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5-让每个孩子成为独立思考的智者

        N5学院以“生命成长”为核心关键词,从多维、多学科视角来探讨怎样促进一个人生命的不断成长。本期话题谈及“独立思考”,我觉得很有意义。

      独立思考是孩子真正成为一个人的重要品质。正如法国帕斯卡《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中所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完整的独立思考由独立思考意识、独立思考习惯、独立思考方法和独立思考能力四个方面构成。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需要我们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对于我们所看到或听到的信息,接受或否定,并不是盲目的,而是经过了证实或证伪的过程。只有经过论证或反证这样的过程,就把看到的东西“变”成了自己的东西。一个人,如果形成了严谨的思维习惯,具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即使在面对一些高深、难懂的事情,他也能做出接近与科学的判断,而不至于出现较大的认知偏差。

      知行合一的全面理性认识。在访谈谌博士的过程中,他由创办的“知无知空间”的内涵谈及苏格拉底的“知道自己的一无所知”。另外,如果没有底层或更高位的思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就是说如果你的认知和思维是固化的,那就意味着越是追求更多的知识,你的认知和固化思维会进一步加深。在谌博士这里,更为强调“知,“知是基础和前提,知本身就是行,知第一重要,知才是人的本性。对于我们中国而言,强调“知”更有意义。整体来看,中国公众的理性程度相对较低,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教育,更准确地说,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自身的思维水平不高,无法引领学生很好地去独立思考。我们的教育更多的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思维教育缺失了,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传统,缺乏“知”的实践和行动是盲目和没有意义的。

      独立思考要建立在深度阅读基础上。深度阅读和独立思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徐沪生《独立思考的前提是你读过上百本经典》,谌博士也反复强调,阅读是根本。通过阅读经典,我们的孩子能够站在巨人的智慧上用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更严谨的思辨去理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如何在经典阅读中读出不同的东西,对于经典,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时也要体现观念的进步,要比之前经典著作的思考还要更近一步。一方面需要我们的开阔视野,另一方面也需要经历系统的解释学训练以及文艺和哲学理论的规范训练,能够用审视的眼光去发现经典的盲点和欠缺,能够在阅读中与文本和作者进行深度对话和交流。在谌博士看来,阅读不要为了读而读,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拓展阅读更为有效。

      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由于大家的从众心理和随大流,人云亦云。国内比较关注孩子“批评性思维”能力培养。质疑是独立思考的开始,好比从习惯听别人怎么说跳出来到自己怎么想。质疑接收到的信息一定是独立思考的第一步,信什么,要信那些自己思考甄别后的东西。当然,独立思考应该比批评性思维的内涵更宽泛,我们也可以通过找论据和找立场证实或证伪,而不仅仅是批判。关注过一个公众号“审辩式思维”,里面有很多关于思维能力培养的介绍和分享,尤其是分享了国外发达国家一些教育教学案例,能够提供给我们很多的启发。独立思考需要审视态度以及开放精神。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我们所有人都很重要,都需要培养。一是要在工作生活中练习。如对别人的建议,图书,媒体报道,可以都按照“找论据+找立场”过一遍,一旦内化,思考问题就会犹如开挂,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开始。二是做事时多思考多质疑,会有新的切人点,成为办事的能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N5-让每个孩子成为独立思考的智者)