是从哪里来的?”杨自惩说:“是从杭州来的。沿路一直挨饿,脸色都很难看。”妻子于是决定拿出自己家的米,熬成粥,分给囚犯吃。

杨自惩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守陈,次子叫守址,分别担任南北吏部侍郎。长孙官至刑部侍郎,次孙官至四川廉宪,都是一时的名臣。现在的楚亭、德政,也是他的后代。

正统年间,邓茂七在福建造反,很多老百姓追随他。朝廷派了鄞县的都御史张楷南下讨伐,用计谋抓了邓茂七。后来,朝廷又派布政使谢都事搜捕剿杀东边的叛军。谢都事找到反叛军的名册,凡是不属于叛军的,暗中发给他们一面小白旗,约定官兵到时,将白旗插在自家门口。这样,官兵完全没有错杀一名无辜群众,保全了一万多人的性命。后来,谢都事的儿子谢迁中了状元,官至宰相,孙子谢丕也中了探花。

福建莆田林家,祖先里有一位老妇人,心地十分善良,经常做粉团施舍给有需要的人,有求必给,毫无倦色。有一位仙人化作道士,每天向她索要粉团六七个。老妇人每天都给他,三年如一日,仙人知道这是真心的善良,因此对她说:“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怎么报答你呢?你们家后面有一块地,可以用来做自己的坟地,你的子孙做官的人数,会有一升芝麻那么多。”她儿子在母亲过世后,依着指定的地点安葬其母。第一代后人中,就有九人登科,接连几代都是显贵,以致福建有“无林不开榜”的民谣。

冯琢庵太史的父亲,年轻时在县学里做秀才。大冬天里一早起来去学校,遇到一个人躺在雪地里,俯身一摸,已经冻僵了。于是,他脱下自己的绵裘给这个人穿上,并且扶着他回到家里好好救护。夜里,梦见神人对他说:“你救人一命,出于诚心,我让北宋时代文武双全的韩琦投胎做你的儿子。”不久,生下琢庵,就取名“琦”。

浙江台州有一位应尚书,壮年时在山中读书。山里人烟稀少,深夜会有鬼怪叫啸,听起来非常可怕。但应尚书一点也不害怕。有一晚,听到有一个鬼在说:“某某女子因为丈夫外出太久未归,公婆逼她改嫁,但她死活不愿意,又不能违逆公婆的意志,已暗下决心明晚在这里上吊自杀。”应尚书听了,第二天就回去悄悄变卖了田产,得到四两银子,又伪造女子丈夫的家书,一起送到了那个女子的家里。那家人的父母接到书信,觉得笔迹不太像自己儿子的,有点怀疑,但看到还有银子,觉得不可能有假,终于确定儿子在外一切都好,于是也就不再逼迫儿媳改嫁。不久,儿子回来,夫妻团圆,又像当初那样相亲相爱。

应尚书又听到鬼说:“我本来找到了替身,不想被这个秀才坏了好事。”另一个鬼说:“为什么不降祸给他?”那个鬼说:“上天因为这个人心地很好,给他记录了阴德,让他命里可以做到尚书。我又怎么能够害得了他?”

应尚书从此更加努力勤勉,每日行善,品德日增。遇到饥荒之年,就捐粮赈灾;遇到亲戚有急难,则想方设法提供帮助,排忧解难;遇到有人强暴无礼,则深刻反省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坦然接受。至今,他的子孙里科举及第的比比皆是。常熟徐栻,字凤竹,他的父亲是富豪。有一次遇到荒年,率先减免田租,为同县的富人做了榜样,同时又把粮食分发给穷困的人。夜间,听到有鬼在门外唱道:“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一遍一遍地呼喊,整夜不间断。当年,徐凤竹果然考上了秀才。他的父亲因此更加努力积善行德,勤奋不懈,没有一点点的倦怠。修桥铺路,供养僧人,凡是有益于别人的、有益于社会的,他都尽力去做。后来,又有鬼在唱:“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徐凤竹最终官至两浙巡抚。

嘉兴的屠勋,谥号康僖。当初为刑部的主事,经常睡在监狱里,细心地了解每一个囚犯的情况,知道了一些人是蒙冤入狱。但他并不越级,而是私下告诉了负责的堂官。等到朝审的时候,堂官择要选取屠勋提供的资料,针对性地审问疑犯。大家没有不心悦诚服的。因此释放了十几个蒙冤入狱的人。京城的人并不知道是屠勋促成了这件事,屠勋自己也很低调,社会上都称赞刑部尚书的贤明。

屠勋向尚书禀告:“在京城的监狱,尚且有这么多蒙冤的人,全国其他地方天高皇帝远,蒙冤的人可能更多。朝廷应该每五年派遣一位减刑官,到各个地方检查有没有冤情,为受到冤枉的人平反。”尚书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就进一步向皇帝上奏,获得了允许。屠勋也被列为减刑官之一。

有一天,屠勋梦见一个神仙对他说:“你命里本来没有儿子,但你提出的减刑建议,深合上天爱人的心意,所以,上天会给你三个儿子,而且他们都会得到高官厚禄。”当天晚上,他的夫人就有了身孕,陆续生了应埙、应坤、应埈三个儿子,都官至显位。

嘉兴的包凭,字信之。他的父亲是池阳太守,生了七个儿子,包凭是最小的一个,到了平湖袁家做女婿。包凭和我父亲素有交情,据我父亲说,他是一个学问广博、才华出众的人,但每次考试好像运气都不好,都不能考中。于是,他就开始留心佛家和道家的学说。

有一天,包凭到东边游玩,到了泖湖一带,偶然进了一个村里的寺庙,看到观音菩萨的塑像在露天中被风吹雨淋,立即从袋子里拿出十两银子,交给住持,让他把塑像和整个庙宇都维修一下。住持告诉他,维修庙宇的工程十两银子是不够的。于是,包凭把随身带的四匹松布,还有七件衣服,拿出来交给了住持。其中有一件夹衣是新做的,他的仆人请他不要再送了,包凭却说:“只要观世音菩萨的塑像安然无恙,我就算光着身子也没有什么。”

住持感动得落泪说:“布施银子、衣服、布匹,不算什么太难的事,但这一片真诚的心,实在是太难得了。”后来,寺庙修好了,包凭拉着我父亲一起去那里游览,晚上住在寺庙里。包凭梦见伽蓝神来道谢说:“你的孩子可以世世代代享受官禄了。”果然,过了很多年,他的儿子包汴、孙子包柽芳都中了进士,做了大官。嘉善支立的父亲,是刑部的官吏,发现有个囚犯其实是蒙冤入狱,就有意要为他平反。那个囚犯知道后,就告诉他的妻于:“支公的好意,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不如明天你请他到乡下,委身于他吧。如果他接受并记念这份情谊,那我就有活命的希望了。”他的妻子哭着答应了。等到支公到家里,她就出来请支公喝酒,并把丈夫的意思告诉了支公。支公立即拒绝,但还是尽力帮助他平反了。

囚犯出狱后,夫妻两人到支公家磕头致谢:“像您这样大德的人,世间少有,您没有儿子,而我们有一个女儿,愿意送给您作为侍奉左右的妾。这在情理和礼仪上是行得通的。”支公就准备了聘礼,把他们的女儿收纳为妾。后来,这个妾为支公生了儿子支立,刚到二十岁就中了举人,名列第一,职位一直做到翰林院的孔目。支立的儿子支高,支高的儿子支禄,都被保荐为学博。支禄的儿子支大纶考中了进士。

以上说的十个故事,故事主角做的事各不相同,但都归于善良。如果再细细推论,那么做善事,有真的,也有假的;有直的,也有曲的;有阴的,也有阳的;有对的,也有错的;有偏的,也有正的;有浮夸的,也有充实的;有大的,也有小的;有难的,也有容易的;都应当仔细辨别。做善事而不去推究做善事的道理,自己以为自己在做好事,很可能反而是在造孽,枉费了一番苦心,却没

有任何益处。

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从前有几个读书人,拜见中峰和尚,问道:“佛家讲究善恶报应,如同影子跟随身体。但是,现今某某做了不少善事,他的子孙却并不兴旺;某某做了不少恶事,却家族鼎盛。佛讲的好像没有什么道理。”

中峰和尚回答:“一般人限于成见或偏见,还没有打开正知、正见的眼睛,往往会把善的当作了恶的,而把恶的当作了善的。不去怪自己善恶不分,反而怪上天的报应不准确。”

大家听得有点云里雾里,问:“怎么会把善恶弄反呢?”

中峰和尚就让大家举几个他们认为善或恶的例子。

一人说:“骂人打人是恶,对人有敬爱有礼就是善。”

中峰和尚说:“其实未必。”

又有一人说:“贪财、非法占有是恶,廉洁、坚持操守是善。”

中峰和尚说:“其实也未必。”

其他人又举了很多例子,但中峰和尚都说未必。大家就让他解释为什么,中峰和尚说:“有利于别人的,就是善;仅利于自己的,就是恶。如果你是利于别人,那么,骂人打人也是善。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那么,礼敬别人,也未必是善。”所以,我们做善事,能利于别人的就是出于公心,出于公心就是真诚。如果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就是私,出于私心就会伪善。发自内心的行善,就是真善,而模仿别人,做形式上的表演,就是伪善。为善而不求任何回报,就是真善,为了某种目的而行善,就是伪善。这些情况,都应当自己

细细考量。

什么叫做端、曲呢?现在我们看到这个人很老实很谨慎,就认为他是善的而肯定他,但从前的圣人宁愿欣赏有个性又有原则的人。那些活得很小心谨慎的所谓好人,虽然大家都喜欢他,但由于是没有原则的老好人,圣人反而认为他会败坏道德。圣人眼里的好人和一般人认为的好人完全不同。以此类推,世间对于善恶的种种判断,没有一件是没有差错的。天地鬼神庇佑善人、报应恶人,都与圣人的看法相同,而和一般世俗人的见解全然不一样。

因此,凡是要行善积德,绝不可以只依赖自己的眼睛所见、耳朵所听作为判断的依据,而应从内心最隐秘、细微的地方,默默地省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并加以洗涤、净化。纯然的救世之心,那就是“端”;如果有一丝一毫的媚俗之心,那就是“曲”。纯然是爱人的心,那就是“端”;如果有一丝一毫的嫉愤之心,那就是“曲”。纯然是尊敬他人的心,那就是“端”;如果有一丝一毫的玩世之心,那就是“曲”。像这些细微的区别,都应当仔细分辨。

什么叫阴、阳呢?凡是做了好事让别人知道,就是阳善;做了好事而别人并不知道,就是阴德。积阴德,会得到上天的回报;积阳善,会享受世间的名声。名利,不过是一种福报。

但是,名声也是造物所忌讳的。世间那些名不副实的人,多有意想不到的灾祸。有些人没有过错却莫名其妙地背负恶名,他的子孙往往飞黄腾达。

阴阳之间的平衡,实在太微妙了。

什么叫是、非?鲁国的法律规定,凡是本国人能从别国诸侯那里把俘虏过去做臣妾的女子赎回来,都可以得到官府的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次赎了人回来,却不接受官府的奖赏。这个事听起来好像很高尚。但是,孔子听说以后,很不高兴,说:“子贡做得不对啊。圣贤做什么事,都是为了改变不良的风俗而对老百姓产生教化的作用,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而去做事。现在鲁国富人少而穷人多,如果领了赏金就被指责为不够清廉,那谁还愿意去赎人呢?我很担心以后不再有人愿意

向诸侯赎人了。”

后来,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人作为答谢,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接受了。孔子高兴地说:“从此以后,鲁国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救掉到水里的人了。”

世俗的看法,肯定认为子贡不要赏金的行为很高尚,而子路救了人接受酬谢有点庸俗。而孔子的看法却和世俗相反。我们讨论行善,不应该只是看行为本身,还要看这个善行是否会有弊端。不应该只看当前,还要看到长远。不只要看个人的得失,还要看对天下大众的影响。当时的行为虽好,但他的流弊足以害人,那么,虽然看起来是做好事,其实却在做坏事。当时的行为也许不是那么好,而它的影响却会为别人带来好处,那么虽然当时看起来不像是善行但其实已经是了。这里只是讨论了一种情况。其他好像不义的义举,好像不合乎礼而实际合乎礼的礼,好像不讲信用而实际却合乎信用的信,好像不够慈爱而实际却是大爱的慈爱,都应当细加辨别。

什么是偏、正呢?从前,吕文懿辞掉宰相的职位,要回自己的家乡。当时他的声望犹如泰山北斗,受到大家的敬仰。不想他刚回到老家,就有一个喝醉了的同乡,在吕家门口破口大骂。吕文懿并不生气,交代自己的仆人说:“不要和喝醉了的人计较。”关上了家门不再理会。第二年,这个人犯了死罪,被送进了大牢。吕文懿后悔地说:“如果当时我稍稍计较一下,把他送到官府追究一下他的责任,小小的惩罚,会让他戒掉大的过错。我当时只想自己心存厚道,没想到反而纵容了他的恶习,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这就是好心做了坏事。

又有坏心却做了好事。比如某某富豪,有一年闹饥荒,穷人大白天就在街上抢夺粮食。富豪告状到县衙,县衙不予理会,穷人更加肆无忌惮。这个富豪私下找人,把抢粮食的人抓起来羞辱、责罚,终于平息了抢粮风潮。如果没有这个富豪的行动,就会酿成很大的社会动乱。所以,善事是正,恶事是偏,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那些好心办了坏事的人,是正中偏;那些坏心却办了好事的人,是偏中正。这是我们不可不知的。

什么叫做半、满?《周易》说,善没有积累,就不可能成就你的名声;恶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不会造成杀身之祸。《尚书》说,商纣王的罪恶,就像穿钱一般,已穿满了一根绳子。这就好比把东西装进容器一样,勤加积累,自然就会满;怠惰而不去积累,自然就不满。这也是一种说法。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女子,想要布施却没有什么钱,拿出了自己仅有的两文钱,捐给了寺庙,庙里的主持亲自为她做了忏悔。后来,这个女子进了皇宫变得富贵,拿着几千两的银子捐给庙里,主持却让他的徒弟代为回向。那个女子就问主持:“从前我只捐两文,师父您亲自为我忏悔,现在我捐了几千两,师父却不为我做回向。这是为什么呢?”主持回答:“从前你虽然只捐了两文,但布施的心十分真切,非得老僧亲自为你忏悔,才能报答你的功德。现在你捐的财物虽然巨大,但布施的心却不如上次那么恳切了,所以我让徒弟代为忏悔就足够了。”这样看来,几千金,只是一半的善;而两文,却是完满的善。积善的功德大小,并不在于金钱数额的大小。

钟离权传授炼丹术给吕洞宾,其中有一个绝技是“点铁成金”,可以用来帮助别人。但是,吕洞宾想得很深远,他问钟离权:“点铁成金后,会不会过了一段时间,又变回了铁?”钟离权回答:“五百年后,又会变回铁。”吕洞宾立即说:“如果是这样的,就是害了五百年后的人,我不能去做这样的事情。”钟离权赞许说:“修仙要积累三千件功德,你这一句话,已经抵了三千件功德。”这又是一种说法。

另外,做善事但心里一点也不想着自己是在做善事,那么,不论做什么善事,都会得到圆满的结果。如果心里总觉得自己在做好事,那么,即使你做得非常勤勉,也只是一半的善。譬如,我们拿财物帮助别人,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向内看不到我们自已,向外看不到所帮助的人,向中间看不到所布施

的财物,那么,就是做到了

“三轮体空”,也做到

了“一心清净”。如此的话,

一斗米就可以种下无限的福泽,一文钱就可以消弭一千劫所造的罪孽。如果我们做了善事,但心里总是放不下,总是想着要得到报答,那么,哪怕施舍了万两黄金,还是不能得到圆满的福报。这又是一种说法。

什么是大、小呢?从前卫仲达在翰林院任职,有一次,不知怎么回事,总之是他的魂魄出了窍,到了阴曹地府。那里的判官对他进行审判。怎么审判呢?根据记录簿审判。[原来,主管阴曹地府的阎王,让他的手下——大大小小的鬼——记录了每个人在世间的善恶行为。每个人都有一本善行的册子和一本恶行的册子。当卫仲达的魂魄一进地府,鬼吏就拿出了两本册子,他一生的善恶,都明明白白写在那里。]关于卫

仲达恶行的记录簿,堆满了庭院,数不胜数;而关于卫仲达善行的记录簿,只有一小卷轴,筷子般大小。但有意思的是,当拿秤去称的时候,恶行簿却比善行簿更轻。

卫仲达很疑惑,问阎王:“我还不到四十岁,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过失、罪恶呢?”

阎王回答:“只要一起念,如果是不正当的念头,就已经犯下了罪过。不一定要真正付诸行动才是过错。一念之差,也是过错。”

卫仲达又问记录簿里记了些什么?阎王回答:“朝廷曾经想大兴土木,修建三山石桥,你上疏劝阻这件事,以免劳民伤财,你的奏疏草稿就在簿子里。”

卫仲达说:“虽然我说了,但朝廷并没有采纳我的意见,于事无补,想不到还有这样大的功德。”

阎王说;“朝廷虽然没有听从你的建议,但你的这个念头是为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着想;如果朝廷听从了你的建议,那么,功德就更加大了。”(未完持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了凡四训》——积善之方:如果你是利于别人,那么,骂人打人也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