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又一省份将少儿编程纳入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12月7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
通知指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件精神,促进中小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全方位变革,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培养智能创新人才,助力我省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发展,努力建设智慧教育强省。
不只这样。
为了确保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工作切实落地,河南省教育厅将在全国范围遴选 10 个(市、县、区)作为“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500 所中小学校作为“河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全面践行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朋友圈里的家长纷纷讨论这一现状的同时,也不禁感慨国家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支持。要知道,距离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才仅仅过了半个月。
11月22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
中小学要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加强实验教学与多学科融合教育、编程教育、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机融合。
可以看到,在人工智能高度融合渗透的时代,“编程教育”作为与计算机对话的重要语言以及AI应用的底层逻辑,已经逐步走进中小学课堂,并或有可能成为与英语、数学、语文并列的学科教育。
国家为什么鼓励中小学融入编程教育?甚至编程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教育战略?
随着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越来越迅速,人工智能进入的领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AI人工智能已经到来的当下,人们一直在思考:
孩子该如何立足于未来?
在未来,工作的竞争对孩子来说是残酷的,机械的工作都将会被机器人所取代,会有大量的人面临着失业问题,那么该如何让孩子在这种飞速变化的、不确定的时代里功成名就?
答案或许就是编程。
科学在于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技术和工程则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实现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数学则作为技术与工程学科的基础工具。
由此可见,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需要应用多种学科知识来共同解决。少儿编程的过程就是一个全局性思考的过程,从宏观微观循环往复的过程,思考程序任务大致框架后编写程序,这是宏观;不断测试修改细节,修复问题,这是微观。
举个例子。
例如这样循环往复直到成功最终实现制作小游戏的任务,这种思维在小朋友今后学习任何一门知识的时候同样适用。不追求让孩子掌握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强调引导孩子们进行跨学科的思考,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并行。
因此,在中小学推广人工智能教育、编程教育,实质上就是帮助中小学生系统学习编程知识,提高学生用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创新思维等基本素养,让孩子可以从容应对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变革。
我国教育部明确表示编程成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必修内容,有些目光长远的家长早早给孩子报了编程课,事实证明,抢先一步学习编程的孩子,更容易拥有开挂的人生。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是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赢得尊重?还是享受乐趣……是教会我们思想,提高我们的认知。而编程教育正在从这一核心思想出发,培养孩子的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