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闲聊

在读《海浪》时,里面会经常提到一个名字,叫做帕西瓦尔,他是六个主人公共同怀念的人。之所以说是怀念,就是因为他在他们少年时就不幸去世了。如果伍尔夫只是简单一瞥似的把这名优质少年写死的话读者也是一带而过渐渐将其忘怀,但他的死作为了一种隐喻成为主人公心中永远的痛或怀念,这就很难让人忘怀了,甚至开始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了。很幸运,我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周围的小伙伴都活的很好,起码他们都活着。好像,小学时隔壁班有一个同学早早地离开了我们,但不是特别熟悉也没有太深刻的感觉。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挪威的森林》里的木月了,也是位英年早逝的少年(或青年),有所不同的是木月是自我了断,而帕西瓦尔是场意外,但这都不影响他们在作品里的位置,就是要给活下来的人带来几近终生的内心影响。这种感情是多数人不曾有过的,也是不太好理解的难点。不理解是幸事。只好任由读者们凭空猜测和想象了。木月在性格上多少要比帕西瓦尔丰富一些,有很多他自己的感受和表达,而后者更多意义上是某种完美的念想,妥妥的工具人;或者说他们的工具程度不同。

在此并不深刻探讨文学人物的作用和造型等问题。而我要继续猜测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自身会对我有什么影响。必然会想到ta,想到曾经一起发生和经历过的事情,幻想ta如果今天尤在的话会发生什么,继而陷在自己编织的梦幻之中。但真的有这样的人,它必然不是梦境,因为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又和怀念前男女朋友不同,他们怎么说也是活着,而爱情也不过是人类众多感情中的一种而已,并非重要至极。当我如果真的有位这样的朋友,而且在其活着的时候我们缔结了美好的友谊的话,那么刚刚的问题都是真实和切身的,甚至说伴随一生也不为过。很多影视剧里的人物会心里带着儿时过世的好友继续前行,尽管因为剧情需要而要做艺术夸张,但无法忽视这种情况对一个人的影响。真正的“活在心里”就是一对一的活着,而不是什么口号里描述的某某群体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我脑子里想的就是《海贼王》里的索隆,带着英年早逝的好朋友的剑踏上征程。动漫作品并非意味着幼稚,带着真挚和朴素的心看待一切我不敢说会收获美好,但起码是踏实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四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