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求职者来说,在和面试官沟通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遇到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问题: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问题,却让很多求职者在无意中踩了坑,太过浮夸的回答难以让面试官产生信赖感和认同感,如实作答又会显得个人的进取心不足,最终导致整场面试的失败。
关于“职业规划”这样的问题究竟该怎样回答,其实并没有万能的答案模板,毕竟每一位求职者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内容都不尽相同,对于未来的规划自然也千差万别。但是单一从面试的角度来说,却又有很多的方法技巧可循,或许并不能让你凭着一份职业规划就能顺利通过面试,但至少不会因为一些错误的表达而让面试官对你的评分降低。
面试官为什么要问你的“职业规划”
想要知道如何回答好关于“职业规划”的问题,那么就该先明白面试官为什么会问你这个问题。
无论你在面试时面对的是公司的HR还是岗位的负责人,他们其实询问你职业规划的初衷无非就是两点:一是你的稳定性,二是你的可塑性。
稳定性这个维度其实并不难理解,每个公司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可以长久稳定的在公司任职,而不是在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后就跳槽转投别处,这样无论是对于企业的用人成本还是业务开展上来说,都将是一种隐形的负担。
而可塑性这一层面,其实就是综合考量应聘者的个人素质,比如能否和公司未来的发展相匹配,能否应对不同的项目环境,如果公司的业务方向出现变化,你是否也可以胜任新项目。
综合这两点来考虑,面试者的回答中就应该避开这些敏感地带,比方说来公司学习经验、增强阅历这样的词汇,很容易让面试官对你的求职动机产生质疑,认为你难以在公司长期任职,而且还会耗费公司的人员培养成本,不能够为公司贡献远期价值,未来公司如果有业务方向的大转变,你可能也难以快速适应新环境。
虽然在如今的职场中,不可能要求员工保持绝对的忠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在一家企业任职,但是在面试这样的正式场合中,你所表达的观点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你个人精神品质的一部分。
回答的重点:聚焦大方向和个人价值
弄清楚面试官问问题的初衷,那么接下来就得明确自己回答的方向,大体也可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专家型,一个是管理型。
专家型方向,即在你的职业范畴内做到行业的顶尖水平,成为能够真正独当一面的人物,这种方向其实适用的范围很广,尤其在一些技术岗位,企业都非常乐于见到自己的员工能够有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的业务能力。
管理型方向,即未来能够为公司带来增量价值,带来可复制的成功经验,比如开拓市场的推广团队,提升业绩的销售团队等,当然作为团队Leader,你本身的业务能力就必须过硬,其次才是团队管理能力。
在明确了自身适合哪种道路之后,其实还有着一些回答上的技巧需要自己把握,比方说你选择了专家型道路,但其实也并不妨碍你成为团队的核心,一味强调业务上的精进可能会让面试官觉得你只甘心做一个熟练工,进取心不足。
又比如你选择了管理型方向,但是恰巧你的面试官又是这个岗位的现任Leader,那么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上就得注意自己的尺度和方式,虽然明面上都是为公司创造价值,但是谁也不会愿意招进来一个对自己的位置产生实质性威胁的员工。
错误的回答示范:答非所问和锋芒尽露
很多人在谈论职业规划时,往往都会做出这样的回答:多长时间成为主管,多长时间成为经理,多长时间成为总监。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回答并不能称之为“职业规划”,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职级规划”,面试官从你的回答中并没有获得想要的答案,反而还会觉得你预期目标设定的太高,缺乏脚踏实地的勤恳作风。
而且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求职者来说,对于应聘公司的成长路径和晋升流程都缺乏了解,贸然做出这样的规划也显得太过敷衍。
另外一种容易引起面试官反感的回答则是大谈公司的发展战略,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规划,尤其当你面试的还只是一些初级岗位,或者你自身的履历并不足以支撑你的野心时,这类的回答通常会让你的整段面试过程垮掉。
面试毕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坦诚相待,基于自身能力回答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肯定,虽然可以用一些面试技巧来修饰自身的不足,但是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得个人能力作为支撑。
巧妙回答“职业规划”,面试也能柳暗花明
虽然对于很多求职者来说,“职业规划”这样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依旧让人觉得棘手,但是也无需太过于纠结,面试是一个综合考量求职者素质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看似分散但其实也紧密相连,即便求职者有明显短板,也可以通过“职业规划”来弥补不足。
比如当你的简历显示你过往的职场经历中跳槽次数比较频繁,你也可以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中亡羊补牢:“虽然有过几段不同的工作经历,但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自信能够在这一领域做出成绩,这也是我来贵公司面试的原因之一。”
又比如说你的学历专业和求职岗位不太匹配时,你也可以回答:“因为对这一岗位非常热爱,而且未来也打算长期沿着这一方向发展,所以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得到更大的成长。”
总之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只要发挥正常,回答得当,通过对于“职业规划”问题的表述,往往也能够让自己的面试柳暗花明,博得面试官的青睐。
结语:对于很多身在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有远大理想固然是好事,但是这还远远不能,更为重要的,还是得有近期规划,这种规划,不仅仅来源于对于人生目标的追求,还有对于自身成长路径的清晰认识。
在和面试官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他们希望听到的不是“若干年后,我要成为公司CEO,走上人生巅峰”这样的豪言壮语,而是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仍然有着怀抱星空的初心与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